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普法案例宣讲也要校准精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9:51:00    

法律的生命在于公正,公正的土壤在于真相,真相的表达在于语言的精准。

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网评员 陈长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该法院回应称,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并提供了事发现场公共场所视频,详细介绍案发情节。​

根据法院回应和现场视频显示,这起发生于2023年5月的民事纠纷并不复杂。59岁的原告刘某在行走时接电话后缓慢转身站定,被后方未注意路况的29岁被告王某撞倒致残。后经调解,被告赔偿原告7万元。这一情形符合《民法典》中关于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王某在公共道路通行过程中,未尽到普通人应有的注意义务,其疏忽大意的行为直接导致刘某受伤,存在明显过错,理应对损害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由此可见,法院调解赔偿7万元有法律基础,也属于合理裁量。​

然而,法院在普法宣传中简化案情时出现多处失实表述,致使一个已经调解的案件重新受到质疑。其一,事实描述不实,法院称原告“突然转身往回走”,但监控视频显示其只是缓慢转身站住,且双方存在一定距离;其二,法律术语误用,将机动车“安全距离”概念套用于行人,引发公众 “行走风险增加” 的质疑;其三,司法公开不充分,仅强调“过错责任原则”,却未主动公开监控视频、调解协议等可视化关键证据,导致调解结果被质疑为“和稀泥”或“谁受伤谁有理”。当一个不够严谨的“普法案例”成为传播起点,它的每一次再表达,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歧义放大器,引发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

普法的初衷是以案释法、以法育人,引导社会达成共识、培育责任意识,并非制造舆论热点。就此次行人相撞案而言,其核心应是提醒市民在公共空间中既要合理注意、避让他人,也要反思如何平衡自身权利与他人安全。然而,由于普法时的语言偏差,让公众误以为 “原告突然回头,撞上了别人还要索赔”,舆论瞬间倒向 “被告”,一时间 “碰瓷”“讹人” 等词汇成为热点。试想,如果任由舆论发酵,不仅会极大损害司法公信力,还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法律的生命在于公正,公正的土壤在于真相,真相的表达在于语言的精准。普法工作不能仅靠“讲故事”,也不能满足于“有案件可讲”,而是必须回归到法律事实的基础上,提供清晰、完整、可验证的信息。当地法院的最新回应,也算是一堂对“普法”的普法课。相关部门应当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建立严格的事实核查和表达审核机制。例如,内容出稿后,需经过事实核对、法律审查、公众理解测试等流程,确保语言表达既准确又易懂。对于非涉密案例,讲述时不妨配以相关原视频,增强司法过程的可视化。同时,针对出现歧义或偏差的普法案例,应设立一套快速更正机制,并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澄清,以修复公众信任。​

无论是执法还是普法,都是公平正义的化身。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容不得随意发挥,只有一言一行都契合法治精神,才能让法律更加深入人心。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普法案例宣讲也要校准精度

法律的生命在于公正,公正的土壤在于真相,真相的表达在于语言的精准。微博截图彩云网评特约网评员 陈长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该法院回应称,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并提供了事发现场公共场所视频,详细介绍案发情节。​根据法院回应和现场视频

2025-05-12 19:51:00

14岁少女瞒报年龄文身,近6万清洗费谁负责?法院判了

14岁女生谎称18岁,签订合同自愿文身,家长发现后花了近6万元清洗文身但效果不佳,将店铺起诉到法院索赔。5月9日,湖南高院通报这起案例,法院判决女生自担四成责任,而店铺承担六成责任,赔偿3.8万余元。洗完文身留下的伤疤14岁女生瞒报年龄文身 家长起诉店铺2024年初,14岁的李梦(化名)在入学面试时

2025-05-11 20:01:00

演员李凯馨回应“辱华录音”

5月10日,@李凯馨Eleanor工作室 发布声明,称发现网络平台中部分用户恶意散播关于旗下艺人李凯馨的不实信息,严重损害李凯馨女士名誉。随后,李凱馨转发声明称:“很抱歉因为有关我的事情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占用了公共资源。听到相关录音时候我非常震惊,这绝不是我说的话。”李凯馨表示,自己出生在中国,1

2025-05-11 12:48:00

提振发展信心 坚定办好自己的事——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正当其时

自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4月30日表决通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所引发的关注热潮持续不断。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介绍,作为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出台是贯彻

2025-05-09 09:13:00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题: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

2025-05-08 21:31:00

南昌市2025年民法典主题宣传月活动启动

  今年5月是全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5月7日,南昌市2025年民法典主题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典亮园区·法治护航”主场活动举行。活动现场联动市、县两级20余家涉企职能部门,通过深化推动法治力量与政务服务有机融合,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园区企业法治化营商环境体验感。  启动仪式现场设置了多个特色板块,既有专

2025-05-08 15:05:00

山东一案例入选国家“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一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遴选。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优秀实践案例,《山东淄博:以“进千企 解难题 促发展”活动推动强行风优环境同频共振》案例入选。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破

2025-05-06 19:22:00

《流浪地球3》剧组紧急声明!

5月1日上午@电影流浪地球 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通过自媒体招募演员、投资方请大家提高警惕,谨防诈骗详情如下☟近日,电影《流浪地球3》剧组(下称“剧组”)发现有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冒用郭帆导演、剧组合作方等身份,通过社交平台自媒体账号对外发布“临时员招募通知”、“投资方招募”等信息,诱导公众联

2025-05-02 05:16:00

普法时刻 |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仲裁时效如何认定?

基本案情被告李某于2022年3月入职原告内蒙古某电力公司,从事强电改造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原告公司未为被告李某参加各项社会保险。2022年12月,被告李某因感染新冠后进行休养,痊愈后自行离职。2023年10月被告李某向神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请求原告向其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025-04-30 17:38:00

山西:“面对面”沟通 “肩并肩”调研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落实到司法审判各方面,在自觉接受监督下严格公正司法。山西省各级法院始终自觉、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接受人民监督,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视察法院、专题调

2025-04-30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