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年同仁堂,摇摇欲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9:01:00    

来源:飞鲸投研

“同仁堂,开的本是老药铺,先生好比甩手自在王。”这段经典唱词,源自传统快板书《同仁堂》。

作为传承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为集生产、销售、科研、配送于一体的大型中医药企业集团。

公司业务涵盖现代制药、零售药业、医疗服务三大板块,产品畅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久负盛名。

然而,同仁堂2024年的业绩却与其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形成了反差。

2025年4月3日,同仁堂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86亿元,同比增长4.12%;然而,净利润却仅有15.26亿元,同比下滑8.54%,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那么,同仁堂为何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呢?

众所周知,净利润主要受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这两大关键因素影响。

从同仁堂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当年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仅微升0.03个百分点,对净利率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

如此一来,公司净利润的下滑,则主要源于营业成本端的挤压。

2024年,同仁堂营业成本高达104.2亿元,同比增长10.70%,远超公司营收4.12%的增长幅度。

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解释说明,营业成本大幅上升的原因在于2024年中药材价格的普遍上涨。

以同仁堂核心产品安宫牛黄系列所必需的天然牛黄为例,在2024年,其价格曾一度飙升至160万/公斤,涨幅超过200%,价格之高几乎与黄金不相上下

为此,在2024年6月,公司把港版1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上调了20%。但无奈中药材价格全面上涨,公司产品却并非全系列涨价,所以公司毛利率还是被压低。

同仁堂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47.29%,下滑至2024年的43.96%,降低3.33个百分点,利润空间遭受压缩。

幸运的是,步入2025年后,国内中药材价格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

根据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月)指数,2025年3月该指数为1845.66,已成功回落到2023年初的水平。

国内中药材的价格普遍回调,让包括同仁堂在内的众多中药企业获得了难得的喘息空间。

所以,中药材价格的上涨属于不可抗的外部风险,这也为公司净利润下滑提供了合理原因。

然而,公司面临的挑战却远不止成本把控这一方面。

首先,存货高筑,减值风险悬顶。

近两年来,同仁堂的存货金额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从2022年的66.94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107.3亿元,增幅高达60.29%,远远超过了同期公司营收21%的增长速度。

高额的公司存货,占用了大量现金,直接降低了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

依据2024年年报数据,我们也发现同仁堂百亿规模的存货中,有近90%为原材料以及库存商品。

而无论是中药材还是中药成品,普遍仅具有2至3年的保质期。倘若短期内公司营收无法实现大幅增长,这些存货极有可能过期变质,进而面临减值风险。

其次,回款承压,预付订单骤降。

2024年,同仁堂财务数据出现明显波动。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攀升至15.73亿元,较之前一年劲增21.56%,可见公司在回款方面承受着持续增大的压力。

而从合同负债来看,2024年底公司仅有3.14亿元,降幅高达53.06%,近乎腰斩。

根据年报披露,2024年同仁堂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前五的主要品种系列中,心脑血管类和补益类产品销售量均出现下滑,市场需求降低,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加之,原材料涨价致使产品成本上升,经销商的拿货价有可能会提高,进而导致经销商整体采购意愿下降。

总的来看,这两项财务数据一增一减,经粗略计算公司对上下游的资金占用合计减少了6.34亿元,当下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

最后,贴牌失序,品牌价值缩水。

从过期蜂蜜事件、贴牌乱象,到因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商标侵权等问题多次遭受处罚,近年来,同仁堂深陷一系列负面风波。

这不仅严重冲击了消费者对其的信赖,品牌价值也被逐渐稀释。

加之,在国内有天津、南京以及我们上文说的北京,三个同名“同仁堂”企业,且各自独立、互不从属,却皆称正统,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使同仁堂品牌形象愈发模糊。

尽管北京同仁堂在2024年12月收购了天津同仁堂60%股权,并承诺在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但2025年4月南京同仁堂股权竞价交易情况依旧不明,整合之路充满变数。

与此同时,虽同为百年老字号,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却拥有国家保密配方,反观同仁堂,常年生产中成药产品多达400余个,却没有能支撑大局的重磅产品,导致自身竞争壁垒十分薄弱。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同仁堂的业绩被云南白药、白云山等老字号企业远远甩在身后,差距日益拉大。

面对如此困局,同仁堂并未消极等待,而是积极探寻破局之道。

一是优化电商渠道。

云南白药在电商销售领域的成功,为同仁堂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范例。

因此,公司果断发展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电商平台的产品销售组合,并且加强与头部的电商合作。

到2024年末,同仁堂已经接入天猫平台,并且布局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及有赞等合作开展电商跨境销售业务。

