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被卷入海,1死1失踪……海边看到它立即远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5:03:00    

据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消息

近日,两名中国公民

在澳大利亚海边景点旅游徒步

于海边岩石上行走时

不幸被突如其来的海浪卷走

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失踪

4月19日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发文

提醒领区中国公民注意涉水安全

气温渐高,假期临近

不少人会选择到海边游玩

务必警惕海面下的危机

“浪大危险,请勿靠近”的提示语

可不是说说而已

那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警示

已发生多起海边溺亡案例

案例一

2024年7月6日,广东汕头潮南区田心湾海滩,5名年轻人在海中玩耍时,2人被海浪卷走。十多个小时后两人被找到,但均已不幸身亡。

事发海滩

案例二

2024年6月29日,广东深圳市溪涌工人度假村海滩,4人在海边游玩,事发时海上风大浪急,其中3人下水游玩,2人被卷入大海后不幸溺水身亡。

案例三

2024年5月2日,广东陆丰市一居民林某带着4个孩子到居所附近的开放海滩游玩,其间一孩子陈某不慎落水,林某和其他3名子女情急之中救援时先后落水。最终,最先落水者陈某获救未受伤,另外4名落水者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海边游玩

需警惕哪些潜在风险?

突发意外又该如何应对?

警惕海边的“隐形杀手”

01

小心危险的海浪

海边游玩时,人们通常喜欢在岸边、礁石处踏浪嬉戏,但如遇强降雨天气或风大浪急的情况,海滩便暗藏风险。

海浪拍打的力度会让人腿部无力、发软。此外,礁石上湿滑的海草易使人跌落水中,陷入恐慌、挣扎,导致溺水。

不要在天气及海况条件恶劣时下海,如果收到灾害性海浪警报,切勿靠近海边观浪观潮。

02

注意潮汐变化

不少人去海边玩耍时,因未留意潮水上涨情况,被困礁石上无法回岸。

图源:深圳应急管理

注意!一旦被困切勿盲目下海回游,应保持冷静迅速报警求助,在无手机或手机信号不好的情况下,要尽量大声呼喊、挥动鲜艳衣物求救。

03

谨防“离岸流”

离岸流,是海岸边一股射束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流速极快,且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只需几秒就能将岸边游泳者拖拽入深水,危险性极大。

如何辨别离岸流?

如果看到两条白色浪花之间,有间断的平静水域,且颜色与周围相比较深,那这里有可能就是离岸流发生的地方。

如何逃离离岸流?

1.遇到离岸流不要尝试逆流而返,要朝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横向游离。

2.如水流阻力太大,无法横向游出,应放松身体随波逐流,等到外海区域海浪逐渐平稳,尽量保持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游一段后再游回岸边。

海中溺水如何自救?

国际级运动健将、曾获世界游泳冠军的杨丽娜强调:溺水往往源于恐慌导致动作错误。溺水时不要慌张,记住“随波逐流”。

具体来说,海浪来临时,应努力仰过来躺在水面上,放松身体,让海浪带着身体移动;如果试图与海浪对抗,反而容易呛水,甚至沉入水中。

1.放松身体,防止下沉。

人体可以产生浮力的肺部位于上半身,而身体的重心位于下半身。在身体没有放松的情况下,人会沉入水中。

2.身体朝上并抬起下巴,将双手举过头顶。

3.将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放在腹部,更有助于漂浮。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海边游玩切勿在风高浪急处

游泳、驻足、徒步、拍照

以免被海浪卷走溺水

避免前往陌生或禁入海域

谨防意外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应急管理部、深圳应急管理

来源: 国家应急广播

十大防御措施保平安!武汉蔡甸交警这堂课让社区居民直呼实用

逐浪新闻记者:苏苏通讯员:罗潇 李璐 孙宏宇“原来大货车转弯时有这么大盲区!”“以后过马路一定要先停下观察了……”2025年7月8日,在武汉市蔡甸区龚家岭社区活动中心,一部电动自行车安全教育片引发了居民们的热烈讨论。这部警示教育片中案例均取材于真实事件,通过科学分析揭示了交通事故的可防性规律,并提炼

