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泄露多少条信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9 09:47:33    

泄露信息多少条构成犯罪,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之一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判定。具体标准如下:

一般情况

泄露50条以上的个人信息即可构成犯罪。

特定信息类型

泄露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

泄露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

泄露除上述信息之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

情节特别严重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建议

了解具体信息类型:在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时,需要明确泄露的信息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信息对应不同的入罪标准。

评估信息影响:评估泄露信息对受害人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情节的严重性。

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在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下,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法律意见和辩护策略。

以上信息基于最新的法律解释和判例,建议在具体案件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来斯奥取得扣板稳固安装结构专利

金融界2025年4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来斯奥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扣板稳固安装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1851843B,申请日期为2020年8月。天眼查资料显示,来斯奥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嘉兴市,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

2025-04-18 18:05:00

这些APP抓紧卸载!

来源 | 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

2025-04-18 09:42:00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近期,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或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相关行为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仅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犯罪。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

2025-04-17 13:08:00

南京市江宁区公布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2025年第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公布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2025年第2期)。江宁区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2025年第2期).pdf

2025-04-16 15:47:00

下月起,我省实行建筑垃圾转移联单管理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黎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行建筑垃圾转移联单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今年5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建筑垃圾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实现建筑垃圾“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过程监管。《通知》

2025-04-15 15:16:00

特朗普重申希望将“驱逐计划”扩大至美国公民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4日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见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时重申,他希望将“驱逐计划”扩大至美国公民,支持萨尔瓦多拘留犯有暴力罪行的美国公民。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布克尔发布的视频表示,他想把“本土人”送到萨尔瓦多服刑,并补充说萨尔瓦多“必须再建五个地方”,暗示萨尔瓦多的监狱容量不足以容

2025-04-15 07:14:00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Torso仿生机器人好奇心主题插图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需要学习的事物。那么从哪里开始呢?如何选择需要关注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在驱使我们寻求新知?人们对学习的渴望一部分源于对新奇事物的偏好:我们倾向于寻求新鲜的信息和体验,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我们也想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通过获取更多信息来获

2025-04-10 04:39:00

官方辟谣“河南信阳光棍突破120万”

近期,河南信阳市浉河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在工作中发现,婚介从业人员王某在某平台发布“信阳光棍突破120万,男女比例2:8”的不实信息。2025年4月2日,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其编造传播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事实。经查,王某为博眼球、吸引流量,编造“信阳光棍突破120万,男女比例2:8”的虚假内容后,上传至某

2025-04-08 17:58:00

在校大学生胡某,被抓!原因是→

【来源:敦煌发布】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下,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本应是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然而,却有极个别同学因法律意识淡薄,好奇心越过了法律红线,把AI成为了犯罪的“外挂”,陷入了网络犯罪的深渊。 近日,公安网安部门侦破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犯罪嫌疑人胡某是一

2025-04-07 17:37:00

大学生用AI给2000多人发骚扰短信被抓

当你在用AI代码写论文、用算法优化实验时,可曾想过这项技术若被恶意利用,会成为刺向他人隐私的“数字利刃”?近日,公安网安部门侦破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两万余条学生个人信息,后利用AI技术向其中的两千余名学生发送骚扰短信。犯罪嫌疑人胡某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非法入侵了学校某系

2025-04-07 1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