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子被不明生物咬伤身亡事件,三亚再通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7 23:16:00    

来源:【中国城市报】

6月2日,一游客在三亚被不明生物咬伤,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引发关注。

6月6日凌晨,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再次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情况续报

6月2日付淇某某在三亚被不明生物咬伤不幸离世,我们对此深感痛心。省、市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家组,严格按照相关处理程序,对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封存,全面深入开展调查,并安排专人与家属沟通,表达关切、了解诉求,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专家组通过调取视频监控、查阅病历、问询笔录等进行了全流程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续报如下:

6月2日凌晨零时许,付淇某某与男友步行回酒店途中右脚脚趾被不明生物咬伤,打开手机照明灯查看,未发现致伤生物。0时08分,返回酒店清洗伤口。0时29分,付淇某某与男友搭乘网约车离开酒店前往三亚中心医院,1时05分,到达三亚中心医院急诊。医院监控录像和病历显示,患者自诉被不明生物咬伤后恶心呕吐、右下肢麻木1小时,未提及被蛇咬伤。急诊科接诊医生查体可见,右足第2足趾两处模糊齿样咬伤,相距约1cm,周围未见红肿以及渗液。患者自述1天前有急性咽喉炎病史,自服药物治疗,否认药物过敏史。根据患者自述病史以及体征,接诊医生参照《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等诊疗规范,以不明生物咬伤给予留院观察、静脉输液等对症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3时24分,患者出现舌部麻木等症状,考虑病情突发加重,3时35分,医护人员将患者转送至抢救室监护,并组织专家会诊,怀疑毒蛇咬伤。4时06分,三亚中心医院联系并安排救护车转送到有储备抗蛇毒血清的定点救治机构某战区医院就诊。4时28分,患者到达该战区医院,针对患者出现躁动、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战区医院采取了补液、升压、输注抗蛇毒血清等治疗措施。4时58分,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后经全力抢救无效,临床宣布死亡。

目前,我委还在就尸检等问题与家属进行沟通,以进一步查明死因。我委正依法依规开展调处工作,继续全力做好家属安抚和善后事宜,尽最大努力给予人文关怀。请广大网友尊重逝者隐私,不信谣、不传谣。

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5日

新闻链接

6月3日,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称,2025年6月2日,一游客在三亚被不明物咬伤,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先后经三亚中心医院和某战区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

通报称,2025年6月2日凌晨零时许游客付淇某某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物咬伤并流血,回酒店简单消毒并处理伤口后,打的士于01:05到达三亚中心医院,自述因“不明生物咬伤后恶心呕吐右下肢麻木1小时”来院就诊,后转至某战区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于2025年6月3日凌晨02:26组织三亚中心医院、某战区医院相关负责人及市应急、公安、旅文等部门与患者家属当面进行了沟通交流。目前,调查组已将涉及的两家医院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封存,并联合省级专家组正加紧开展调查处理和逝者善后、家属安抚等工作。

此前据媒体报道,6月3日,游客李先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家人在海南三亚旅游期间被蛇咬伤,经两家医院接力救治后,于6月2日清晨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每年5至8月

是蛇类活动高峰期

被蛇咬了怎么应对?

哪些常见处理误区要避坑?

一起来看↓↓↓

避坑常见应对误区

用嘴吸毒❌

切勿用嘴直接吸吮伤口

避免毒蛇的毒液

从口腔进入人体

切开伤口排毒❌

切勿自主切开伤口

开创不当易导致伤者失血过多

和伤口感染

伤口无肿痛就没事❌

被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

早期症状往往较轻

容易被忽视

如被银环蛇咬伤时

伤口不肿不痛、牙痕浅

咬伤后1-2小时才开始出现

乏力、麻木、喉咙梗阻等症状

但此类蛇伤病情凶险

变化迅速

因此一旦被蛇咬伤应立即就医

被蛇咬伤如何应对?

医生教你这样做

↓↓↓

缓步撤离

应尽量保持冷静

第一时间缓步离开现场

快跑会加快毒素扩散

第一时间拨打120

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

减少活动

因为活动会加快毒素扩散

及时取下配饰

去除患肢的手镯、戒指

鞋子等受限物

防止肿胀加重后

导致进一步伤害

固定并清理伤口

可先用木棒或板子充当夹板

将其贴靠咬伤部位周围

再用布条等系在

夹板上、中、下三个位置

确保其固定

伤口处请勿直接用水清洗

应使用浸湿的干净布料

轻轻擦拭伤口

祛除污渍

清理干净后

再用另一块干净的布覆盖伤口

等待救援

外出防蛇指南

1. 野外游玩时,应尽量穿着长袖长裤、高帮鞋子,并将裤脚绑紧,避免皮肤裸露在外。

2. 不要进入无人打理的茂密山林,更不要轻易翻动草丛、石块或洞穴。

3. 丛林中穿行时,可使用棍子左右敲击,蛇听到响动会提前离开,避免因无意踩到蛇而招来它的攻击。

4. 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能够有效驱赶蛇类,户外游玩时,可在四肢处涂抹硫磺软膏或喷洒风油精。

■综合自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应急管理

■编辑:越玥、张阿嫱

本文来自【中国城市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省名单!兰陵2家医院入选!

