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咖啡田园相映成趣,品一品乡村振兴路上的“醇”与“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30:00    

“走,去乡村喝咖啡!”阳春三月,昆山歇马桥村内游人如织,村内的咖啡馆Cuppo Bubbo坐满游客。“种草这家店很久了,味道真的不错,你们有空的时候也可以来打卡。”来自上海的游客冯涵一边拍照一边分享给自己的好友。

一杯杯香醇的咖啡引来游客、唤醒乡村;一袋袋源头直采的新鲜果蔬走进城市、端上餐桌……近年来,昆山市发挥“咖都”资源优势,孕育“村咖”,来自城市的醇香咖啡与独有韵味的美丽田园相映成趣,来自乡村的鲜美土菜与繁华都市相得益彰,在“咖啡下乡、土菜进城”的创新探索中,打造出一条“舌尖”上的千亿级产业链,链出城乡融合新路径。

这里的乡村有近百家特色咖啡馆

小桥流水,黛瓦粉墙,田陌飘香……走进昆山巴城东阳澄湖村,记者看到一间坐落在田野边的书房,推开门,咖啡香气与油墨芬芳奇妙交融、扑面而来,店内环境静谧,三三两两的顾客或翻看书籍,或捧着咖啡轻声交谈,或看向窗外悠然自得。

“2023年4月底书房开始营业,店内除了现场制作的咖啡,还会卖一些昆曲元素的挂耳咖啡、咖啡豆。”巴城书房主理人陈建龙告诉记者,“去年3月,我们又在距离一公里左右的东阳澄湖村的自然村——费家浜村开了一间航天主题的咖啡馆,这里既是英雄航天员费俊龙的家乡,也是阳澄湖大闸蟹‘第一村’。因此店内的顾客主要有:书吧会员、附近居民、受到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推荐前来打卡的游客以及每年9月至元旦前后来这里吃大闸蟹的游客。”目前两家店每个月消耗三四十包咖啡豆,每包豆子大约可做25杯咖啡,每月能卖出1000多杯咖啡。

值得一提的是,陈建龙说的“昆曲咖啡”将昆山非遗昆曲巧妙融入咖啡产品之中。“近几年我们发现云南优质精品咖啡豆做得越来越好,目前云南生豆的采购量已经从原先的40%上涨到50%以上,今后将继续扩大国内生豆的采购份额。此外,我们将昆曲的脸谱元素与云南普洱咖啡豆结合,在包装、风味上打造出具有两地特色的咖啡产品,如包装为花旦的是柔和型中度烘焙,包装为武生的是浓郁型深度烘焙,从而进一步推广昆曲文化和云南咖啡。”苏州市咖啡西餐业商会副会长、昆山柯乐咖啡烘焙有限公司总经理巩开清观察到,不少村咖店将昆曲咖啡作为当地特色“伴手礼”,进一步延长“村咖”产业链。

从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不仅“浓缩”了云南、昆山两地相隔2000多公里的地理距离,更“链”出了城乡融合新路径。村咖作为乡村农文旅消费新场景,有着更加多元的延伸空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生动案例,也是农文旅融合模式探索的一次成功实践。

“聚焦‘村咖’这一新业态,我们加强政策扶持,推动融合发展。”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昆山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徐学新介绍,当地一方面组建以咖啡协会、金融机构、咖啡企业等为代表的村咖发展联盟,推动产品、设备、资金、人才等方面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依托共享农庄(乡村民宿)建设,引导发展基础好的村庄开展“村咖”集聚区建设,涌现出“昆链”“舍里”“诺一”“一尺花园”等本土特色品牌。

截至目前,昆山共有近百家乡村特色咖啡馆——在千灯镇歇马桥村,重点挖掘“村咖+村落特色传统文化”,集中呈现红色教育、古村古桥、精致农业等特色文化;在巴城镇费家浜村,以航天为主题,将航天梦想与咖啡文化巧妙结合,航天梦想不再遥不可及;在锦溪镇计家墩村,常年举办乡村咖啡集活动,不同品牌的咖啡店集中展出自己研发的咖啡新品,呈现“理想生活”的另一种模样,全村单日出杯量最高峰超3000杯。

