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荆楚优品|江汉大米首家5G工厂建成 “一粒谷”到“一粒米”全程标准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9:56:00    

编者按

农业品牌是产业标志。湖北努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生产荆楚优品,形成江汉大米、楚天好茶、潜江龙虾、仙桃黄鳝、洪湖莲藕、随州香菇、秭归脐橙、蕲春蕲艾和武昌鱼等“8+1”的品牌矩阵。今起,湖北日报推出系列报道“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荆楚优品”,敬请关注。

位于潜江市的巨金米业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机器林立、轰鸣声声,年产25万吨的大米数智化生产线马力全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崔逾瑜、通讯员汪海洋)7月12日,江汉大米核心企业潜江巨金米业生产车间,年产25万吨的大米数智化生产线马力全开,新产江汉大米将发往广东市场。这是我省首家5G稻米智慧工厂,标志着江汉大米加工迈向数智时代。

与传统粮油加工厂相比,这间万余平方米的大米智慧工厂鲜见人影,却暗藏玄机:物联网技术将一盏盏指示灯、一个个传感器连接起来,在指示灯闪烁、数据跳动之间,生产全流程尽在掌控。

巨金米业董事长李广斌介绍,5G智慧工厂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大米生产全新工艺,建立全程质量管理系统,可对温度、湿度、水分、碎米率、碾米率等进行精准控制,从稻谷入仓到成米出仓,每个环节均实现稳定、高效、安全的智能生产,保障每粒大米符合国家标准。

江汉大米作为我省重点打造的省域公用品牌,承载着推动湖北稻米产业升级、提升湖北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使命。作为30家授权核心企业之一,巨金米业给大米生产线装上智慧大脑,能够生产出更高品质的大米,产能利用率提升10%,碎米率最多能下降3%,每年减少碎米约2000吨。

江汉大米瞄准“长粒、优质、好吃”,遴选6个主导品种。生产标准发布以来,授权企业加快从“一粒谷”到“一粒米”的智能化生产。洪森集团引进柔性碾米技术,将整精米率提高2个百分点,能耗降低10%。天门庄品健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3条全自动小包装生产线和1条真空包装生产线,每天可生产10万包大米,俏销全国市场。

目前,湖北着手打造江汉大米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全程可追溯体系,年内将投入试运营。届时,江汉大米品质将有较大提升,品牌体系建设也会更有保障。

下订单兜住风险 给粮农吃定心丸

江陵“订制”10万亩江汉大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汪海洋 叶燕

品牌须有品质支撑。就大米而言,品种统一方能保证品质。面对千家万户农民,如何保证品种统一?品种统一后,又如何保障农民利益?

江陵县是江汉大米核心产区,今年实行优质粮食工程,用订单式生产推进10万亩江汉大米核心基地建设,不仅让江汉大米统一颜值和品质,而且让种粮农民吃下定心丸。

粮食品种多、分散种植多怎么办?

24个村接单种植统一品种10万亩

白马寺镇谭巷村,今年拿出6000亩稻田签了江汉大米生产订单。

村支书谭自兵站在田头,望着一片青绿的禾苗,满脸笑意。他说过去种子经销商吹得天花乱坠,村民跟着感觉走,种的水稻品种五花八门,少说六七十种。今年只种4个品种,统一由天时农业公司提供稻种。

公司总经理陈芝宏坦言,当前中国水稻种植绝大多数由散户主导,普遍存在“粮食品种多、分散种植多”老大难问题。对此,今年江陵对水稻品种做减法,全县从150多个减至4个。

今年,江陵县江汉大米核心基地总面积为10万亩,24个村与天时农业签订订单合同,统一种植标准,高效专收优储,为江汉大米提供优质稳定粮源。

种子不同,大米品质、产量和价格差距较大。去年3月,湖北发布江汉大米定位标准,遴选6个主导品种。

“农民种主导品种,心里不慌。”谭自兵说,因为这是政府优质粮食工程,销售不愁,价格兜底,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种植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解决?

核心基地从种到收统一管理

江汉大米品种的统一,为水稻栽播、 田管、收获限定统一的时间。为保证10万亩稻田各环节齐步走,解决千家万户种植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江陵实行播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五统一。

今年,天时农业与全县8家育秧工厂签订合同,对10万亩核心基地推广集中育秧和机插。粮缘万顷合作社签了1万亩育秧订单,开展药剂拌种,为稻种穿上“防护服”,综合防治病虫害、提高出苗质量。

“瞧,这秧苗长15厘米、白根13条、苗秆2毫米……远超江汉大米的生产指标。”粮缘万顷合作社理事长王刚很满意。

粮缘万顷合作社提供机插秧服务,10台插秧机均搭载侧深施肥装置,机器开过去,秧苗、肥料一次性施下去,不仅省工省力,而且秧苗返青提前5至7天。

江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华明介绍,为推广机插秧,江陵县确定每亩服务费不超过170元。其中,政府给予每亩100元补贴。同时,全县开展农技专家、头部企业、种植主体等多方联动,保障良种、良法、良机叠加增效。

粮农后顾之忧如何消除?

