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参观中国最火公司,黄牛收费3000/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51:0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盐财经

机器人这条赛道到底有多热?它已经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机器人企业考察商的“黄牛”。

一位IP在上海的企业考察组织者报价称,目前该机构组织了众擎机器人的考察参观团,散客2000元/人,4月底安排参观。

“宇树呢?”盐财经问道。

“3000元/人,3月底就能去。”这位“黄牛”答。

2025年,穿着大花褂子的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亮相,类人形态的人形机器人火遍全国。到了3月,包括宇树、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在内的头部机器人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回复盐财经称,最近机器人太火,全公司行程太满,连接受采访的时间都没有。宇树市场负责人表示:“最快也要到今年6月后才有时间。”

2025年,穿着大花褂子的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亮相/图源:宇树官网

3月,全国两会首次将代表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推动了行业的火爆。深圳的众擎机器人在3月3日发布视频,旗下人形机器人完成了前空翻。一位业内人士对盐财经评价道:“这一翻,又是好多个亿的融资。”

“2025年是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机器人资深从业人士、学者孔博总结道。江苏机器人公司云幕智造的董事长贺亮3月12日发朋友圈说:“我们正在开展产能和供应链建设,紧张又兴奋。”

但兴奋之余,身处其中的人都清楚,实现机器人干活,甚至机器人养老的终极目标,还要克服技术、场景、数据、稳定性等种种瓶颈,机器人行业尚未迎来真正的黎明破晓时刻。

全国第一个买机器人的“90后”

如果不是官方客服的提醒,杭州“90后”张璐还不知道,自己竟是全国第一个买下智元人形机器人的人。

3月10日,张璐以9.8万元下单了机器人套装。工作人员却 “好心劝说”道,这款机器人多是公司、学校采购,“你是第一位个人(客户)来买的,现在后悔,我们拦截(订单)还来得及”。

张璐拒绝了“好心劝说”,她相信机器人是大势所趋:为何不早点自学组装机器人的方法,赢在起跑线上?

从看到相关新闻到拥有一台人形机器人,张璐只用了一上午。那是3月10日早晨11时07分,一条官宣新闻进入她的眼帘: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发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基座,以及机器人领域的开源数据集。

稚晖君

她为该公司“开放的姿态”所吸引,也对年轻的天才创始人颇有好感。11时52分35秒,张璐逛完智元机器人官网,迅速下单整机套餐。价值9.8万元的灵犀X1,高1.33米,体重66斤,为了拥有它,张璐瞒着父母,借了花呗。

到手的机器人并非如电影《机器人之梦》那样,只要出钱,完整的机器人就会投递在她眼前。当天下午,她收到了客服人员的消息,灵犀X1到货后需要客户自己组装,“涉及机械原理,需要运控电子知识”。这对在社区工作的张璐而言,是从未涉足的领域。对方说:“确认签收前如果感到非常有压力,我帮您申请退货。”

张璐却铁了心要拥有一台人形机器人。网络上的“机器人商业模式”给了她信心,很多租赁机器人的二手商家,日租金从几千元至一两万不等。一位出租宇树机器人的普通消费者还透露,按租金8000元/日计算,只要出租40天,购买一台机器人的本钱就能赚回来。

二手平台上关于租赁机器人的相关信息

张璐把自己买机器人的全程发到了社交媒体上,“第一条播放量已经达到10万”。她承认,她想利用人形机器人的流量,开启一个自媒体账号。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上海群芯电子科技公司技术总监王真星,也在2025年购入了一台人形机器人。选购过程中,王真星拜访了国内头部公司,如智元、宇树、众擎等,最后才敲定一款。他最大的感触是,“目前的行业整体还不规范,但不规范就是有机会”。

“不规范”指的是,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基本没配备完整的售后保障服务,保修期很短,“坏了就是坏了”。

与此同时,当下公开发售的人形机器人普遍售价较高。以宇树为例,据王真星表示以及网络流传的一份宇树机器人报价表,宇树G1基础款机器人售价为9.9万。“但(基本款)是个大玩具,无法进行开源。”王真星说。

而关节自由度更多、可用于开源的宇树G1 Edu系列、G1-Comp人形机器人,售价则从19.9万到34.9万不等。王真星告诉盐财经:“上春晚的那款,报价是78万。”但为了“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王真星自己就属于为78万那款“排队”的一员。

