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年同仁堂,摇摇欲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9:01:00    

来源:飞鲸投研

“同仁堂,开的本是老药铺,先生好比甩手自在王。”这段经典唱词,源自传统快板书《同仁堂》。

作为传承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为集生产、销售、科研、配送于一体的大型中医药企业集团。

公司业务涵盖现代制药、零售药业、医疗服务三大板块,产品畅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久负盛名。

然而,同仁堂2024年的业绩却与其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形成了反差。

2025年4月3日,同仁堂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86亿元,同比增长4.12%;然而,净利润却仅有15.26亿元,同比下滑8.54%,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那么,同仁堂为何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呢?

众所周知,净利润主要受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这两大关键因素影响。

从同仁堂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当年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仅微升0.03个百分点,对净利率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

如此一来,公司净利润的下滑,则主要源于营业成本端的挤压。

2024年,同仁堂营业成本高达104.2亿元,同比增长10.70%,远超公司营收4.12%的增长幅度。

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解释说明,营业成本大幅上升的原因在于2024年中药材价格的普遍上涨。

以同仁堂核心产品安宫牛黄系列所必需的天然牛黄为例,在2024年,其价格曾一度飙升至160万/公斤,涨幅超过200%,价格之高几乎与黄金不相上下

为此,在2024年6月,公司把港版1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上调了20%。但无奈中药材价格全面上涨,公司产品却并非全系列涨价,所以公司毛利率还是被压低。

同仁堂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47.29%,下滑至2024年的43.96%,降低3.33个百分点,利润空间遭受压缩。

幸运的是,步入2025年后,国内中药材价格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

根据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月)指数,2025年3月该指数为1845.66,已成功回落到2023年初的水平。

国内中药材的价格普遍回调,让包括同仁堂在内的众多中药企业获得了难得的喘息空间。

所以,中药材价格的上涨属于不可抗的外部风险,这也为公司净利润下滑提供了合理原因。

然而,公司面临的挑战却远不止成本把控这一方面。

首先,存货高筑,减值风险悬顶。

近两年来,同仁堂的存货金额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从2022年的66.94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107.3亿元,增幅高达60.29%,远远超过了同期公司营收21%的增长速度。

高额的公司存货,占用了大量现金,直接降低了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

依据2024年年报数据,我们也发现同仁堂百亿规模的存货中,有近90%为原材料以及库存商品。

而无论是中药材还是中药成品,普遍仅具有2至3年的保质期。倘若短期内公司营收无法实现大幅增长,这些存货极有可能过期变质,进而面临减值风险。

其次,回款承压,预付订单骤降。

2024年,同仁堂财务数据出现明显波动。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攀升至15.73亿元,较之前一年劲增21.56%,可见公司在回款方面承受着持续增大的压力。

而从合同负债来看,2024年底公司仅有3.14亿元,降幅高达53.06%,近乎腰斩。

根据年报披露,2024年同仁堂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前五的主要品种系列中,心脑血管类和补益类产品销售量均出现下滑,市场需求降低,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加之,原材料涨价致使产品成本上升,经销商的拿货价有可能会提高,进而导致经销商整体采购意愿下降。

总的来看,这两项财务数据一增一减,经粗略计算公司对上下游的资金占用合计减少了6.34亿元,当下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

最后,贴牌失序,品牌价值缩水。

从过期蜂蜜事件、贴牌乱象,到因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商标侵权等问题多次遭受处罚,近年来,同仁堂深陷一系列负面风波。

这不仅严重冲击了消费者对其的信赖,品牌价值也被逐渐稀释。

加之,在国内有天津、南京以及我们上文说的北京,三个同名“同仁堂”企业,且各自独立、互不从属,却皆称正统,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使同仁堂品牌形象愈发模糊。

尽管北京同仁堂在2024年12月收购了天津同仁堂60%股权,并承诺在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但2025年4月南京同仁堂股权竞价交易情况依旧不明,整合之路充满变数。

与此同时,虽同为百年老字号,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却拥有国家保密配方,反观同仁堂,常年生产中成药产品多达400余个,却没有能支撑大局的重磅产品,导致自身竞争壁垒十分薄弱。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同仁堂的业绩被云南白药、白云山等老字号企业远远甩在身后,差距日益拉大。

面对如此困局,同仁堂并未消极等待,而是积极探寻破局之道。

一是优化电商渠道。

云南白药在电商销售领域的成功,为同仁堂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范例。

因此,公司果断发展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电商平台的产品销售组合,并且加强与头部的电商合作。

