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烈属逝世后有哪些补助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3:03:03    

烈属逝世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享受以下补助:

烈士褒扬金

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

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烈士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

如果烈士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则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来源且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一次性抚恤金

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烈士本人40个月的基本工资。

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发放。

对于不属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工伤保险条例》适用范围的烈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尉军官基本工资。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适用范围的烈属,还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相当于烈士本人40个月基本工资的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发放,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发放。

丧葬补助费

规定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的优抚对象死亡后,除发给当月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半年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

特别抚恤金

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除按照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定期抚恤金

符合一定条件的烈士遗属,由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还可定期领取一定的抚恤金。

这些补助旨在抚慰烈属的心灵创伤,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体现国家对烈士及其家属的尊重和关爱。具体的补助标准和发放办法可能会随国家政策的变化而调整,建议及时关注最新的政策信息。

军属医保能报多少

军属医保的报销比例和金额根据不同类型和级别的优抚对象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报销政策:医保报销比例一般情况下,医保的报销比例是百分之八十五。二类医院的收费标准起征点是400元,医保的报销比例是百分之七十。一类医院的收费标准的起征点是600元,医保的报销比例是百分之六十。一类医院转省内就医,收费标准

2025-01-18 23:53:33

遗嘱补助在哪里办理

遗嘱补助的领取地点主要取决于补助的类型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职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职工单位参保所在地的社保局:负责管理和发放遗属补贴。职工原单位:遗属可以直接到原单位办理领取手续。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若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特定人群的

2025-01-17 02:01:05

烈属逝世后有哪些补助

烈属逝世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享受以下补助: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烈士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如果烈士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则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来源且由烈士生前供养的

2025-01-13 03:03:03

侮辱先烈什么罪名

辱骂先烈的行为可能构成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规定,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也明确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

2025-01-11 09:15:33

定期抚恤是什么

定期抚恤是指 国家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或家庭,定期发放的一定金额的抚恤金。这种抚恤金主要用于抚慰遗属或特定人群,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定期抚恤金体现国家对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及其遗属的关怀和尊重,并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具体对象包括:1. 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和生活

2025-01-11 05:52:03

个人买社保有什么保障

个人购买社保可以获得以下保障:养老保险:确保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按月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提供疾病治疗的经济保障,生病时可报销医疗费用,退休后享受终身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失业时提供临时性生活补助,申请领取失业金以缓解经济压力。工伤保险:工作中发生工伤时提供医疗和经济补偿。生育保险:生育时提供医疗费用报

2025-01-10 20:09:33

什么是困难补助

困难补助是一种 针对个人或家庭在经济上遇到困难时的经济支持。它可以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也可以是来自政府或社会组织的资助。困难补助可以用于多种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员工福利: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困难补助可以计入“其他费用支出”或“员工福利待遇支出”。职工及其遗属: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等单位对所属职工

2025-01-10 06: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