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答好五问促增收丨云南:壮大乡村产业 释放富民效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6:29:00    

“以前,除去种植成本,农民不赚钱还倒贴钱。现在村里每年咖啡总产量达到了4000多吨,2023年产值超过了1.3亿元,2024年产值接近2亿元。”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说。“过去因为咖啡价格低,不划算,我们很多咖农都弃管,熟了也懒得去采。现在一到采摘季,大家都抢着来采咖啡。”临沧的咖农这样说。


如今,走进云南各大咖啡产区,从“钱难赚”到“钱包鼓”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一变化就发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这几年。以云南咖啡厂、爱伲、中咖、景兰等为代表的咖啡加工企业加强精深加工,逐步改变了云南以生豆进行交易的市场局面,推动云南咖啡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咖啡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乡村产业怎么富农?云南用咖啡、水果、蔬菜、花卉等一个个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故事回答了这一问题。冲刺过渡期,高质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让农民更大程度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成为重中之重。


工作人员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大开河梅子咖啡庄园的咖啡晒场翻晒咖啡 图源:新华社



拼产业 做好资源转换大文章



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是激活县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乡村产业,云南聚焦从资源到产品,做好资源转换文章。


云南,地处全球咖啡黄金种植带,高海拔、昼夜温差和丰沛降水孕育了小粒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鲜明风味。脱贫攻坚期间,云南把咖啡产业列为重点打造的高原特色产业。进入过渡期,云南咖啡逐步成长为自主自控的特色产业。凭借产地优势,云南积极以“变”寻“机”,确立了以精品咖啡为引领,着力提升云南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实现云南咖啡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


2021年,云南咖啡价格首次实现高于纽约国际期货价。2024年新产季开始,全省生豆收购价已达每公斤45元,同比上涨21%。云南精品咖啡也开始拥有较强的自主议价权,部分品质较高的精品豆价格可超千元。


有品牌才有大市场,云南围绕实现从有优势到有品牌不断努力。


2024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征集,871个品牌纳入目录管理,包含区域公用品牌54个、企业和产品品牌817个,较2023年增加95个。为促进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云南深入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宣威火腿、昭通天麻和盐津乌骨鸡3个农业品牌入选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全省累计已有7个品牌入选。


从传统到现代,发展乡村产业云南做好科技兴农文章。


近年来,云南水果产业频频“出圈”。屏边苗族自治县从品种选育着手,从海南引进无核荔枝在玉屏镇等地试种。目前,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平均售价远高于普通品种。设施化程度高的云南蓝莓产业成为投资蓝海,澄江、蒙自等地产业欣欣向荣。孟连牛油果用高品质吸引广大消费者,改写了“牛油果靠进口”的历史。如今,鲜果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成功替代了国内15%的进口牛油果份额。


过渡期以来,云南按照发展产业规划先行的原则,全面梳理盘清农业资源分布,以制定实施《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规划为工作总抓手,配套出台“茶十条”“咖六条”等一系列契合产业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支持措施并持续更新完善,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式政策支撑体系,有效促进全省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6846亿元。茶叶、鲜切花、坚果、咖啡、中药材、烟草、天然橡胶等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91.7亿元,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份第一,水果、蔬菜出口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四。


孟连牛油果喜获丰收 孟连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鼓钱袋 让农民共享产业红利



弥渡县大荒地村以政策、资源禀赋、立体气候等优势,吸引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子布局。企业深耕蔬菜产业链的同时,创新推广“3582”新型深度绑定联农带农模式。“该模式就是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销售收入扣除农户流转土地租金、回购大棚费用、企业投入品成本后,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取3%,合作社提取5%,最后剩余部分80%分给农户、20%分给企业。”公司董事长李树春说。


在“一企一策”精准扶持下,“链”上各方各司其职。社员家庭农场专注标准化种植、采收、分拣装箱。农户真正参与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链条当中,实现了分工协作的深度绑定。


云南坚持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作为鲜明导向,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兼顾各方利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扎实做好典型引路,云南总结推广了包括大荒地村龙头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的“双绑”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在内的一批典型案例,推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断走深走实。


孟连牛油果“334”模式,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每年可吸纳3000名以上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年人均收入1.5万元以上;蒙自市草坝镇推广“622”模式发展蓝莓产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群众增收,农户收入较传统“租金+薪金”模式翻了一番;福贡县把草果提质增效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草果产业涉及7个乡镇66个村(社区),直接带动1.4万户农民群众人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富宁县食用菌项目共流转土地135亩,周边群众平均每年到基地和研发中心务工960人次,每年务工收入326万余元……


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云南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了农民。随着各地产业不断发展,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升级,典型案例不断涌现。