在2024年“双十一”期间,同仁堂的线上销售数据也十分亮眼。公司的五子衍宗丸蝉联天猫平台连续五年的OTC男科用药冠军,同仁乌鸡白凤丸也在京东OTC妇科类目摘得季军。

二是积极增设门店。

当各行各业普遍缩减门店数量时,同仁堂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力开拓销售渠道。2024年,同仁堂新增门店达250家,销售团队规模也扩充至近8000人。

并且,药店还会根据所处地区消费水平、消费特点,调整和丰富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以此不断深耕并开拓市场版图。

三是大手笔进行分红。

2024年,同仁堂做出重大决策,将股利支付率从原本的30~40%大幅提升至90%,分红金额高达13.7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分红数额甚至超过了当期经营性现金净流入。

同仁堂此举意在进一步提振大众对企业的信心,进一步推动企业形象的提升与市场影响力的扩大。

最后,总结一下。

同仁堂身为中华老字号,虽产品众多,却缺重磅产品,受存货、回款等影响,财务结构失衡,业绩承压。

不过公司也正积极破局,通过优化电商、增设门店、高额分红等举措进行调整,但最终能否借此重回增长,需要我们长期关注。

邀请新用户能抽机器人?优必选回应:是诈骗!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5日,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声明,提醒用户警惕不法分子假借公司名义行骗。优必选声明中称,近期公司陆续接到多起举报,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百度贴吧、邮箱等多种渠道,以搭建虚假网站,建立“土豆群”等形式向

2025-07-15 18:46:00

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权属铅锌集团: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顺利实现“双过半”

2025年上半年,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权属铅锌集团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抢先抓早谋定快干,以决战之势奋力拼赢“上半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5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26% ,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筑牢“基本盘” 生产经营稳中向好上半年,铅锌集团及各权属单位

2025-07-15 10:36:00

政府文件被指原文抄袭,官方通报:基本属实

7月15日,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7月14日,有关媒体报道《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文本存在个别段落抄袭情况。经核实,该信息基本属实,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我县将及时修正发布,加强公文审核把关。据媒体此前报道,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网站上

2025-07-15 08:53:00

果下科技收证监会反馈意见:新增股东入股价格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7月11日,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7月4日—2025年7月10日)》。证监会对果下科技等7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证监会对果下科技关于本次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具体反馈如下:一、补充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

2025-07-12 17:03:00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到龄卸任

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7月10日晚,浙商银行公告称,因年龄原因,陆建强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同时,为保证持续规范运作,由执行董事、行长陈海强暂时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浙商银行还在公告中对陆建强掌舵公司三年多来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并致谢。公告称,陆建强任职期间,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健全战略体系,完善

2025-07-11 07:03:00

聚焦今元集团:破解消费电子行业用工困局,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经历两年寒冬的消费电子市场,在生成式AI技术革命与“两新”政策双重驱动下,2024年迎来结构性复苏。中国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的重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消费电子企业借助行业风向积极出海,逐步实现全球产业分布。与早期相对简单的产品出口不同,目前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以及深入海外市场,在海外建立

2025-07-11 00:04:00

银行理财开启费率创新,浮动管理费率产品上线、首日募集20亿元

继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后,银行理财子公司也紧跟步伐推出浮动费率理财。7月8日,招银理财招智容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3年封闭混合类理财计划正式发售,据招银理财介绍,该产品创新费率模式,固定管理费让利客户,设置0.25%/年,显著低于同系列产品0.4%-0.6%常规管理费率;或有管理费分档计提,与

2025-07-09 18:12:00

【省媒看金昌】投资金昌正当时——455.5亿签约背后的“金昌密码”

△兰洽会金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谢晓玲摄笔落千钧,掌声如雷。第三十一届兰洽会金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现场,企业家们郑重签下名字——85个项目,总投资455.5亿元,就此落定金昌这片西北热土。浙江工企环保集团总裁许国洪的致辞掷地有声:“投资金昌,正当其时、恰逢其势!”许国洪的

2025-07-09 03:35:00

在越南建厂,立讯精密找到一条新生命线

作者 | 源媒汇 谢春生美越贸易协议的达成,让果链巨头松了一口气。近日,据综合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媒发文称,美国与越南将签订一份新的贸易协定,并公布了两项关税举措:一,在越南直接生产的商品,对等关税从46%降到20%;二,由越南转出口贸易的商品,关税为40%。从分析来看,对越南征收关税从46%降

2025-07-08 14:46:00

荣获“ESG创新实践卓越企业”,四环医药(0460.HK)“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迈向盈利

来源:格隆汇APP全球ESG投资正加速向主流化迈进。投资者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优异的企业往往在创新能力、长期韧性等方面更具优势,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从而创造更稳定、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在此背景下,近期在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上,四环医药荣获“格隆汇金格奖·ESG创新实践卓

2025-07-07 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