订单保险保障稻谷优价优销

一份双向奔赴的订单消除粮农的后顾之忧。

江陵县对江汉大米所有订单生产实行“2+1”保险模式,即在原来农户购买政策性保险、县政府购买水稻种植商业保险的基础上,叠加订单企业再购买一份补充商业保险,将每亩保险总额提高至1600元。

今年,天时农业再加码,对江汉大米订单品种实行优价收购,在市场收购价基础上每斤加价0.15元,保障农民种粮挣钱得利。

江陵精心谋划江汉大米的后半篇文章——

储存端,全县设置8个智能存储库点,实行控温、通风、气调智能化控制,为稻谷提供舒适仓储。

加工端,楚宏粮油引入低温碾米技术,实现稻米品质和附加值双提升。天时农业新上进口胚芽米生产线,布局全谷物食品新赛道。

销售端,讲好“千里江陵”故事,发挥授权企业销售渠道和电商平台作用,努力实现优粮不愁销。

水润荆楚,江米如珠。湖北力推“江陵模式”,今年全省江汉大米订单生产114万亩。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荆楚优品|江汉大米首家5G工厂建成 “一粒谷”到“一粒米”全程标准化

编者按农业品牌是产业标志。湖北努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生产荆楚优品,形成江汉大米、楚天好茶、潜江龙虾、仙桃黄鳝、洪湖莲藕、随州香菇、秭归脐橙、蕲春蕲艾和武昌鱼等“8+1”的品牌矩阵。今起,湖北日报推出系列报道“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荆楚优品”,敬请关注。位于潜江市的巨金米业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机器林立、

2025-07-14 19:56:00

国际订单激增,这家公司靠硬实力“出海”

6月24日,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工人进行钢管焊接作业。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截至7月12日,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已完成沙特阿拉伯罗伊斯输水项目全部合同量5.39万吨钢管的生产和集港工作。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加紧生产阿联酋P5项目的钢管,目前已经完成前两

2025-07-14 18:10:00

高能预警!你背包上有一颗大米说话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莉霖 通讯员 朱玫“你背包上有一颗大米说话了!”7月12日从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获悉,一款名为“米博士”的大米形科普玩偶正式上线,向老百姓科普全谷物食品。手握金黄的稻穗,头戴着博士帽。省粮油质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米博士”的设计灵感源于稻米这一核心元素,将专业性与亲和

2025-07-12 17:31:00

黄金正在开启第三轮大牛市?

(作者武泽伟为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随着近期全球地缘政治危机的爆发,黄金的价格波动明显加剧。然而,本轮黄金的牛市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和美元信用裂痕有关。市场普遍认为,本轮黄金牛市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全球央行的持续增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退居储备资产角色,但其作为实物货币的属性

2025-06-27 13:38:00

湖北突发地震,多地有震感!网友:“床明显晃动了”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27日0时24分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1.29度,东经111.32度。基础背景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772米。历史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0次,最大地震是20

2025-06-27 11:22:00

“机械+科技”、稻鸭共养、移动菇房 “智慧”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央视网消息:目前贵州水稻种植正值黄金期,贵州省册亨县的种植户抢抓农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水稻新品种种植,并组织开展机械化插秧,为今年水稻丰产丰收打牢基础。一大早,册亨县秧坝镇昂涛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已是机械轰鸣,耕田机在水田间穿梭作业,翻涌起层层泥浪。种植户分工协作,有的平整机械作业后的水田,有的将

2025-06-24 20:24:00

使命传承!湖北二师举行首届“优师计划”毕业生成果展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夏锐、杨帆)6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举行“优师芳华·育梦起航”2021级“优师计划”毕业生成果展示暨教育使命传承活动。活动分“回首·岁月如歌”“启航·奔赴未来”两个篇章,融合优师成果展示、成长故事分享、育人故事讲述、乡村教师寄语和文艺表演。校长郑军在致辞

2025-06-22 10:45:00

视频︳颜值与品质兼具!苦瓜“南山3号”在高明试种成功

由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新品种苦瓜“南山3号”在高明试种成功,专家评定为“颜值与品质兼具”,这个品种正向全省推广种植。在佛山市诚荣绿色农业有限公司杨和矮岗村种植基地,今年试种了三亩南山3号苦瓜。入夏以来,每隔一天就摘一次瓜,瓜棚上,一只只苦瓜呈长圆锥形,皮色油绿光滑,每只一斤多重的苦瓜吊满棚

2025-06-17 21:05:00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三代科研人的“薯光接力”

中国青年网定西6月9日电(见习记者 杨宇鑫 记者 乔佳新)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以下简称“会川试验站”)已默默耕耘了60个春秋。这个始建于1965年的科研基地,累计孕育了50个马铃薯品种,为甘肃省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种源保障和科技支撑。6月8日,记

2025-06-10 18:53:00

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回升向好,国产盾构机海外订单排到2027年

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产销持续改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最新统计显示,1—4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营业收入达25.8万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因技术升级带动需求增长显著,31个制造业大类中28个实现增长。科技创新

2025-06-08 1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