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外卖“疯狂星期六”加赛,谁家外卖能免费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08:16:00    

文 | 新识研究所

这个星期六,大家预测又是要被外卖三大家投喂的一天。

1分钱的奶茶,1.88元的炒饭,4块钱的面包硬是往消费者的嘴里塞。

从上周六7月5日开始,美团和淘宝两个平台就像是提前约定好的一样,不约而同地开始“大撒币”。饿了么满25-24元,美团满48-28元、满30-20元是一个接一个送,随便打开一个App,就被醒目的橙色开屏广告晃瞎眼。

据晚点LatePost消息,淘宝内部把这次行动取一个代号叫“淮海战役”,目标是一天冲破9000峰值到1亿单,美团业务团队在下午临时接到通知要跟进,拦截对手冲单,一口气多送了超过3000万笔订单,对淘宝的“闪电战”起到了一定的阻碍。

据美团内网消息,截至7月5日23点,当日订单超过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了1亿单。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则联合宣布,5号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极端优惠下,大量用户蜂拥而至抢券下单,平台服务器承受不住压力甚至崩了,官方还出来“炫耀”式致歉。同时淘宝闪购还开启了“超级星期六”,每周六都送出涵盖5个时段的加码券包,包括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及夜宵时段优惠券。

就这样,新一轮的外卖补贴大战眼看着火速来袭,三大家谁能让用户将羊毛薅个爽,或许是这个周末全网最关心的事。

哪家外卖最便宜:美团吃饭,淘天喝水,京东买药买数码

“发生了件非常玄幻的事,周六我抢到美团的0元券,商家爆单后两个小时都没有出餐,我是211号,订单都叫到398号了,最后骑手给我他跟别人换的142号奶茶送过来了,0元购的茶百道,配送费2元,因超时配送准时宝赔付6元,最后我还赚了4块钱。”

此次周六“0元购”的消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补贴激发的消费热情带来了空前的订单峰值。有人选择直接前往线下门店自提,立马享受“0元购”的福利;也有人选择在线下单,即便达不到完全免费的标准,只需凑够起送金额,也能以远低于日常的价格平时要20元的奶茶。

“周六晚上7点,我的各个羊毛群里开始疯狂转发神券链接和口令,过会我的亲戚朋友都来问我点外卖没,我赶紧号召一家人用8个美团账号抢,每个账号都领到3张0元券和大额补贴券。”做零售生意的李超乐开了花,平时他就经常在各种低价渠道进货给自己超市卖,这次直接省了上百元。

李超还特地对比了下三家外卖平台的价格,美团的餐食基本每单能减将近20元,吃饭要便宜多了,淘宝闪购各种10元无门槛券,点奶茶咖啡一般4-5块钱就能搞定,京东则在买药、数码等本地服务上优惠力度明显。

“伤情”最严重的除了奶茶店,负责同城零售的超市、便利店也成了消费者疯抢的对象。

某超市店长崔进,在上周五就接到淘宝闪购通知,一天后平台会发放大额补贴,他已经提前备了一批货,但没想到这波直接把店干“瘫痪”了。“当天中午我就看出苗头不对了,喊了俩哥们给我帮忙,晚上7点多,打单机前就已经堆成了小山,打单的速度都跟不上出单的速度,于是我叫店员直接用手抄,后面实在忙不过来,干脆打电话给公司,让暂时关闭超市的外卖渠道,看发完了还有多少东西卖,结果算完发现7月5号一天是平常两天的量。”

虽然补贴力度空前,但商家的利润其实并没受影响,据崔进反映,消费者虽然买一大堆东西只实付10几块,但是平台会通过商家补贴把优惠的钱反回来,只是说订单上商家先行垫付了。

消费者实打实享受到了福利,商家增加了订单,骑手也增加了收入。

京东骑手马遥告诉我们,在他常去的商圈以往只有7-8个骑手常在门口候着,现在平台给高温补贴、跑单活动外,又推出任务激励单补贴,中午两个小时就赚了125元,到了周末中午,会有30-40个骑手乌泱泱一片等着接单。

新识研究所也实际测试了下,在三家平台上买药,同一家海王星辰连锁店,美团预估送达的显示时间比其余两家要快10分钟,淘宝闪购、京东速度上无太大差异,都刚超过了半小时。

而在补贴力度上,我们选取了同一家天济大药房10g*9袋/盒的999小柴胡感冒灵,在领取了所有平台券后,京东以103.8元的价格略微领先美团的119.8元,淘宝闪购还要170.5元。可见各家在商品和类目上是有抉择的,目前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补贴一直是互联网企业在开拓市场阶段惯用的手段。尤其是在外卖行业,大多数用户对价格较为敏感,往往倾向于选择更优惠的平台,因此通过补贴可以快速培养用户的下单习惯。

