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隐秘的盗号黑产:888元1小时偷走一个自媒体,一张照片让60万粉财经号易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2 09:16:00    

蓝鲸新闻6月12日讯(记者 陆鹏鹏)“你的小号在发诈骗广告。”6月10日早间,知名财经自媒体远方青木收到了粉丝的紧急提醒。

只需888元,最快1小时,在黑客的操作下,一个60万粉丝的财经号便可轻易易主。近期,自媒体行业出现微信公众号被盗事件,其中财经类自媒体账号成为主要攻击目标。

公众号盗号事件背后,暗藏着一条由数据贩子、黑客和诈骗团伙组成的完整黑色产链,蓝鲸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替换法人、更改密码”

多个财经公众号被盗,为“杀猪盘”引流

6月10日,知名财经自媒体“远方青木”发文《犯罪分子攻破人脸识别,替换法人身份盗取大V账号密码》,作者在文中详细叙述了其名下小号突然大量群发诈骗信息的异常情况。

经查,盗号者首先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原法人身份信息,随后用技术手段成功突破工商系统的人脸识别验证。在6月3日,盗号者远程完成企业法人变更操作,而真正的号主对此毫不知情。

事发后,蓝鲸记者联系到远方青木本人,对方向记者确认了此事的真实性。远方青木表示,这个小号有60万粉丝,为防范事态进一步恶化,已先行冻结账号并删除了群发诈骗信息的文章。

就在远方青木发文不久后,另一财经自媒体“表舅是养基大户”(下称表舅)也发文曝光了同样的遭遇。

表舅在文章中提到,盗号者找到公众号挂钩的企业信息后(往往是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原经营者不知悉的情况下,强行更改经营者信息。此番操作下,新的经营者就有了对公众号的所有权,可以变更管理员,再发“杀猪盘”广告。

蓝鲸记者了解到,近期已有多个自媒体遭遇盗号事件,诈骗团伙通过技术手段批量盗取财经公众号后,会立即向粉丝推送诈骗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被盗账号多为大V们的名下小号,而并非主号。

为防止危害进一步发生,原号主只能采取立即查封的策略,不少苦心经营的账号短时间内只能停止更新甚至被迫放弃,自媒体深受其害。对此,大V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场有组织的非法攻击。

起底疯狂的盗号黑产:

单个账号标价888元,最快1小时完成

为什么近期会出现盗号事件?这些账号究竟是如何被盗的?又是通过什么手段逃过人脸识别检测的?

蓝鲸记者调查发现,盗号事件频发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分工明确,已经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

连日来,蓝鲸记者以买家身份暗访了多个盗号服务商,从他们口中了解到盗号的部分流程。当前盗取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市场价为888元,批量下单可享优惠至800元/个。整个盗号流程最快仅需1小时即可完成,慢则不超过24小时。

一位商家表示:“不便透露过往案例细节。”当蓝鲸记者试图了解具体技术细节时,对方直接回怼:“我就靠这个吃饭,几百块钱就想套技术?”

经过多方打探,另一位相对“健谈”的服务商向记者披露了部分盗号流程:

  1. 客户只需提供目标公众号名称及账号主体公司信息;
  2. 数据贩子(料商)即可获取公司及号主的身份证等全部隐私信息;
  3. 技术团队只需用一张普通大头照即可通过AI技术模拟动态人脸,突破平台的人脸识别系统;
  4. 新法人登录公众号后台,直接重置管理员密码,并删除原管理员的访问权限。
  5. 完成法人信息变更后,会有专门的替身出面顶包。

技术团队破解,销售团队变现

盗号黑产分工明确

在这个庞大黑色产业链中,上游是专业的数据贩子,他们专门收集并提供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照片等关键信息。这些“料商”把信息按照完整度分级定价,形成标准化的“数据套餐”。

中游是技术团队,由具备专业编程和AI技术的人员组成。他们负责持续研究各平台风控规则,不断升级攻击手段,以应对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

下游则是销售人员,他们负责对接各类有盗号需求的客户,并从中获取分成。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安全这些服务商普遍采用加密货币交易。在暗访的过程中,一位服务商甚至向记者现场教学如何使用加密货币支付。

而那些从事“杀猪盘”等非法活动的团伙则是服务商的主要客户。这些客户尤其偏好财经类账号,此类账号的粉丝具有投资属性,更容易实施诈骗。这也是近期财经类账号频频被盗的原因。

网络安全从业者小蓝对蓝鲸记者表示,对于业内技术人员而言,想要破解人脸识别并不难,攻击者只要使用目标人物的证件照,通过Deepfake生成动态视频,模拟眨眼、摇头等动作,便可骗过平台的人脸活体检测,部分平台缺乏“二次验证”机制。