继续答好“乡村产业怎么富民”之问,云南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花卉“世界第一”、咖啡“代表中国”的定位,持续壮大“四个农业”,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立足点,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发力点,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突破点,把发展共享农业作为落脚点,以全产业链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全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从“资源大省”向“质量强省”跨越,进一步壮大乡村产业,释放富民效应。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发布

编辑:肖金兰

中央媒体看安徽 ∣ 探寻“弯道超车”的密码——安徽“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的实践探索

广德市芯聚德科技车间一角。刘职伟摄/光明图片合肥市尊界超级工厂总装生产线。尊界超级工厂供图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厂房。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俯瞰安徽创新馆。安徽创新馆供图《光明日报》7月25日整版报道“亿度千秒!”今年,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次实现

2025-07-25 09:36:00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泉水人家”优质农产品进社区开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编者按:近年来,济南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扎实推进“双报到”工作,取得了重要实践成果。为持续推动“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济南市直机关工委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双报到”办实事》专题,走进系列优秀实

2025-07-24 18:15:00

答好五问促增收丨云南:壮大乡村产业 释放富民效应

“以前,除去种植成本,农民不赚钱还倒贴钱。现在村里每年咖啡总产量达到了4000多吨,2023年产值超过了1.3亿元,2024年产值接近2亿元。”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说。“过去因为咖啡价格低,不划算,我们很多咖农都弃管,熟了也懒得去采。现在一到采摘季,大家都抢着来采咖啡。”临沧的咖

2025-07-24 16:29:00

H&M济南门店缩减至1家:领秀城店撤场 五年在华关店超200家

近日有市民反映,位于济南市中区领秀城贵和购物中心的H&M已闭店撤场。新黄河记者来到现场发现,该门店已关闭,周围已经设置新入驻品牌围挡。至此济南H&M门店从 2018年的4家缩减至仅1家,而H&M门店五年间在中国市场缩减超200家。与此同时,H&M 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率跌至2.2%,在此背景

2025-07-23 17:24:00

播撒绿色希望,启迪环保智慧 海曙春华社区“绿种子”开启垃圾分类趣味探索

来源:【浙江广电出版】7月18日上午,在“幸福社区共建公益计划”的支持下,宁波海曙春华社区“小小春华说”绿种子垃圾分类主题小课堂正式开讲!活动聚焦“垃圾去哪了?”这一贴近生活的趣味主题,吸引二十余位绿种子小朋友参与,开启环保探索之旅。课堂伊始,社区志愿者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引领孩子们踏上“

2025-07-22 15:17:00

镇宁龙滩村:“凉资源”变身“热产业”

盛夏时节,记者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城区出发,驱车前往环翠街道龙滩村。4.5公里的路途仿佛置身“清凉绿境”,沿途峡谷丛林郁郁葱葱,再往前行,只见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与青山碧水相映成画。7.09平方公里的龙滩村,森林覆盖率超90%,9700余亩林地如同天然“生态空调”。这里夏季平均气温较城区低3至5℃

2025-07-22 12:15:00

【天中光荣榜】郭保刚:悉心耕耘 静待花开

全媒体记者 张鹏 苏长春他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党员。二十多年来,累计向500多名乡村贫困儿童捐赠钱物价值近200万元;他曾不顾危险参与国际援助行动,与救援队成员共同实施义务抢险打捞,成功挽救多名溺水者生命。他就是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省级优秀共产党员——郭保刚。2002年,郭保刚外出工作时,在田埂边偶遇

2025-07-22 11:47:00

“镇”兴之路 郯城“一品” | 高峰头镇:葡萄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富民路

在临沂客户端讯盛夏时节,走进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万亩葡萄基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种植大户问友萍的30亩葡萄园里,阳光玫瑰、黑皇等优质葡萄品种长势喜人。“今年葡萄品质特别好,每斤能比市场价高出1-2元。”问友萍笑着说。高峰头镇的葡萄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这个“

2025-07-16 00:40:00

鄱阳湖边的这座小镇,掌握着全球珍珠产业的“命脉”,国际大牌都从这进货

鄱阳湖边的这座小镇,掌握着全球珍珠产业的“命脉”,国际大牌都从这进货

2025-07-15 20:36:00

高交会机器人“八大金刚”展区与“六大代表”展区再掀江湖风云:在“怒放的生命”里狂飙

正所谓武林从无败类江湖只有强者,在科技圈里同样如此!2025年2月16日晚,由南山区总工会、南山区工商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怒放的生命——南山区企业风采嘉年华暨2024年度经济突出贡献企业TOP荟”在深圳湾春茧体育馆盛大启幕。南山机器人“八大金刚”来到活动现场,在《超燃宇宙》节目中,数字华夏、众擎机器

2025-07-15 1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