2025-07-09 10:56:00

吃了3斤荔枝患上“荔枝病”!长沙疾控提醒→

荔枝是一种含糖量很高的食物,除了超过80%的水,大约有15%是糖。这些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果糖。果糖比蔗糖和葡萄糖都要甜,这也是荔枝很甜的原因。近期,广东的一名“荔枝爱好者”在吃了3斤荔枝后出现头晕、心慌并晕倒入院,被诊断为“荔枝病”。这种疾病的本质是一种急性低血糖症,主要与空腹或过量食用荔枝有关。

2025-07-01 20:12:00

老人不舒服,检查却没事?可能患了这种病

对于远方的子女,除了常规的打电话、视频聊天,还能做些什么可以让老人感受到“被牵挂、被需要”?视觉中国|图心慌走进心内科、便秘走进消化科……当家中的老人反复抱怨某些身体不适,在相应科室做了各种检查却“查无实据”,或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就需要考虑到心理专科看一看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心理健

2025-06-30 02:01:00

你有起床气吗?4个妙招,教你缓解暴躁

1揭秘起床气,多因素引发第一,睡眠惯性是导致起床气的重要因素。人刚起床时,脑干等脑区的觉醒中枢苏醒,而大脑皮质和负责情绪调控的脑区还没“上岗”。这时,外周神经系统逐渐敏感,体温、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这些信号与愤怒、焦虑等情绪相似,易使大脑产生“误判”,进而导致情绪难以控制。第二,睡眠周期的特点也不容

2025-06-15 09:33:00

未经许可AI化使用他人声音、“挂人”并号召粉丝网暴构成侵权 典型案例→

为加强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的否定和整治,强化人格权司法保护力度,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典型案例,案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严格落实民法典关于人格权保护等规定,加强人格利益司法保障。民法典设立专编对人格权作出规定,不仅保护生命权、身体权等基本人格权利,而且保护信息时代中价值已充分凸显的自然人隐私、

2025-06-12 11:42:00

“让我再救一个!”(援手)

本报记者 张文豪“救命啊——有人落水了!”6月6日下午,河南商丘古城,南湖的平静被呼救声打破。湖面水花飞溅,5个人在深水区痛苦挣扎。当天,一对男女落水,3名路人相继跃入湖中施救。由于水性不好,缺乏救援经验,几人相互拉扯,也被困在湖中。此时,岸边无人再敢下水,只能高声呼救。当时,休假中的36岁现役军人

2025-06-12 08:24:00

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出炉,广州一案例入选

近日,自然资源部对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广州市《城里有片充满“松弛感”的海——广东省广州南沙体育馆南侧蕉门水道北岸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此外,湛江市《红树林里养鱼蟹:解锁人海和谐新密码——广东省湛江市红树林种植-水产养殖生态耦合保护修复案例》、珠海市《引社会资本之

2025-05-26 19:17:00

普法案例宣讲也要校准精度

法律的生命在于公正,公正的土壤在于真相,真相的表达在于语言的精准。微博截图彩云网评特约网评员 陈长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该法院回应称,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并提供了事发现场公共场所视频,详细介绍案发情节。​根据法院回应和现场视频

2025-05-12 19:51:00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都说“运动能够抗衰老”,但也有些人发现自己坚持跑步一段时间后,反而看上去面部皱纹好像变多了,更“显老”了。这也让很多人疑惑:运动究竟是延缓衰老的“良方”,还是过度消耗体力、加速衰老的“催化剂”?最近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揭开了真相。01运动是抗衰良方 还是加速衰老的催化剂?今年4月,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发表

2025-05-08 13:02:00

山东一案例入选国家“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一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遴选。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优秀实践案例,《山东淄博:以“进千企 解难题 促发展”活动推动强行风优环境同频共振》案例入选。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破

2025-05-06 1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