到2024年末,同仁堂已经接入天猫平台,并且布局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及有赞等合作开展电商跨境销售业务。

在2024年“双十一”期间,同仁堂的线上销售数据也十分亮眼。公司的五子衍宗丸蝉联天猫平台连续五年的OTC男科用药冠军,同仁乌鸡白凤丸也在京东OTC妇科类目摘得季军。

二是积极增设门店。

当各行各业普遍缩减门店数量时,同仁堂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力开拓销售渠道。2024年,同仁堂新增门店达250家,销售团队规模也扩充至近8000人。

并且,药店还会根据所处地区消费水平、消费特点,调整和丰富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以此不断深耕并开拓市场版图。

三是大手笔进行分红。

2024年,同仁堂做出重大决策,将股利支付率从原本的30~40%大幅提升至90%,分红金额高达13.7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分红数额甚至超过了当期经营性现金净流入。

同仁堂此举意在进一步提振大众对企业的信心,进一步推动企业形象的提升与市场影响力的扩大。

最后,总结一下。

同仁堂身为中华老字号,虽产品众多,却缺重磅产品,受存货、回款等影响,财务结构失衡,业绩承压。

不过公司也正积极破局,通过优化电商、增设门店、高额分红等举措进行调整,但最终能否借此重回增长,需要我们长期关注。

雀巢CEO因隐瞒与下属恋情被解雇

9月2日,雀巢中国发布消息称,雀巢集团董事会于2025年9月1日宣布,Philipp Navratil被任命为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CEO),接替被解雇的傅乐宏(Laurent Freixe),立即生效。傅乐宏的离任源于一项调查。据称,调查发现他与直接下属存在未公开的恋爱关系,违反了雀巢的《商业行为准

2025-09-02 15:04:00

202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破400亿元

8月31日,观众在天津市滨海文化中心保利万和国际影城准备入场观影。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31日13时51分,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总票房392.3亿元、观影人次超9.09亿,均超去年同期。新华社发(杜鹏辉摄)8月31日,家长带着孩子准备在武汉市江岸区一家影

2025-09-01 10:35:00

浙江世宝: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浙江世宝: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财联社8月28日电,浙江世宝(002703.SZ)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世宝控股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不超过16,452,647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股份来源为公

2025-08-28 19:54:00

广告费激增2768万元,金种子酒业绩仍未见起色!上半年低端酒收入降超三成

8月27日晚间,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金种子酒,沪市代码: 600199)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约4.84亿元,同比减少27.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19.68万元,同比暴跌750.54%。在此之前,金种子酒在2021年至2024年已

2025-08-28 13:43:00

莱宝高科(002106.SZ):上半年净利润1.82亿元 同比下降13.78%

格隆汇8月27日丨莱宝高科(002106.SZ)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5亿元,同比增长7.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降13.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下降13.58%;基本每股收益0.2576元

2025-08-27 21:39:00

中粮集团成功发行20亿超短期融资券 利率1.67%

观点网讯:8月25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宣布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此次债券简称为“25中粮SCP001”,债券代码为“012582051”,期限设定为192天,起息日为2025年8月25日,兑付日则定于2026年3月5日。此次计划发行总额与实际发行总额均为20亿元,发行价为100元(

2025-08-26 00:01:00

中交地产3亿元公司债券获深交所受理

观点网讯:8月22日消息,深交所信息平台显示,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拟于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目前该项目状态已更新为“已受理”。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本次债券发行人为中交房地产集团,计划发行总额达到人民币3亿元,债券类别定为私募。承销商方面,由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免责声明:本

2025-08-24 17:37:00

泡泡玛特又上新秒售罄,广东潮玩凭什么“一盒难求”?

“比演唱会门票都难抢。”21日晚10点过10秒,小星(化名)无奈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透过她的手机界面,记者看到泡泡玛特官方小程序上显示上新产品已售罄。21号晚10点,泡泡玛特上新MOKOKO搪胶毛绒挂件、星星人毛绒挂件盲盒等多款新产品。早早守在手机前的多名网友表示,还没等“预售”的字样变成可下单,就

2025-08-22 15:45:00

新华百货:聚焦“民生+创新” 稳健经营与积极变革

8月21日晚,银川新华百货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85,简称“新华百货”)发布2025年中报。报告期内,面对消费市场温和复苏与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宏观环境,新华百货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和战略执行力,实现营业收入32.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00.8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

2025-08-22 14:05:00

长城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86% 拟每10股派3元

人民财讯8月21日电,长城科技(603897)8月21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82亿元,同比下降0.56%;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8.86%;基本每股收益0.67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元(含税)。

2025-08-21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