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完整破译小麦“生命天书”,给“粮仓支柱”装上基因导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6:33:00    

全球首个六倍体小麦端粒到端粒(T2T)完整基因组图谱在山东绘就

中国完整破译小麦“生命天书”

◆给“粮仓支柱”装上基因导航 ◆为新品种培育按下加速键

如果把小麦的基因组比作一本由145亿个字符写成的“生命天书”,过去的科学家只能看到并读懂其中零散的章节,而如今,这本“天书”第一次被从头到尾完整破译。

4月7日,来自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布全球首个六倍体小麦端粒到端粒(T2T)完整基因组图谱,完成对小麦全部21对染色体头尾无缺口精准拼接,标志着人类对小麦这一“粮仓支柱”的认知迈入无盲区时代。这项被比喻为“给小麦装上基因导航”的突破,将为高产、抗病、耐旱、耐盐的新品种培育按下加速键。

登顶“植物界珠峰”

作为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基因组堪称“植物界的珠穆朗玛峰”,它的遗传密码总长达14.51Gb,含145亿个碱基,是水稻的40倍、人类的5倍,更拥有三套既高度同源又有明显分化的亚基因组,如同三套被撕碎后混成一堆的百科全书。尤其让科学家头疼的是,基因组中近85%是重复序列,就像把同一段文字复印了成千上万次后胡乱拼贴,传统测序技术如同拿着模糊的放大镜,始终无法看清全貌。

“过去我们只能通过零碎的基因组片段推测小麦的生命逻辑,现在终于有了完整清晰的图谱。”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主任邓兴旺说。

为了把这本小麦“生命天书”拼接完整,邓兴旺组建了一支21人的跨学科团队,集合了测序技术专家、生物信息学家和育种专家,历经两年多艰苦攻关,终于在2023年8月绘制出完整图谱,实现“珠峰登顶”。

基因组测序是解析生命密码的关键技术。在绘制图谱过程中,科研团队创造性地融合两种前沿测序技术:PacBio HiFi测序技术如同超高精度显微镜,能够精准读取2万个碱基长度的DNA片段;ONT超长测序技术则如同全景广角相机,单次测序长度可突破20万个碱基。为突破数据运算瓶颈,山东省政府专项支持扩容升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基因组组装提供了强大的算力保障。

为小麦编写“免疫程序”

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研究员陈时盛长期致力于小麦抗病遗传育种实验,借助全新基因组图谱,他的团队刚完成一个抗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在以前版本的参考基因组图中,有些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域存在组装错误,一度使课题研究迷失方向、陷入僵局。”陈时盛形象地比喻,“这份图谱为小麦遗传研究装上了完整版的导航系统,我们可以精准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坐标,快速锁定候选基因,显著缩短研究周期。”

最复杂的难题往往藏着最珍贵的宝藏。“有了完整基因图谱,我们第一次能精准定位控制抗病、高产等性状的‘开关’。”论文共同作者何航研究员展示了3.4万个过去未被发现的高置信度基因。例如,一批NLR抗病基因的识别,让科学家能像编写“免疫程序”般设计抗病的小麦。

这项研究成果还带来了一系列颠覆性的科学发现:小麦从四倍体升级为六倍体时,基因组发生过23次“乾坤大挪移”,总计5.18亿碱基的染色体倒位,暗示着小麦祖先在进化中不断“试错重组”,最终筛选出最优版本;占基因组大头的重复序列也并非“垃圾文件”,其中隐藏着小麦进化的“生存智慧”,海量的遗传变异素材使其能够在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威胁中“见招拆招”。

给种子装上“中国芯”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年产量已接近8亿吨,养活了全球35%以上的人口。随着中国科研团队将完整基因组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人类在驯化小麦一万年后,终于真正读懂了这位“老朋友”的生命密码。

这项成果也被视为应对粮食危机的“科技盾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干旱、高温和新型病原体频发,小麦主产区的稳产压力陡增。“完整基因组就像一套‘应急预案库’,我们可以快速找到让小麦耐旱、耐盐的基因组合,设计出适应更恶劣环境的‘未来小麦’。”邓兴旺告诉记者,通过掌握杂交小麦技术制高点,团队正在培育兼具抗病、高产、优质特性的突破性新品种,目前已开发出2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