王真星有自己的设想。他想做出一个具有情感的机器人,切入机器人情感赛道:将DeepSeek接入机器人大脑里,让它拥有语言能力;给机器人设计电子皮肤,“让机器人具有(被)触摸的敏感,微弱的触摸他都能感应”。

总之,他的判断是,“现在是最佳进入机器人行业的时机”。

新一轮下海潮

除了普通消费者,身处机器人行业的人士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汹涌浪潮。机器人行业资深从业者孔博对盐财经回顾,过去20年里,机器人行业历经了两轮产业上升周期。

第一轮是2008年,在汽车制造业、电子电气等各类工业场景中,大型工厂率先引入工业机器人。第二轮爆发在2015年前后,那一年,《中国制造2025》出台,“智能制造”被放至重要位置,加上2017年谷歌AlaphaGo先后击败世界排名第二的李在石、第一的柯洁,AI带动机器人行业在全社会爆火。如今,鼎鼎有名的优必选、石头科技等企业,就是在那时崛起的。

即使经历了几次行业起飞,面对由具身智能引领的第三轮产业周期,孔博仍感到激动:“信心比黄金重要。”

孔博称,自从具身智能概念火了后,从2024年至今,已经有四五波投资人找他创业。他也感到心动,预备年末从高校“跳”出去,辞职加入。“现在就好比1980年代的下海潮。”他形容,“新质生产力鼓励的就是带着技术去创业。”

所谓的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一个随着2023年前后AI大模型的兴起而被热议的概念,意思是有物理身体,并支持与人类交互的AI智能体。其中,又以双足形态的人形机器人最受瞩目。“双足机器人可以适用人的各种环境,因为现在家居环境基本上都是为人来营造的,人形机器人能天然地与之适配。”孔博解释道。所以,人形机器人一直被认为是机器人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宇树自行开发的AI机器人算法,在英伟达GPU加速的机器人仿真平台下,可以让H1自主学习高速奔跑、多种高动态舞蹈动作,还能够持续学习更多不同种类的动作/图源:宇树官网

人形机器人投资热从2023年蔓延至2025年,同时伴随DeepSeek的爆火,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来自浙江的机器人创业者赵伟平记得一个形象的比喻:有创业者把这一轮的热潮比喻为20年前的房地产投资。“(现在)不动作,未来肯定会后悔。差不多20年(迎来)的一个机会。”

IT桔子数据显示,2025年的头2个月,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共获得近20亿元的新资金,累计20笔交易,远高于去年同期4笔、共计12亿元的融资。其中,智元机器人走得最快。3月24日,该公司被曝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总估值达150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独角兽”。

业内人士把这一波的“投资热”归为天时地利的结果。一是大模型让人们看到了AI驱动机器人的可能性。二是随着中国制造这些年的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模组、骨骼以及外壳的硬件制造能力大有提升,越来越多零部件趋向于标品化。

为何市场如此火热?江苏机器人企业云幕智造的董事长贺亮,给盐财经补充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所有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来讲,今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是车企、大厂等正式下场之前,(创业公司)最后风平浪静的一年。”

紧迫感随之而来,贺亮形容,进入2025年后,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来访人员,“接待占满了(我)白天的日程”,里面包括意向客户、政府人员、企业以及来访游学团队。

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参观宇树科技

忙碌换来了公司迅猛的进展。今年,他的公司在苏州市太仓市的办公地,由原先的一栋楼扩张到了四栋楼,外加一个工厂,同时在武汉、无锡等地筹备设立分公司。与之匹配的是,公司员工从原先的30人增加到80人,随着新一轮融资落地,今年预计扩充至150人。

避不开的瓶颈

行业起飞固然让人感到兴奋。不过,第一批购入人形机器人的消费者,如张璐和王晨星,都承认“不如预期”。

张璐表示,目前的灵犀X1需要遥控器遥控,与所谓的智能还差得有点远;续航时间也短,充电一次,续航只有2小时。

王晨星也感到有些失望。他发现,机器人目前的性能仍不够稳定,可靠性较低。“稍微走走路,它就摔坏了。”机器人公司原本连售后服务都没有,但经过协商,对方答应帮他维修。“维修了,第二天又摔跤了。只要走路就容易摔,(它)还把塑料外壳都摔破了。”

