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世代相传的历史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06:48:00    

#河南头条#​#商丘头条#​#柘城#​#老家柘城#​

历史为根文为魂。点击关注,邀您一起感受更多地方文化之厚重。

一、火正阏伯和商丘这名儿的由来

老古话里,商丘这块地方,早先住着个叫阏伯的人。这人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给部族管火的头儿,叫“火正”。他干的事,正经八百写在老书《左传》里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啥意思呢?就是说阏伯住在商丘这儿,专门负责祭祀一颗叫“大火星”(就是心宿二,天蝎座里最亮的那颗)的星星,靠观测它来定季节、安排农活。

他住的那个高台子,后来就叫阏伯台,就在现在商丘城西南角,老县志(清乾隆年的《归德府志》)都记着呢:“阏伯台在城西南三里,周五十步,高二丈”。现在你去那儿还能看到个大土台子,考古的拿碳十四一测,乖乖,真有四千五百多年了!台子底下还挖出来过龙山文化那时候祭祀用的陶器盖子(这东西现在搁在河南博物院)。

商丘这地名,老辈人念叨,就跟他这官名“商”和他住的那个高土台子“丘”有关。


二、柘城县里关于朱襄氏的念叨

柘城县东边十来里地,有个地方叫朱堌寺,老辈人代代都说,这儿埋着古时候的炎帝,也叫朱襄氏。这可不是瞎传,明朝弘治十三年(离现在五百多年了)当地官府就立了块碑,碑上明明白白刻着:“柘城东十里朱堌寺,古炎帝朱襄氏陵”。

这块老碑,现在还好好的放在柘城县博物馆里呢。到了清朝光绪年间修的《柘城县志》也写着:“朱襄陵在县东十里,有司岁仲春、秋上戊日致祭”,意思是官府每年春秋两季得挑好日子去祭祀。

考古的在朱堌寺那一片也挖到过东西,像战国时候祭祀用的灰陶豆(一种高脚的盘子),还有挺大一个夯土台子,估摸着就是当年祭拜的地方。柘城这名儿,据说也跟朱襄氏有点关系,跟种柘树养蚕有关。


三、柘城李庄那疙瘩的“纶邑”老底子

柘城北边李庄那块地方,老辈人和古书都提到过,夏朝时候有个挺重要的地方叫“纶邑”。

古书《竹书纪年》里就记了一笔:“少康自纶归于夏邑”,讲的是夏王少康从纶邑发家打回老家的事。这说法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考古队在李庄挖了好些年了,真挖到了大东西:一圈夏朝时候的城墙根子,老宽了,有十八米多宽;还找到些青铜酒器的碎片(专家一看,跟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出的东西一个样);更挖出过埋着人和牲口的祭祀坑,拿碳十四一测,乖乖,差不多三千八百多年前了!这些铁疙瘩一样的证据,坐实了李庄那片地界,在夏朝时确实是个有头有脸的地方——纶邑。


四、商丘火神台庙会的老规矩

商丘人敬火神阏伯,这香火一直没断。每年正月初七,那可是个大日子,老县志(1991年版的《商丘县志》)都写着呢:“正月初七日,豫鲁苏皖民众持火把集阏伯台,绕行三周,投薪火鼎,称‘传薪火’”。

啥场面?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边上的老百姓,举着火把,乌泱乌泱聚到阏伯台,围着台子转三圈,再把带来的柴火扔进一个大火鼎里,这叫“传薪火”,意思是把火神爷的福气和好兆头接回家。

现在这规矩成了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传薪火,还有舞龙的(耍的是九节布龙),还有专门值夜看护香火的,听说这值夜的习俗,老早老早在商朝甲骨文里就有影子了,叫“守燎”。


五、老辈人讲的“智断争鸡案”

商丘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清朝县官断案的故事,挺有意思。说的是清朝同治年间,商丘城南关一个开粮店的掌柜,叫王大,眼馋一个乡下农民张二养的一只肥芦花大公鸡。

王大使坏,撒麦子把鸡引进店里,硬说鸡是自己的。旁边一个卖粥的摊贩李七还帮着王大说瞎话作证。正好让县太爷碰上了。这县太爷不含糊,当场叫人把鸡嗉子(鸡的胃)剖开,一看,里面是谷子和小麦。

张二说平常就喂谷子,这下对上了!县太爷就判了:王大罚钱六吊(赔给张二),作伪证的李七打二十板子,那只芦花鸡还是归张二。这案子当年衙门里是有档案记着的(档案现在还在商丘市档案馆存着),老辈人讲起来,都夸这县官明察秋毫,不欺负老实人。


