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佛山,一个家具卖场,居然还是国家4A级景区?不仅国内博主纷纷打卡,外国游客和客商也是络绎不绝。
这背后,正是佛山万亿级的泛家居产业集群。
佛山坐拥全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基地(白色家电,通常指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主要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这些家电的外观通常以白色为主色调),还是全国最大的铝型材加工基地、全球最大的家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佛山泛家居产品不仅扮靓了无数国人的家,还昂扬出海。2024年,佛山出口超3800亿元,其中家电、家具、照明、建材、陶瓷、纺织等泛家居产品出口近2000亿元,占比超50%。
让“有家就有佛山造”走向全球,佛山怎么做到的?
01
家具长廊的集聚密码
到佛山顺德乐从镇买家具,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一个小小的乐从镇,却有着“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的称号。
这里不仅坐落着被评为4A级景区的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更有一条延绵十余里的家具卖场长街,店铺林立,总经营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大概相当于420个标准足球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家具市场。中古风、奶油风、原木风……在这里应有尽有。

△佛山顺德乐从镇的“十里家具长廊”
“十里家具长廊”背后,是完备的产业链和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
40多年前,中国内地第一套现代沙发在佛山顺德诞生。如今,顺德区集聚了家具产业链相关企业3万余家,从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实现了全流程的高效运作,企业自主品牌数量近26000个。
佛山家具产业,也是佛山整个泛家居产业高度集聚的一个缩影。
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造就了佛山制造走向世界的过硬基本功。
佛山一家家居五金企业的负责人欧锦锋介绍,相比海外市场当地品牌,佛山的产品更具性价比。“佛山制造有产业链优势,每一个配件、每一个原材料,都有产业配套,可选择性非常多。”
佛山一家家电企业的出海业务负责人叶志荣也举出一个例子,“从我们办公楼出发,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找到所需的所有上下游相关企业。我们有了一个创新想法,就可以快速召集周边供应商一起讨论可落地的方案。”
02
冰块里的创新之道
极致性价比,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有效之道,却不是长久之法。
如何摆脱低价和代工困局,一度是众多佛山泛家居企业面临的难题。
欧锦锋的企业在创业初期曾做过五金代工业务,他至今难忘当时的种种艰难,“代工首先就要‘卷’低价,还要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标准反复调整产线,烦琐且辛苦。最无奈的是,消费者永远不知道产品出自谁手。”
何以突围?唯有创新。
有了创新加持,看似普通的收纳五金,也能玩出万般花样。欧锦锋展示了企业自主设计的一款高柜收纳产品,这款产品不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还摘取国际设计奖项,在海外市场广受欢迎。

在佛山,关于家具的创新让人眼花缭乱。铝制和不锈钢家具,减少了有害气体,模块化床垫能够根据人的睡姿自动调整……
而在家电领域,从数字化智能化到“人工智能+”,佛山企业技术创新的脚步从未止步。在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从全球“最薄”冰箱到一系列AI家电“新物种”,一众佛山家电企业晒出了自己的科技“肌肉”。

值得关注的是,在硬核的科技创新之外,快速响应的创新态度、灵活多元的场景创新,同样为佛山家电产业筑起了深深的“护城河”。
叶志荣兴致勃勃地介绍企业自主设计研发的爆款净饮机,“第一代产品只有净水功能;第二代加了热水功能,因为中国消费者习惯喝热水;第三代加了冰水功能;第四代又加了制冰功能,因为海外消费者更喜欢喝冰饮。”
这台净饮机的“进化”速度,也标注了佛山制造的创新速度,小小冰块里,藏着积极进取的创新之道。

叶志荣表示,一些传统国际品牌的创新惰性开始出现,甚至很多几十年的产品款式还在售卖。而中国企业推出的产品,在技术、品质和使用场景等方面,相比很多当地传统品牌都更具创新性,设计方面也更好看,在当地往往具有“降维打击”的能力。
03
“螺丝钉”的品牌雄心
创新打造出过硬产品,有了不
欧锦锋决定做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时,许多代理商不理解,为什么小小的五金配件也要做品牌?但他坚信,“哪怕是做一颗螺丝钉,也要有自己的品牌,让人家能够记住。”
欧锦锋坦言,最艰难的一步在于全面终止代工业务,这导致数亿元代工订单的流失,也让一些员工感到迷茫。但走正确的路,阵痛之后终会有收获。如今,靠着多重布局,企业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逐渐打开了局面。
这样从零做起、破釜沉舟的自主品牌打造之路,在很多佛山泛家居企业的成长轨迹中都有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佛山,打造品牌从来不是某个企业的单打独斗。
佛山制造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草灌乔”的优质生态。大企业如高大乔木,有的已经进入世界五百强,品牌影响力极大。与此同时,也有万千中小企业如灌木与小草,昂扬生长,共同用优质产品,让“有家就有佛山造”这句话深入人心。
佛山更是抓住机会,政企携手,正式推出了“有家就有佛山造”的产业IP,并成立了佛山市家居产业联合会,目前成员企业达100余家,覆盖了20多个家居行业的细分领域。

佛山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敏坚介绍,打造“有家就佛山造”这一品牌,既有助于整合各类要素,也有利于企业抱团出海,展现佛山企业的整体实力。
04
持续迭代的贸易之桥
产品过硬,品牌持续壮大,佛山企业不断锤炼着自身内功。但只靠这些,就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还远远不够。
就在日前,一场名为“贸易之桥”的活动在佛山举行,广交会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走进佛山企业,上午看厂,下午洽谈,省去中间环节,采购商和供应商面对面沟通。



当天下午,采购商与有采购意向的当地企业一一洽谈。现场,一位家具企业负责人因为不小心过号而十分着急,“要把握机会,这就像谈恋爱一样,客户已经告诉你对你有印象,你一定要努力,要积极主动,不然机会就是别人的了。”
就像这个比喻所形象说出的,一直以来,广交会所做的,就是在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牵线、搭桥——吸引外商走进来,深入了解佛山制造的实力,助力佛山品牌走出去,融入全球市场。
欧锦锋从企业成立之初就参加广交会,从最初在广交会接制造订单,到如今在广交会寻找品牌代理商,在他看来,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广交会都能给企业带来优质客户。“可以说,广交会是中国制造业跟世界客户连接的纽带和平台。”
叶志荣也代表企业多次参加广交会,他观察到,这些年,广交会在不断迭代,“感觉纯代工型的客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来自新兴市场的客人。外国客商也逐步认识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中国商品,而是中国品牌。”
从“订单窗口”到“品牌舞台”,广交会这座贸易之桥,正是佛山外贸一路转型升级的见证者和助力者。
而从低价代工到自主创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有家就有佛山造”的故事,也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现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信心与实力,更体现了中国外贸从“量”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