美团和饿了么在早期争夺市场份额时,也都大量依赖高额补贴,在京东入局前的两强争霸阶段,两家平台都曾投入超千亿元的资金用于补贴大战。

然而,外卖用户的注意力始终是稀缺资源。对平台而言,能否占据用户心智是首要课题,这也是补贴大战试图达成的直接目标。

从近年的市场份额不难发现,美团用十余年时间完成了市场培育与用户习惯的塑造,早已成为更多用户习以为常的外卖选择 。因此,单论外卖赛道的竞争格局,美团扮演着 “守擂者” 的角色,而后来者京东以及重整旗鼓的淘宝闪购,则需要向其稳固的市场地位发起挑战。

这次淘宝闪购主动掀起了第二轮外卖补贴阵势浩荡,但如果不能持续输血,商家真金白银的支持、用户的忠诚度恐怕都会受损。京东现在就有些烧不动了,口碑遭遇了一定的滑坡,现在还要被迫卷入这场遭遇战,可能要下“血本”才能追上美团淘宝的脚步了。

做外卖,淘天京东以攻为守,美团以守为攻

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退,传统电商普遍面临流量增长的瓶颈,陷入不同程度的“流量焦虑”。在此背景下,如何对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有前景、有吸引力的新故事,成为各大巨头亟需思考和破解的课题。

为了寻找新的流量突破口,外卖大战和同城“万物到家”的竞争被推到了台前,被视作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赛道。

但我们需要确立一个前提,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并非彼此对立的两个领域,而是一种互补又促进的关系。表面的外卖大战更多是为了引流,内里的即时零售竞争是为了履约能力。

本质来说,美团只要保住餐饮这个外卖基本盘不输,就能有很好的基础。

美团看似最近被京东淘天围攻得很狼狈,但是美团从战略进展来看仍是以守为攻,毕竟美团从前几年开始不断加码布局都即时零售中美妆、服装、3C、医药等品类,都是美团以前不太涉足的增量市场,是在抢淘天和京东的基本市场盘。在互联网行业里,以高频打低频,抢到就是增长空间。

而反观,餐饮作为一个对短途高效配送能力和商户覆盖密度要求极高的品类,对于淘天和京东而言,若没有数年时间和千亿级的持续投入,几乎不可能真正突破美团所构筑的竞争壁垒。这一点,淘天和京东心知肚明,布局外卖和餐饮并非真正的战略目标,也不具备长期大规模投入的性价比。

实际上,这一举动更像是在用户心智中植入“即时零售”概念的一种策略性“掩护”。

阿里京东以“进攻”作为防御手段,表面上看是通过外卖业务切入美团的餐饮地盘,实则意在用户心智中建立“淘天和京东同样具备强大即时零售能力”的认知,让用户意识到,在淘天或京东不仅可以网购,还能实现点外卖、买商品“小时达”的便捷体验,从而守住自身在线零售的基本阵地。

其淘天京东的真正意图,大概率还是在守住美妆、服饰、3C、家电和医药等基本盘。淘天京东必须稳住这些在线电商中高价值的核心品类不被美团侵蚀,有了这些基本盘的市场份额被对手大幅蚕食,才能让淘天京东安睡。

而即时零售中的美妆、服饰、3C和医药等品类,是美团此前并未涉足的新增市场,实际上是在争夺淘天和京东的核心用户群与主营业务。面对这一趋势,淘天和京东之所以选择全力出击,是因为其传统的在线电商基本盘正不断被侵蚀。

对三大巨头而言,外卖大战真正的战略价值在于通过高频的即时消费需求,带动相对低频的传统货架式电商业务,从而为趋于疲软的传统电商模式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正因如此,京东和阿里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将外卖服务整合进各自的主站APP中,提升用户粘性,锁住流量,而非花大力气另起炉灶开发独立应用。

毕竟在存量竞争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已成为最稀缺的核心资源。

正如淘宝通过引入直播、短视频和小游戏等内容形式,美团也上线了小说、短剧等服务,打造“超级APP”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在京东和淘宝相继布局外卖业务后,用户点餐前需先打开平台主APP,进入闪购或秒送页面,外卖优惠券也被整合在与电商券同一的卡包中。

同时各家侧重点也不同,美团闪购正加速布局,仓库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扩张;京东也高调进军外卖领域,在供应链上持续投入;阿里则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收缩战线、整合资源的战略路径,以应对当前的竞争格局。

阿里下的决心显然比另外两家要大,先是让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达成深度合作,同时全面接入饿了么的丰富供给资源,打通天猫官方旗舰店与小时达的商品体系与价格机制,打造更为坚固的近场零售护城河。

紧接着,摒弃了实行两年的“1+6+N”核心战略,将本地生活板块中的饿了么与飞猪,正式整合进入处于核心位置的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即原中国商业板块与淘天集团)。范禹与南天将继续分别执掌饿了么和飞猪,并直接向蒋凡汇报。

这次调整远非简单的业务合并,而是一次深层次的战略资源整合。尽管两者仍将维持公司化运作模式,但其业务决策与执行将与中国电商事业群实现目标统一、行动协同,真正实现“集中火力打硬仗”。

