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常见的3种保健品骗局套路,提醒中老年人不要上当,赶快学起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06:00    

在生活里,咱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电视上,那些激情四溢的主播,唾沫横飞地介绍着一款神奇保健品,宣称吃了它,各种疑难杂症都能迎刃而解;电话那头,温柔的声音耐心地劝说,仿佛在推荐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就连小区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偶尔也会热烈讨论着某个号称有奇效的保健品。可结果呢?不少人满心欢喜地掏出钱包,最后却发现,钱打了水漂,身体的毛病还是照旧。今天,咱就来好好扒一扒那些常见的保健品骗局,让大伙心里有数,别再稀里糊涂地上当受骗。

“吃了它,啥病都能好!”—— 包治百病的虚假承诺

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些宣传海报,上面醒目地写着:“这款保健品,采用神秘的亚马逊雨林珍稀植物秘制而成,只要吃了它,高血压立马降下,糖尿病不用再愁,就连让人闻风丧胆的癌症,都有希望治愈!” 这话说得,简直比神话里的仙丹还神。

但咱可得清醒点,别被忽悠了。要知道,国家对保健品有着明确的定位,它本质上就是一种食品。保健品的作用,最多也就是给身体补充点营养,改善一些不太严重的小问题,压根就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那为啥骗子们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说包治百病呢?他们呀,就是利用了夸大其词这一招,混淆食品和药品的概念。打个比方,保健品就好比一杯热牛奶,喝了可能让你感觉浑身暖洋洋的,精神头好了点,但你要是指望它能治好严重的疾病,那可就太天真了,这就跟想用牛奶当退烧药一样不靠谱。

就拿血糖高的情况来说,有些不良商家宣传自家保健品有 “降糖” 的神奇功效。可实际上,仔细研究一下,大多数这类保健品,只是添加了一些能让你在短时间内血糖不升高的成分罢了,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要是有人信以为真,不再严格控制饮食,也不吃医生开的药,继续随心所欲地吃喝,那后果可不堪设想,糖尿病不但治不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要是医生诊断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这类疾病,可别想着走捷径,吃几片保健品就能万事大吉。老老实实按时吃药,合理控制饮食,再加上适量的运动,这才是控制病情的正道。

“这是顶尖科研成果,国外专家都力荐!”—— 虚假包装的迷惑

这类骗局,往往喜欢用一堆听起来特别高大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词汇来包装自己。什么 “量子科技”“细胞修复技术”“深海生物精华萃取”,说得神乎其神。还会拿出一些所谓的 “科研报告”,配上几张穿着白大褂、看起来像专家的照片,甚至声称这是某个国外著名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大奖。

但咱静下心来想想,你真的认识几个国际知名的科研专家?人家真的会放下手头的研究,来给这些来路不明的保健品站台吗?骗子们就是抓住了大家对高科技、对国外先进技术的盲目信任心理,编造出这些看似厉害的噱头,把产品包装得无比高大上,让你觉得不买就亏了。可实际上,那些所谓的 “专家”,说不定就是临时找来的群众演员,所谓的 “科研报告”,也可能是他们随便找人瞎编出来的。

前几年,市场上就出现过一款号称能抗癌的保健品。商家宣传得那叫一个厉害,说这是从国外进口的,采用了独特的专利技术,能有效杀死 99% 的癌细胞。好多患者和家属,被这些说辞打动,纷纷掏钱购买。结果呢?后来被相关部门曝光,原来这款保健品根本就没有通过任何正规的临床试验,所谓的 “杀死癌细胞”,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些简单的测试,在人体上根本没有效果,纯粹就是一场骗局。

所以,咱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可别被这些花里胡哨的包装和说辞给唬住了。不管它宣传得多么厉害,在掏钱之前,先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查一查,看看有没有对应的批准文号。如果文号开头是 “国食健字”,那就说明这是一款保健品;要是 “国药准字”,那才是正儿八经的药品。记住,保健品和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可治不了病。

“你瞧,老李吃了后,身体好得不得了!”—— 虚假体验与虚假宣传

在一些小区附近,经常能看到一些打着 “免费健康讲座” 旗号的活动。一群人热情地邀请中老年人参加,还会送上一些小礼品,比如鸡蛋、毛巾之类的。在讲座现场,他们会请一位自称 “老李” 的人上台分享。“老李” 满脸笑容,绘声绘色地讲着:“我以前啊,身体差得很,腰也疼,腿也酸,走路都费劲。自从吃了这款保健品,你看现在,我每天都能去公园跑步,身体硬朗得很!” 台下的大爷大妈们,听着听着,就开始心动了。

但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这些在台上现身说法的人,很多都是骗子花钱雇来的群演。他们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台表演,说得跟真的一样。甚至有些视频里的 “患者”,今天还在给某个品牌的保健品宣传能治疗失眠,明天就跑去另一个品牌,说自己吃了对方的产品,多年的关节炎都好了。还有所谓的 “免费体验”,这不过是骗子设下的诱饵。他们先让你免费试用一些产品,等你感觉好像有点效果,对产品产生信任后,就开始推销各种高价的套餐,让你不断掏钱。

