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人工智能+”为金融服务带来了哪些变革?这不仅是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也是上市金融机构热议的话题。近期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多家机构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2024年金融科技投入分别达285.18亿元、249.7亿元、238.09亿元、244.33亿元、114.33亿元。
构建金融大模型
如何以通用大模型为底座,构建更加丰富的金融大模型?这一问题对数字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
“2023年初大模型技术成熟以后,我们就站在企业级视角,积极推动金融大模型的建设和应用。”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3月28日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对通用开源大模型进行预训练、微调和强化学习,建成服务全集团的金融大模型。
截至2024年12月末,建设银行先后适配了16个版本的通用大模型,形成了16个版本的金融大模型。“这些大模型包括大语言模型、文生图大模型、代码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快速应用于各类业务场景。”金磐石说。
如何有效训练金融大模型?算力、数据、算法是三大支撑。“一方面,强化算力支撑。”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集团算力规模已达6.27万台服务器,云平台总体规模达3.8万台服务器。另一方面,夯实数据基础,集团数据湖存储规模已超29PB,“数据纵横”平台推广实现集团全覆盖,在统一数据平台上用户规模突破24万户。
“在应用端取得的所有进展,都建立在企业级支撑能力之上,所谓企业级能力,主要包括统一规划的算力基础设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模型体系、数据知识体系和平台框架等。”中国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该行加强引进、培养数据智能、算法人才,同时加强与同业间合作,与华为、阿里云、百度及其他科技和互联网公司建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或开展深入联创合作。
提升服务精准度
训练金融大模型的目的是将其广泛、高效应用于金融服务的各类场景中,提高效率、提升精度。“目前,工商银行已实现大模型在行业20多个主要业务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落地场景超200个,这展示出人工智能技术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3月28日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结算金融领域引入人工智能顾问,客户咨询响应时间节省了79%。
提高服务效率,缩短响应时长。“在授信审批领域,金融大模型可以把过去数个小时,甚至数天的工作,压缩到分钟级别。”金磐石说,金融大模型可以根据预设的财会专家思维链,对公司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自动生成全面、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助力客户经理更加专业地进行财务分析。
提升服务精度,适配用户需求。金磐石介绍,在服务个人客户时,通过将大数据、金融大模型有机结合,银行能够从客户的海量数据中提取画像,再输入金融大模型中进行分析思考,进而提升客户经理的“洞察—匹配—触达”全流程智能化水平。“客户经理对单个客户的营销类数据分析时长从平均30分钟缩短到平均5分钟。”金磐石说。
升级服务模式,优化用户体验。“邮储银行在手机银行上打造了‘陪伴式数字员工’,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与客户旅程深度融合,支持多场景体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牛新庄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邮储银行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持续式、渐进式过程。所谓内化于心,是要实现人工智能从流程嵌入到决策枢纽的转变;所谓外化于行,是要加速金融流程、服务及产品的智能化改造,全面推进“AI+金融”建设。
大模型技术还能在银行内部的知识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政策法规、内部制度、管理办法、产品手册等全部纳入统一的知识体系进行管理,为员工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这极大地提升了员工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张斌说,截至2024年12月末,民生银行使用智能搜索进行知识检索的员工已超1.5万人。
推动全面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前景如何?多家上市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基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前景,变革尚处在早期,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为此,多家上市银行已制定相应发展规划,推动更多应用落地见效。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加速银行业的生态链、价值链重塑,将为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也将赋予银行业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银行业加速迈进智能金融新时代。”中信银行副行长谷凌云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该行已制定“人工智能应用发展规划”,将以业务的全面智能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垂直行业模型研发,重点打造投资研究、交易、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应用,让大模型能力可知、可见、可用。
“农业银行已发布‘人工智能+’创新实施纲要,接下来,我们将以2025年年底、2027年年中、2029年年底为时间节点,逐步推进相关任务落地。”中国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具体来看,一是打造八大智慧领域。农业银行将借助人工智能在数据规律洞察、决策分析支持、内容生成辅助等方面的能力,在信贷、风控、渠道、运营、投顾、营销、运维、办公8个领域优先布局落地“人工智能+”应用。二是落地“人工智能+”全域应用能力,围绕6个方面,建成农业银行应用人工智能的体系框架和应用范式。
针对市场关注的“大模型幻觉”问题,金磐石表示,接下来,建设银行将高度重视大模型技术的安全合规与价值对齐,遵循严格的安全规范和科技伦理标准,通过强化学习、检索增强等,确保大模型生成内容可控、可信,通过集成向量知识库、内外部可信搜索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大模型幻觉”问题。
“未来,人工智能将在优化业务流程、重构客户服务、改变员工工作模式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金磐石说,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建设银行将本着积极、稳慎的原则,持续推进金融大模型的建设与应用。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