阿里正试图将淘宝这一国民级应用进一步升级,打造为一个涵盖“购物—餐饮—出行—娱乐”的全方位生活服务平台,成为用户日常消费的核心入口。

从短期来看,阿里的这轮深度融合,是对美团、京东等竞争对手频频出击的有力回应,旨在稳固其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力;但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这也是阿里在新消费时代争夺生态制高点的重要布局,通过内部协同与组织重构,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化、协同性强、增长潜力更大的“超级消费平台”。

如今外卖三巨头之间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从补贴到舆论战再回到补贴,胜负可能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见分晓。谁能成功抢占“疯狂星期六”这类具有标志性意义的IP资源,谁就有可能在短期内占据上风,赢得这场外卖大战的关键一役。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星期六,或许又会是一个超级补贴日,静待便宜羊毛薅不完就好。

央视调查“外卖大战”传递重要信号

日前,包括《每周质量报告》等在内的多档央视新闻调查类节目,通过一系列新闻报道再次将外卖行业推到聚光灯下。针对不少实体店铺所反映的“订单多了反倒让店里的日子更难了”等问题,央视记者对外卖行业眼下普遍存在的平台抽佣高、流量竞价贵等现象进行了详实的采访和调查,并指出实体店铺在外卖行业“补贴战”中失去话语权

2025-08-20 22:56:00

2025版宣传手册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八大反诈利器之国家反诈中心 App2021年3月15日,公安部推出的国家反诈中心App正式上线。国家反诈中心App基本介绍: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一款集诈骗预警提示、报案助手、线索举报、反诈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手机软件,可以有效帮助用户预警诈骗信息、快速举报诈骗内容、高效提取电子证据、了解防骗技巧,

2025-08-20 14:14:00

唯品会发布二季报:净营收258亿元,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涨15%

通过强化买手制好货能力驱动业务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8月14日美股盘前,唯品会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二季度,唯品会实现净营收258亿元(人民币,下同),Non-GAAP净利润达21亿元。核心运营数据方面,二季度GMV(商品交易总额)为514亿元,同比增长1.7%;活跃用户数为4350万,其中,超

2025-08-15 11:11:00

外卖奶茶包装革命:灵科超声波破解行业痛点,助力绿色商战

今夏,随着外卖平台“0元购奶茶”补贴大战的持续升温,奶茶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消费者在享受“薅羊毛”狂欢的同时,奶茶产业链却面临订单激增带来的重重压力。尤其是高温酷暑环境下,外卖保温袋的性能短板——如保温时效短、易破损渗漏等,成为影响产品体验与消费者满意度的痛点。供应链企业在产能、品控与环保的夹缝中,

2025-08-13 12:04:00

能摊煎饼、会做咖啡,还能独自经营便利店!万亿级机器人市场,“京东们”正在翻倍投入

每经记者:王郁彪 每经编辑:余婷婷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人头攒动,不少明星公司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拥挤的展区内,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机器狗穿梭赶场。展区外,宇树机器人抡起拳头,打着格斗赛;旁边的咖啡机器人、煎饼机器人正在排单制作,餐台旁大排长龙;无人值班的机器人便利店,从下单到买一瓶水不超过一分

2025-08-10 20:42:00

阿里前高管创业:曾获雷军2693万美元投资,海拍客为何带着20亿负债冲港股?

出品 | 子弹财经 左星月出身阿里系的赵晨,开始带着自己的公司冲刺资本市场了。近日,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交易服务平台Yangtuo Technology Inc.(以下简称“海拍客”)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申报在港股上市。这家公司曾获得雷军旗下顺为资本的5轮注资,总额达2693万美元。

2025-07-28 12:16:00

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引导电商平台开展信用修复服务

记者7月2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向部分电商平台试点开放信用修复数据查询比对,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数据比对45.01亿条次,排查平台商家近1000万户,协助发现平台内列入经营异常商家名录167万户。据介绍,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引导电商平台采取多种形式为平台内商家提供信用修复服务,推动平台商家提

2025-07-24 09:25:00

C视频·凡人樊语丨下班后送外卖的公职人员 让我们更加理解了真实的生活状态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近日,据封面新闻报道,四川遂宁公职人员孙先生利用业余时间送外卖,日赚百余元,他本人也非常享受这种充分利用时间,凭劳动赚钱,不浪费人生的过程。孙先生的行为有政策依据,也得到了单位的批准,针对这一现象,不少网友给予了赞赏,但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担忧。大家担心

2025-07-24 09:20:00

“青超”可借短视频破圈 雷欣钰

“没有友谊,只有恩怨”“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等“苏超”热梗频出,迅速吸引了全国各地网友在短视频平台玩梗,官方也主动参与其中,如徐州与宿迁的“楚汉争霸”、扬州与镇江的“早茶德比”……截至7月7日,#苏超、#苏超联赛等话题的播放量已突破200亿人次,“苏超”成了眼下网络上最火热词。网友为什么会参与这些

2025-07-16 04:53:00

邀请新用户能抽机器人?优必选回应:是诈骗!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5日,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声明,提醒用户警惕不法分子假借公司名义行骗。优必选声明中称,近期公司陆续接到多起举报,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百度贴吧、邮箱等多种渠道,以搭建虚假网站,建立“土豆群”等形式向

2025-07-15 1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