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 迪)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首批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湖南省安化黑茶凭借其“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构筑安化黑茶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为推动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湖南经验”。
自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以来,湖南省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出台《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并配套了相关激励政策,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通过在安化及全省多地召开示范区建设现场会、推进会,湖南省掀起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热潮。目前,该省已建成5个国家级示范区和26个省级示范区,示范区地域范围涵盖14个市(州)、59个县(市、区),拥有地理标志144个(件)、专用标志使用企业1568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2.4%和73.1%。目前,湖南省已形成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为引领、“一地一特色”的发展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安化黑茶作为典型案例,其地理标志跨区域保护机制覆盖全国181个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并搭建起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安化黑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68亿元,从业人数达40万人,较示范区建设前分别增长16.52%、14.3%。
与此同时,湖南省其他地理标志产品也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果。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已达1.05万公顷,年产值达23.16亿元,较建设前增长66.8%。通过以自治条例形式出台的《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若干规定》,实现了资源保护的法治化,为保靖黄金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浏阳花炮作为传统特色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58%,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68%。浏阳花炮凭借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在APEC会议、卡塔尔世界杯、北京冬奥会等重要场合大放异彩。
桑植县凭借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拥有8个地理标志。其中,桑植白茶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桑植粽叶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80%,全县有地理标志生产企业100余家,年产值13亿元,帮助4.5万余农户增收8亿多元,相关做法被纳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为全国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