业内人士都承认,虽然机器人行业迎来如沐春风的好时机,但许多技术瓶颈在现阶段无法得到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是机器人通用性,更专业的术语叫“泛化性”。简单来说,不是像机械臂仅完成固定的单一任务,机器人只有同时完成多项任务,才能代表其智能性的跨越。

近年来,随着AI大模型的爆火,机器人行业倾向于使用AI大模型驱动的方式,让机器人实现通用性。这便是具身智能概念的由来。

业内的一个典型标杆,是特斯拉造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们”相信,采用端到端的技术,通过给机器人喂大量的数据,结合其自研AI大模型,可训练出能完成多种任务的通用型机器人。

但无论在学术圈还是产业界,对AI驱动的方式能否给机器人带来通用性,仍无法给出100%的肯定答案。“我们目前是对这个方向有信仰,相信这么做(指AI驱动)能成。但最终能不能实现,目前还不好判断。”孔博说。

一个公认的难题是数据。

以DeepSeek、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是通过投喂大量公开论文以及互联网信息等数据,暴力美学般训练出有通用性的AI应用。但对于拥有实体的机器人而言,要把物理世界的状况都以数据方式投喂给它,难度很大,成本也十分高昂。

“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还没出现。”孔博告诉盐财经,“一旦涉及物理世界,因素就很多了,比如要考虑地球的重力、摩擦和阻力。”

对于人类而言,认识现实世界是从小通过各类感官习得,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机器人来说,在现实世界需要量化和建构的因素太多了。孔博举例,如果让机器人洗碗,怎么让它知道洗洁精有没有冲干净?如果让机器人倒水,人类听声音、凭借经验就能知道水满了,但你要怎么告诉机器人水满了?

对机器人来说,在现实世界需要量化和建构的因素太多了/图源:宇树官网

高质量、多模态数据的缺乏,正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Ambi Robotics联合创始人Ken Goldberg指出,以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2.5(Qwen-2.5)的训练数据作类比,其相当于真人收集12亿个小时的数据,但是,旗下机器人模型一年收集的训练数据量仅为1万小时左右。这就意味着,以现在的方式和速度,机器人若想达到现今大语言模型的数据训练量,还需要12万年。

受制于现实数据的缺乏,以及算法的未获突破,孔博总结,虽然目前机器人可以行走、跳跃、空翻等,但与操作、控制有关的上肢,发展仍不足。

“人形机器人最让人激动的是,用上肢去干具体的事。”他说,比如说去工厂干活。“它不仅仅是个玩具,而是要成为一个生产力。这里面的关键是在上肢,是与大脑有关的能力。”

实践出真知

机器人的能力仍待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但显然,贺亮等企业负责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告诉盐财经,只有在今年内实现降成本、保产能、占领一定市场份额,“明年我们才能够在车企或大厂下场的第一波打击中存活下来”。

与大企业竞争的压力,正要求机器人企业尽快量产,找到合适的场景切入。

受访的多位机器人企业公司代表都告诉盐财经,当下机器人可以短期运用的场景是科研、文旅业和工厂生产。

“从我们前期了解的状况看,机器人进厂打工,实现一些岗位的替代,这方面的需求是很大的。”贺亮说。

人形机器人正在采集信息/图源:宇树官网

优必选副总裁庞建新也曾在2024年告诉盐财经,工厂制造是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这是因为工厂的场景相对简单,即在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场景下,完成特定的有限任务。

他进一步解释:目前许多工厂都对人形机器人有需求,原因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劳动力短缺,再加上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工厂从事简单、枯燥、重复的工作。其次,随着中国企业的出海,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在当地很难招到人,培养和管理成本很高,亟需机器人。

3月,优必选宣布,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执行分拣材料、运输箱子、组装复杂零件等任务。庞建新说:“只要能解决几个工位,对于一个产业来讲都是极其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确太大了。”

除了机器人企业,当下大量制造业、车企也纷纷下场制造人形机器人。3月,美的集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首次曝光,它可以完成“握手、比心、跳舞、打螺丝”等多种动作。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介绍,美的已经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但卫昶也清晰地向盐财经表示:“现阶段,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展现了一些有用的功能,包括娱乐功能,但真正能够大规模落地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如同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人形机器人行业也一样适用。2025年的产业热潮,要求身处其中的人不畏风浪,摸着石头过河。业内人士普遍的判断是,人形机器人要在工厂等简单的场景积累一定真实数据后,再慢慢过渡至家居陪伴、养老场景。