正如邓兴旺所言:“读懂小麦的基因组,就握紧了粮食安全的命脉。”这场已持续数十年的“基因解码战”,不仅让中国在国际农业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更让“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的底气更足。

(来源:大众日报)

【寿光】让优质种源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近年来,寿光市树牢“现代农业、种业先行”的理念,积极搭建科研平台,与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扶持重点种子龙头企业,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和技术推广,助推“寿光蔬菜”提档升级。图为一家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

2025-07-16 08:36:00

邵阳市举行第三十一期“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红网时刻新闻7月11日讯(通讯员 朱杰)7月10日,邵阳市举行第三十一期“企业家接待日”活动,聚焦现代农业产业链和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专题听取链上企业的意见建议,会商研究解决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突出问题措施。市委副书记、市长程蓓出席并讲话。市政府秘书长唐宏华参加。活动特邀省级营商环境监督员参加。活动

2025-07-11 18:08:00

“希望赔款”秒到!中国太保升级“滴灌技术”!

中国太保 编者按: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谋划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发展蓝图,到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专项指导意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发金融业广泛共鸣。本报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业作答进行时”专栏,记录行业的行动和思考,淬炼可复制的创新样本,求解亟待突破的实践难题。敬请垂注。

2025-06-24 08:43:00

千里追耕·三夏时节丨战三夏保丰收 探索“中原粮仓”里的科技感

央广网郑州6月14日消息(记者 郝振青)“三夏”时节,中原大地麦浪翻滚,广袤田野上处处是紧张忙碌的丰收景象。在河南,各地运用科技助力夏收和夏播作业,让“中原粮仓”更具科技感。近日,随着安阳县47.56万亩小麦日渐成熟,各乡镇抢天时,快收、快打、快入仓,小麦收获已超九成。在安阳县瓦店乡王贵庄村,种粮大

2025-06-15 02:11:00

我是山东人丨“这一刻你是英雄!”山东汉子“火口夺粮”,为麦田开辟隔离带

6月1日,山东菏泽曹县小伙孙志东驾驶收割机冲进麦田救火,妻子拍下丈夫壮举称“这一刻你是我和孩子心中的超级英雄”,引发亿万网友点赞。当天,孙志东像往常一样驾驶收割机前往邻村收麦。当他行至曹县韩集镇朱胡同村时,突然发现一处麦田起火,浓烟如柱,风助火势不断蔓延,无情地燃烧着农民半载的心血。面对熊熊大火,孙

2025-06-06 12:15:00

静宁: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园项目建设酣

静宁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持续壮大葫芦河流域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为目标,不断促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聚力打造X093县道沿线“界石铺-李堡、细巷-谭店、甘沟-马坡”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带,今年,该县在甘沟镇马坡村流转土地260亩,建设现代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近日,该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完工投产

2025-05-26 10:15:00

新蔡县:弱筋小麦“链”动十亿产业 全产业链托起乡村振兴新景

全媒体记者 勇生存 张静 魏敏近年来,新蔡县坚持以弱筋小麦为重点农业特色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策引导和企业带动为抓手,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助推乡村全面振兴。5月19日,在新蔡县孙召镇酿酒专用小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亩弱筋小麦长势喜人,微风拂过,麦浪滚滚,渐渐泛黄的弱筋小麦麦香四

2025-05-20 10:46:00

小麦丰收抢收忙

5月7日,在乐清市虹桥镇、淡溪镇等地,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农民抢抓农时,使用收割机抢收小麦,田野里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蔡宽元 摄)

2025-05-10 15:56:00

华大基因2024及一季度业绩大降:净利润首度为负,双轮增长容易吗?

文|《港湾商业观察》王璐作为国内基因检测及生命科学领域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300676.SZ)交出的2024年答卷很不理想。与此同时,业绩的差强人意也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2024年业绩大降,净利润首次为负2024年,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滑11.10%;归母净利润-9.03亿

2025-04-30 16:36:00

人保财险河南分公司:扛牢央企责任抗旱保粮 筑牢“中原粮仓”安全屏障

当前,河南夏粮生产进入关键期,小麦拔节孕穗需水量大增,部分地区却因持续干旱面临墒情不足挑战。人保财险河南分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担当,将抗旱保粮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抗旱物资支援、保险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减灾等硬核举措,为抗旱保粮注入“金融活水”,以实际行动支农惠农,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抗旱物资

2025-04-16 1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