有个品牌为了推销自家的保健品,举办了一场所谓的 “健康体验营”。他们在小区里大肆宣传,说可以免费为中老年人测量血压、血糖,还会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大爷大妈们一听,觉得挺不错,纷纷前去参加。到了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大家,又是端茶又是递水。测量完后,工作人员就开始故弄玄虚,一脸严肃地说:“哎呀,您的血压和血糖都严重超标了,再不调理,很容易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不过您别担心,我们这款保健品专门针对您这种情况,只要坚持服用,肯定能改善。” 大爷大妈们一听,心里一慌,就容易被忽悠着购买。可实际上,他们的测量仪器说不定早就被做了手脚,故意显示出不正常的数据,就是为了吓唬大家,让大家乖乖掏钱买保健品。

所以,咱中老年人可千万别轻信这些所谓的 “免费体验” 和 “患者现身说法”。要是身体真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想了解健康方面的知识,还是得去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咨询。别被骗子的花言巧语和小恩小惠迷惑,让自己辛苦攒下的钱白白流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广东一景区以59.9元一罐售卖空气,有公司曾售卖过“呼伦贝尔空气”,因销量低已停产

近日,位于广东河源的万绿湖景区推出的“空气罐头”火了,上架就被一抢而空。“空气罐头”是不是智商税的问题,再次引起网友热议,也有网友表示,其满足了在外地的河源人闻一闻家乡空气的梦想。记者注意到,多年前便有企业推出“空气罐头”,包括“呼伦贝尔空气”“阿勒泰空气”等。7月16日,曾生产“呼伦贝尔空气”的企

2025-07-16 22:40:00

吃了3斤荔枝患上“荔枝病”!长沙疾控提醒→

荔枝是一种含糖量很高的食物,除了超过80%的水,大约有15%是糖。这些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果糖。果糖比蔗糖和葡萄糖都要甜,这也是荔枝很甜的原因。近期,广东的一名“荔枝爱好者”在吃了3斤荔枝后出现头晕、心慌并晕倒入院,被诊断为“荔枝病”。这种疾病的本质是一种急性低血糖症,主要与空腹或过量食用荔枝有关。

2025-07-01 20:12:00

长城快评丨高校悄悄发餐补,“不动声色”的关爱更暖人心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韩新新最近,南京理工大学又悄悄往学生饭卡里充钱了!该校对学生在食堂的刷卡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识别出需要帮助的同学,直接将补贴款打入他们的饭卡。许多网友被这种行为暖到了,“善行善意令人感动!点赞!”为什么这种“无声”的关怀如此打动人心?这首先要归功于学校的精准洞察。南京理工大

2025-07-01 19:25:00

天问二号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发布

↑ 这是地球彩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3时拍摄,经辐射校正、红绿蓝(558-631nm、500-573nm、434-477nm)三波段图像配准和彩色合成处理后制作而成。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

2025-07-01 09:46:00

老人不舒服,检查却没事?可能患了这种病

对于远方的子女,除了常规的打电话、视频聊天,还能做些什么可以让老人感受到“被牵挂、被需要”?视觉中国|图心慌走进心内科、便秘走进消化科……当家中的老人反复抱怨某些身体不适,在相应科室做了各种检查却“查无实据”,或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就需要考虑到心理专科看一看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心理健

2025-06-30 02:01:00

小米AI眼镜暴露了雷军的“野心”

文 | 趣解商业,作者 | 郝文,编辑 | 趣解商业AI组这是一款备受期盼却又姗姗来迟的AI智能眼镜。6月26日晚,小米集团(1810.HK)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小米首款AI眼镜,重量轻至40g;标准版售价1999元,单色电致变色版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2999元

2025-06-27 12:26:00

欧盟峰会强调将继续大幅提升防务安全支出

欧盟2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峰会。会议发表的成果公报显示,欧洲理事会强调将继续大幅增加欧洲防务和安全支出。这是6月2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峰会现场。新华社发(欧盟供图)这是6月2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峰会现场。新华社发(欧盟供图)

2025-06-27 04:05:00

你有起床气吗?4个妙招,教你缓解暴躁

1揭秘起床气,多因素引发第一,睡眠惯性是导致起床气的重要因素。人刚起床时,脑干等脑区的觉醒中枢苏醒,而大脑皮质和负责情绪调控的脑区还没“上岗”。这时,外周神经系统逐渐敏感,体温、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这些信号与愤怒、焦虑等情绪相似,易使大脑产生“误判”,进而导致情绪难以控制。第二,睡眠周期的特点也不容

2025-06-15 09:33:00

定点、定时、定线!@青岛人,这条中考专线车将再次启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1日讯 6月13日至16日,青岛212路中考专线车将再次启程,为广大考生提供安全、便捷的赴考交通保障。这条开通仅3年多的专线,已凭借精准的服务和贴心的保障,成为考生和家长信赖的“逐梦摆渡人”。今年,中考专线车延续“定点、定时、定线”的服务模式,于6月13日至16日每日7:4

2025-06-11 15:45:00

最新!马斯克删了

美国企业家、前“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近日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激烈公开争执期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帖文,暗示特朗普与“爱泼斯坦案”有关联。但不少网民于7日发现,这条帖文已被马斯克删除。特朗普与马斯克矛盾公开后,5日迅速升级为隔空骂战。美国总统特朗普5日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

2025-06-08 1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