这里的“土菜进城”连接美好生活

每天清晨的昆山,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昆味到”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启了忙碌的一天,运货、卸货、配货、拣货……他们用汗水全力保障昆山市民“菜篮子”供应。

“公司负责昆山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昆味到’的运营,网罗了昆山淀山湖、张浦、陆家、周市等多个乡镇优质、特色、新鲜、健康的绿色生态农产品,蔬菜瓜果、大米谷物、家禽肉蛋等应有尽有。”昆山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营销负责人杨伟说。

据了解,“土菜进城”即把地产优质农产品销售给城里人,通过直销、电商、展示展销活动等各种途径,减少中间环节,推动优质农副产品精准流向城市社区。同时从城市需求侧对接城里人回味乡愁、乡村野趣、家庭休闲、研学体验的巨大消费潜力,从乡村供给侧挖掘和推广好看、好玩、好吃、好住、好摘、好带等“六好”资源,既服务农民也服务市民,通过搭建平台、载体和纽带,促使市民村民密切交往、城乡深度融合。

“土菜进城”一头连着城市的美好生活,一头连着乡村的产业振兴。翻看昆山市休闲农业地图、龙头企业地图,记者发现“土菜进城”串起了柏庐大米、阳澄湖大闸蟹、梅山猪、河虾、菌菇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以梅山猪为例,这正是昆山最具特色的“土味”农产品之一,昆山梅山猪生活的地方在国家级保种场名单,其遗传资源保种场成功获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称号。在昆山玉龙菜场和红峰菜场内,各有一家梅山黑猪肉的专营店。尽管梅山黑猪肉价格比普通白猪肉价格翻一番,但基本上只需一个上午的时间,每个门店的商品都会售空。

“平均每天一头猪的销量,主要是受到产能制约。通过国家级保种场内的现代生态养殖、青粗饲粮喂养的纯土种猪,不催肥、不加饲料,肉质口感更佳。”徐学新说:“由于保种数量有限,我们也希望除了种质资源保护,通过培育把黑猪和其他品种的优质猪进行杂交,培育出更具商品价值,同时又能够保留黑猪肉鲜美风味的猪,从而形成一个产业。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前期的基础工作,如建设保种场、配套的培育场。”

这里的城乡互动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赋能

“‘村咖’不仅仅是把一杯咖啡带下乡,更重要的是把城市的生活方式带下乡。”这是采访中,徐学新反复传达的理念。一杯咖啡、一道土菜,拉近了城与乡的关系,使得城乡互动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赋能。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昆山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百行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依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不断挖掘农业多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打造产业多种业态。以发展休闲农业为突破口,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探索“城乡一体、融合创新、全域提升”的农文旅发展路径。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双向融合,昆山市农业农村局还大力推进农业研学项目,让更多人走进新农村,了解农耕文化和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过程。

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人”是关键。作为土生土长的巴城人,陈建龙今年48岁,在村里开店的这两年,他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中青年人返乡创业,村里的农家乐不断迭代升级,乡村也涌现出民宿、书吧、西餐、茶馆、影音、甜品、手工等单一或者多种业态互相组合的复合商业模式,并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这些返乡创业、务工的中青年人逐渐成为“新农村人”,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很多人也会常常带着子女回来看望父母,这时候就需要一些亲子空间。”他计划,下一步可能会延伸一些露营项目。

游客的到来为乡村不断“输血”,而在乡村创业就业的新农人则为乡村增强了“造血”能力。主理人是特色村咖的“灵魂”,昆山探索村咖等新业态从业人才培养新路径,精心搭建全链条精准服务平台,挖掘和引育返乡创业人才投身咖啡行业。截至目前,昆山各类村咖从业人员突破400人。

此外,昆山将村咖从业人员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同步享受高素质农民社保补贴、学历提升等政策福利,提升村咖新农人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以富民增收为宗旨,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商直播+助农直销”新融合,让村咖主理人携特色村咖直面消费端,线上线下齐发力,双线驱动促增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泉水人家”优质农产品进社区开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编者按:近年来,济南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扎实推进“双报到”工作,取得了重要实践成果。为持续推动“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济南市直机关工委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双报到”办实事》专题,走进系列优秀实