扒拉扒拉这些老故事老规矩,能咂摸出商丘柘城这地方骨子里的东西,听着是闲篇儿,细琢磨,都是商丘柘城这片土地的血脉和魂儿。

做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

本报讯(记者 方梦宇)不少安徽阜阳市民发现,今年的杨絮少多了。杨树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泡桐树。这背后是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研发培育的四倍体泡桐发挥了重要作用。 阜阳市泡桐种植历史悠久,但传统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二倍体泡桐易发病、成材率低,20世纪90年代后,种植数量迅速缩减。近年来,为应对杨絮

2025-07-12 07:10:00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世代相传的历史故事

#河南头条#​#商丘头条#​#柘城#​#老家柘城#​历史为根文为魂。点击关注,邀您一起感受更多地方文化之厚重。一、火正阏伯和商丘这名儿的由来老古话里,商丘这块地方,早先住着个叫阏伯的人。这人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给部族管火的头儿,叫“火正”。他干的事,正经八百写在老书《左传》里头:“陶唐氏之火正阏

2025-07-05 06:48:00

深圳海岸社区开展小小中医师研学营活动

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燃孩童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近日,南山区蛇口街道海岸社区的小朋友化身“小小中医师”,在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之旅中,亲手触摸了源自生活的千年国粹脉动。由海岸社区党委联合皇疗馆中医连锁党支部精心打造的“杏林春暖海岸·童心薪火相传”小小中医师沉浸式研学营,以五

2025-07-05 00:20:00

乐坪派出所:“师徒结对”传薪火 为民服务赢锦旗

自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部署"蓝菁工程"以来,乐坪派出所积极推行"师徒结对"培养模式,为石理、贺铸、李睿斌、刘毅强四名新警配备业务骨干担任导师。经过一年的实战锤炼,这支新生力量已成长为派出所的中坚力量:24小时内连破4案抓获8人、37天跨3地侦破涉案411万元诈骗案,扎实的工作赢得群众高度认可,更在市

2025-07-01 17:24:00

好一个美轮美奂的“四合院”

这是一个“长三角原点”上的“四合院”。沪苏浙的分界线交会于一点,这里是“长三角原点”。丁字形的水道将陆地一分为三,沪苏浙各居一方。5月28日,一个特别的“四合院”在此揭开面纱。方厅水院,用三座廊桥,将被水道分割的三地“缝合”起来。建一个“院子”不难,但要跨省界建一个“院子”并不容易。没有先例,分属两

2025-06-06 07:23:00

西藏这些地方有大到暴雨

5月25日,自治区气象台发布中期(未来十天)天气预报。预计,5月25日至6月3日,我区东部和南部有持续性降水,部分地方强度较大;气温多波动。主要天气过程5月25日至27日,林芝、昌都、那曲中部和东部、山南南部、日喀则南部有小雨(雪),部分地方有中到大雨(雪);拉萨、山南中部和东部、日喀则北部和东部、

2025-05-26 11:29:00

今天清晨,甘肃大部最低气温下降5-7℃

今天迎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此时北方由暖变热,南方雨水渐盛,麦子进入籽粒乳熟、将满未满的时节,夏日的序幕也由此缓缓拉开。同时今明两天,降水将会在甘肃多地现身,此次降水利于农田增墒,对当前甘肃出现的旱情有一定缓和作用,同时利于净化空气质量和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05月21日2

2025-05-22 09:33:00

广东省劳模吴志才:把实验室建在南粤乡村大地上

Transparency点击上图观看视频把专业课堂搬到乡村田野,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行走在广东的田间地头——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的教学科研日常。他深耕乡村振兴领域,作为学科带头人积极探索乡村学交叉学科建设,将教书育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学术智慧融入广东重大战略

2025-05-02 08:56:00

甘肃短期天气预报:霜冻蓝色预警

【来源:敦煌发布】兰州中心气象台继续发布霜冻蓝色预警:预计14日清晨,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等市州及天水市北部、平凉市西部、庆阳市北部的部分地方地面温度将下降至0到-3℃之间,对农业将产生不利影响。请注意防范!防御指南:1、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准备工作;2、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

2025-04-14 00:08:00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无人机施肥、智能化育秧 春耕春管“科技范儿”十足

当下,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时节,各地抢抓农时、不负春光,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各地小麦进入拔节期。今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在商丘,种植户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施肥作业。目前,商丘全市已有植保无人机1530余架,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高峰期,无人机飞防面积比例可达53%。在江苏沭阳,农技人

2025-04-10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