产业的爆发伴随着泡沫的产生,清醒的业内人士都表示,实现机器人之梦仍是道阻且长,如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所说:“当前阶段还需要资本有一定耐心,甚至是爱心。

邀请新用户能抽机器人?优必选回应:是诈骗!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5日,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声明,提醒用户警惕不法分子假借公司名义行骗。优必选声明中称,近期公司陆续接到多起举报,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百度贴吧、邮箱等多种渠道,以搭建虚假网站,建立“土豆群”等形式向

2025-07-15 18:46:00

高交会机器人“八大金刚”展区与“六大代表”展区再掀江湖风云:在“怒放的生命”里狂飙

正所谓武林从无败类江湖只有强者,在科技圈里同样如此!2025年2月16日晚,由南山区总工会、南山区工商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怒放的生命——南山区企业风采嘉年华暨2024年度经济突出贡献企业TOP荟”在深圳湾春茧体育馆盛大启幕。南山机器人“八大金刚”来到活动现场,在《超燃宇宙》节目中,数字华夏、众擎机器

2025-07-15 11:54:00

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权属铅锌集团: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顺利实现“双过半”

2025年上半年,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权属铅锌集团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抢先抓早谋定快干,以决战之势奋力拼赢“上半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5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26% ,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筑牢“基本盘” 生产经营稳中向好上半年,铅锌集团及各权属单位

2025-07-15 10:36:00

政府文件被指原文抄袭,官方通报:基本属实

7月15日,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7月14日,有关媒体报道《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文本存在个别段落抄袭情况。经核实,该信息基本属实,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我县将及时修正发布,加强公文审核把关。据媒体此前报道,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网站上

2025-07-15 08:53:00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三升三降” “小散弱”局面初步扭转

中国日报7月14日电(记者 程钰)7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情况。2024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出“三升三降”的特点,行业呈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可喜趋势,“小散弱”局面初步扭转,结构布局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作用明显增强。国产仪器设备替代

2025-07-14 19:41:00

工信部部署“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推动AI智能体深度赋能产业核心环节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记者奕延)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 当前,AI智能体(AI Agent)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热词,国内外科技巨头、初创企业纷纷加快布局。国际知名信息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将AI智能体列为2025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之一。“AI智能体”是什么?那么

2025-07-13 13:42:00

首设“宠物”本科专业是产教融合的缩影

中国农业大学近日宣布今年开设的“动物科学(伴侣动物)”专业备受关注。这是全国首个以“宠物”为核心培养方向的本科专业,是产业转型、推动产教融合的有益尝试。该专业隶属“动物科学”大类,课程设置覆盖宠物营养与食品、宠物行为学、宠物护理、宠物繁殖与育种等多个关键模块,紧密聚焦伴侣动物行业快速崛起所面临的人才

2025-07-13 11:05:00

利好突袭!深夜,暴涨!

一则利好消息引爆美股稀土板块。10日晚间,美股开盘后,美股稀土概念股全线爆发,MP Materials一度暴涨近60%。消息面上,MP Materials宣布,公司已经与美国国防部达成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协议,将新建一座稀土永磁工厂,加快美国稀土永磁供应链的建设。从美股市场近期的表现来看,投资者似乎对关

2025-07-11 01:22:00

聚焦今元集团:破解消费电子行业用工困局,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经历两年寒冬的消费电子市场,在生成式AI技术革命与“两新”政策双重驱动下,2024年迎来结构性复苏。中国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的重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消费电子企业借助行业风向积极出海,逐步实现全球产业分布。与早期相对简单的产品出口不同,目前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以及深入海外市场,在海外建立

2025-07-11 00:04:00

六足仿生机器狗 上下陡坡不减速

越疆最新发布的六足机器狗实现高稳定性、超强负载等多项突破性创新。深圳正加速构建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7月9日,“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正式发布六足仿生机器狗。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意味着越疆成为全球首推“机械臂+人形+六足”具身机器人平台的企业。与此同时,越疆也

2025-07-10 0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