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盛夏时节,走进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万亩葡萄基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种植大户问友萍的30亩葡萄园里,阳光玫瑰、黑皇等优质葡萄品种长势喜人。“今年葡萄品质特别好,每斤能比市场价高出1-2元。”问友萍笑着说。

高峰头镇的葡萄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这个“红色引擎”。2014年,李江华回村担任蒲汪二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成立郯城县沭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如今,合作社已吸纳122户种植户加入,涵盖全村七八成人口。
“我们实行‘1+N’基地网格管理模式,1名党员联系带动N户农户,把党组织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李江华介绍,合作社200余名社员中,党员占比约10%,他们在新品种引进、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2023年,高峰头镇党委政府创新“党建引领、国企助力、科技赋能、多方共赢”的乡村振兴模式,招引市县农发集团、万科农业等企业投资6500万元建设蒲汪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园区已建成高标准暖棚24个、连栋大棚34个、零碳日光温室4个,葡萄种植面积达2200余亩,年产值超亿元。
“我们与省农科院、潍坊学院开展深度合作,重点攻关新品种选育、绿色栽培等技术难题。”高峰头镇副镇长李猛表示,通过校企合作,葡萄亩产提升20%,亩均成本降低10%,品质显著改善。
在种植技术方面,问友萍引进了浙江的先进管理经验,将每亩产量控制在6000斤左右,确保葡萄颗粒大、糖度高、颜色好看。“控制产量反而提高了品质和价格,这种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正在全合作社推广。”李江华说。
“蒲汪葡萄”现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成功申报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合作社主打阳光玫瑰、巨玫瑰、妮娜皇后等高端品种,以其果形端庄、色泽艳丽、品质上乘受到市场青睐。
销售渠道的多元化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全镇有四五十户种植户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售卖,全国各地的水果经销商也纷纷前来采购。葡萄主要销往青岛、新沂、连云港等周边市县,部分高端产品进入长三角市场。
“我们正在规划建设葡萄分拣冷藏中心、葡萄起泡酒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李猛介绍,下一步将推动葡萄产业向“规模化、数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高峰头镇创新“企业建棚、果农租种、集体受益、村民分红”的模式,让各方共享发展成果。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收入等途径,户均增收4000元;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和管理服务费,年增收不低于50万元;企业租种经营年产值达1200万元,净利润超400万元。
“以前种地收入有限,现在土地流转有租金,合作社有分红,农闲时还能打工,一年能多挣3万多元。”村民王大姐高兴地说。
随着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高峰头镇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该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品牌强农”的发展路径,让“蒲汪葡萄”成为富民强镇的“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广强 胡得理 通讯员 李钦佩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