小蓝提到,每一次看似简单的人脸识别背后都是技术的对抗。黑产永远在寻找新的攻击方式,而平台又必须赶在黑产之前找到破解方案。在AI技术高速迭代的今天,这种对抗节奏会越来越快,类似的攻击可能会更加猖獗,对于防御者而言,大部分时间都跑得比攻击者快,但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这也是时不时会出现盗号事件的原因。

6月11日晚间,远方青木告诉蓝鲸记者:“当天下午武汉市洪山区有关部门已经开会,我提交了和本案有关的材料,目前此案已经进入了程序,相关安全漏洞在11日上午被确认后也已经开始了紧急技术修补。”

21现场|从钢铁侠到流浪地球,外骨骼机器人距现实还有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从《钢铁侠》的炫酷战衣到《流浪地球》的硬核装甲,外骨骼机器人正在成为国内外科幻大片中的标配。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新闻中心,多款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记者现场体验。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智能机械装置,通过机械结构与人体关节紧密耦合,增强或替代人体

2025-09-10 13:51:00

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正在研制

记者从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2025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目前,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研制正在全力推动,人形机器人安全、驱动技术、数据利用等标准将成为下一步重点攻关。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已发布30项,正在制定84项,基本覆盖了基础软硬件、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和安全治理这些核心板块,为产

2025-09-09 16:13:00

时隔三年接到陌生电话,那头问:你是不是有辆奥迪A4?

一位李先生反映三年前在江苏卖了一辆奥迪车最近突然接到浙江一家公司的电话说要起诉他李先生特地从苏州赶到杭州约记者在钱江新城的钱塘航空大厦这里碰面李先生:这个事情就发生在2022年3月9号,我把这辆车子卖掉了。记者:是辆什么车?李先生:是辆奥迪A4。李先生介绍那是他2020年买的二手车开两年后再卖的时候

2025-09-08 15:10:00

最后一天座无虚席!杭州防空洞纳凉点明起暂别,今夏服务近20万人次

【来源:钱江晚报】8月31日上午,杭州四牌楼避暑纳凉点内,座无虚席。墙上悬挂的温度计显示,这里的温度只有23摄氏度,很凉爽。随着浙江的极端高温进入尾声,8月31日,杭州防空洞纳凉点也迎来了今年开放的最后一天。据杭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统计,今年全市共有6处防空洞纳凉点开放,累计接待市民近20万人次。其中

2025-08-31 17:33:00

迈威生物:9MW3811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迈威生物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受理通知书》,9MW3811注射液用于病理性瘢痕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正式受理。9MW3811是迈威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靶向人IL-1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属于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25-08-31 16:12:00

湖南技术经理人队伍超6000人,居中部首位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8月30日讯(文字/摄影 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曾巧 周天哲)8月29日上午,由省科技厅指导的湖南省2025年技术经理人大赛决赛在长沙举行。大赛透露,我省技术经理人队伍规模从“十四五”初不足100人壮大至超6000人,居中部六省首位。决赛上,10名技术经理人(团队)以

2025-08-31 01:47:00

靳玉志:加速推进L3/L4技术进程,实现产业快速赶超

8月22日,华为乾崑智驾ADS 4 Beta版公开道路首测。从4月22日正式发布,到8月22日正式实测,仅用时4个月,“乾崑速度”背后所彰显的,正是华为乾崑在辅助驾驶领域恐怖的技术执行力和体系化落地能力。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所说:“中国汽车电动化渗透率达到50%,用了10年,而

2025-08-31 00:04:00

数字技术再现话剧之美

来源:人民日报话剧《青蛇》剧照。柴美林摄2025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高清展映季正在各地30余家剧场展开。首演于2013年蛇年的《青蛇》,在又一个蛇年以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后,始终保持着一票难求的超高人气,表明该剧像亮相此次展映季的《生死场》《赵氏孤儿》《大宅门》《北京法源寺》等一样,已成为经受

2025-08-26 12:03:00

武乡县人民法院曝光1名失信被执行人

为维护法律权威,督促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促进诚信社会建设,武乡县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对下列失信被执行人予以曝光。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提供失信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申请人可向本院申请悬赏执行,按照执行到位标的确定奖励金额。我们承诺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

2025-08-26 09:21:00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指导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事故救援处置

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记者白德彰)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8月22日3时许,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截至22日8时,已造成4人遇难,12人失联。接报后,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立即作出部署,要求即派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抓紧核清人员情况,协调调派水域救援力量,千方百计搜救落水人员

2025-08-22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