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5年度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机构建设单位名单兰陵县2家医院分别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县级推广中心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站来源: 兰陵县中医医院

2025-07-23 05:30:00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四科精准施救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转危为安

红网时刻新闻7月16日讯(通讯员 唐雯 彭颖异)近日,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四科医护团队凭借介入微创手术,成功救治一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目前,患者朱先生各项机能恢复良好,已好转出院。56 岁的朱先生于 6 月 20 日晚 9 时许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被家人送至该院脑四科。入院时,患者意识不清、答非所

2025-07-17 10:19:00

园丁颂丨谭迎兵:春风化雨育桃李 匠心耕耘写春秋

在娄底市第四中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如星辰般璀璨般的教师。她坚守三尺讲台24年,以渊博学识、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学生敬爱、家长赞誉与同行认可。她,就是生物教师谭迎兵——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教育人生的杰出教育工作者。从教24年来,谭迎兵始终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

2025-07-11 20:26:00

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张丽:内镜下的生命守护者

当记者在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原太原市中心医院)见到张丽时,她刚完成一例高危患者的内镜检查,这位消化内科主任因处理消化道出血等危急重症内镜技术精湛,被同事誉为“血管焊工”。今年,山西省启动“为2万名高危人群进行上消化道健康筛查”的民生项目,北大医院太原医院是我市的筛查承担单位之一。张丽作为牵头人,迅速成

2025-07-06 18:08:00

夏季带状疱疹高发 中老年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需重点防范

全媒体记者 韩堃 范妍妍 通讯员 李沐佳夏季是带状疱疹的高发季节。7月4日,记者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医院获悉,近期该院皮肤科接诊的带状疱疹患者明显增多。皮肤科主治医师张艺杰特别提醒,中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格外警惕,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张艺杰介绍,夏季

2025-07-05 17:57:00

运城市中心医院举办癫痫义诊

【来源:运城晚报】运城晚报讯(记者 王耀)6月28日是第十九个“国际癫痫关爱日”,为帮助广大癫痫患者重新认识疾病,摆脱病痛,以科学的方式应对癫痫难题,6月27日上午,运城市中心医院癫痫中心在该院门诊大厅举办了以“科技助力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义诊活动。当天,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等科室的专家逐一

2025-07-03 12:58:00

沁县:杏林深处党旗飘扬 银针起落党徽闪耀

汲取奋进力量 勇担时代使命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工作在各行各业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们的名字未必家喻户晓,却在群众心里刻下了最温暖的印记。“七一”建党节,“沁县融媒”、“沁州先锋行”开设“共产党员的样子”系列专栏,集中

2025-07-02 10:45:00

呼和浩特首个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落户赛罕区医院

6月18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了解到,赛罕区医院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正式投入运行。  在赛罕区医院一楼互联网医院审方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电子处方的流转情况,从开具、审核,到药店接收,整个过程透明、高效且可追溯。“患者到药店购药时,只需将复诊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我们的专业医师

2025-06-20 10:41:00

咸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团队在全国赛场获佳绩

2025年6月14日,中国康复医学会2025创伤康复病例大赛在吉林长春举办,咸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团队《多重创伤困境 重拾生活希望》作品参赛,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康复事业的热忱,在这场医学盛事中斩获国家级三等奖,展现了医院康复医学团队在创伤康复领域的卓越实力与专业风范。此次参赛团队由康复医学科医

2025-06-16 10:56:00

河南卢氏让医疗站“跑进”千家万户

来源:【大河健康报】本报讯(记者 安伟 杨璐 通讯员 王力 文/图)6月13日一大早,三门峡市卢氏县横涧乡马窑村村医王建文背着助诊包出发了。当天,他要上门为村民李书兰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和血压监测。“以前看个病,天不亮就得往镇上赶,路远又难走。现在医生直接到家门口,还带着检测设备,方便多了!”村民李书兰

2025-06-14 13: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