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记者余瑾毅、通讯员裴霓裳)4月2日,武汉一小学退休校长、中共党员陆昌德离世。家人依照她遗愿,完成了眼角膜及遗体捐献,她的角膜帮助两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据悉,正是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的无私捐赠,需要移植眼角膜的患者等待供体的周期缩短近半年。
陆昌德是一名党员,多年从事幼教事业,后在江岸区一所小学担任校长直至退休,用七十年光阴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常说:“教书育人不仅是职业,更是使命。”十年前,陆昌德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她坚定地告诉家人:“作为一名信仰唯物主义的共产党员,我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家人们被她的情怀深深打动,一致支持。在他们看来,这是“造福社会延续大爱”的善举。
4月2日,88岁的陆昌德呼吸心跳骤停。家人遵其遗愿,将遗体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武大医学院,眼角膜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4月7日,陆昌德的一枚眼角膜成功帮助一位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重见光明,另一枚角膜也将为一位角膜盲症患者带来希望。
湖北爱尔眼科医院眼表及角膜专科副主任医师吴尚操介绍,角膜盲患者大部分可通过移植手术复明,但因供体匮乏,每年接受手术的患者不足万人。幸运的是,随着社会对角膜捐献的认知提升,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了志愿者行列。
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行政主任明维感慨:“2008年眼库成立时,患者需等待半年以上,如今多数患者1个月左右即可接受角膜移植手术。”自2008年至今,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已接收1000余位捐献者的“光明礼物”,他们中有教师、医生、普通工人,他们帮助2000多位角膜盲症患者重见世界。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