2025-07-24 18:15:00

答好五问促增收丨云南:壮大乡村产业 释放富民效应

“以前,除去种植成本,农民不赚钱还倒贴钱。现在村里每年咖啡总产量达到了4000多吨,2023年产值超过了1.3亿元,2024年产值接近2亿元。”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说。“过去因为咖啡价格低,不划算,我们很多咖农都弃管,熟了也懒得去采。现在一到采摘季,大家都抢着来采咖啡。”临沧的咖

2025-07-24 16:29:00

点亮高原夜经济 打造文旅商融合新地标

商家在整理产品。商家在制作食品。文创产品。近日,备受瞩目的宇拓路“拉萨不夜城”项目于7月15日正式亮相。这条仅370米长的路段,将布达拉宫与大昭寺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所在的历史老街紧密相连,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华丽转型。那么,“拉萨不夜城”将如何成为拉萨夜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又怎样巧妙地将文化、旅游、商

2025-07-23 17:57:00

省名单!兰陵2家医院入选!

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5年度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机构建设单位名单兰陵县2家医院分别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县级推广中心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站来源: 兰陵县中医医院

2025-07-23 05:30:00

播撒绿色希望,启迪环保智慧 海曙春华社区“绿种子”开启垃圾分类趣味探索

来源:【浙江广电出版】7月18日上午,在“幸福社区共建公益计划”的支持下,宁波海曙春华社区“小小春华说”绿种子垃圾分类主题小课堂正式开讲!活动聚焦“垃圾去哪了?”这一贴近生活的趣味主题,吸引二十余位绿种子小朋友参与,开启环保探索之旅。课堂伊始,社区志愿者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引领孩子们踏上“

2025-07-22 15:17:00

镇宁龙滩村:“凉资源”变身“热产业”

盛夏时节,记者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城区出发,驱车前往环翠街道龙滩村。4.5公里的路途仿佛置身“清凉绿境”,沿途峡谷丛林郁郁葱葱,再往前行,只见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与青山碧水相映成画。7.09平方公里的龙滩村,森林覆盖率超90%,9700余亩林地如同天然“生态空调”。这里夏季平均气温较城区低3至5℃

2025-07-22 12:15:00

【天中光荣榜】郭保刚:悉心耕耘 静待花开

全媒体记者 张鹏 苏长春他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党员。二十多年来,累计向500多名乡村贫困儿童捐赠钱物价值近200万元;他曾不顾危险参与国际援助行动,与救援队成员共同实施义务抢险打捞,成功挽救多名溺水者生命。他就是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省级优秀共产党员——郭保刚。2002年,郭保刚外出工作时,在田埂边偶遇

2025-07-22 11:47:00

“镇”兴之路 郯城“一品” | 高峰头镇:葡萄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富民路

在临沂客户端讯盛夏时节,走进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万亩葡萄基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种植大户问友萍的30亩葡萄园里,阳光玫瑰、黑皇等优质葡萄品种长势喜人。“今年葡萄品质特别好,每斤能比市场价高出1-2元。”问友萍笑着说。高峰头镇的葡萄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这个“

2025-07-16 00:40:00

2025年上半年申论重点:聚焦这5大热点话题(一)

【来源:半月谈】在申论备考的征程中,精准把握热点话题,是斩获高分的关键。这不仅要求考生洞察当下社会发展的脉搏,更要深度理解国家政策的走向。我们为大家预测今年上半年5个申论热点,这些热点紧密贴合时代需求与社会关切,在申论考试中极有可能占据重要地位。一共5期,今天为大家详细介绍第一个热点内容——数字乡村

2025-07-12 22:38:00

【天眼问法】兼职出借银行卡?日薪3000元的诱惑,一场法律危机正在逼近!

一张银行卡,日薪3000元?看似轻松的“兼职”,却将大四医学生陈欢(化名)拖入了法律与人生的双重泥潭。当短暂的“快钱”梦幻灭,留下的不仅只是400元报酬,更是一生难以磨灭的征信污点和心理阴影。他的遭遇,为所有轻信“轻松获利”陷阱的人敲响了警钟。初夏的大学校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医学专业大四学生陈欢却陷

2025-07-08 0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