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颍上:跨越十年的邻里守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9:50:00    

在颍上县慎城镇下溜社区,有一段跨越十年的邻里情谊,温暖而动人。自2015年与定居在该社区的藏族大妈次力卓玛相识后,杨立章、杨书章兄妹视这位老人为亲人,经常前往老人家中,为老人义务理发、收拾房间,帮助购买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谛。  


杨立章(左)、杨书章(右)兄妹与次力卓玛


  “多亏了这俩孩子帮忙”  

  5月3日上午,记者在颍上县顺河南路找到了“星尚殿堂”理发店——一家在当地公益圈颇有名气的理发店。杨立章兄妹身穿志愿者红马甲,手拎两箱牛奶,正准备出门。“卓玛阿姨的老伴不久前过世,我们正准备去看看。”杨立章说。  

  随后,记者与他们一同前往。  

  不仅是理发师,杨立章兄妹还是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和副会长,并且都是“阜阳好人”和“颍上好人”。多年来,兄妹俩携手探望孤寡老人,帮扶弱势群体,参与了多次的公益活动。不过,近年来他们牵挂最多的,还是家住不远处的八旬老人次力卓玛。  

  “阿姨在家吗?”杨书章连续摁响门铃,片刻后,次力卓玛打开了房门。“你们那么忙,还来看我……”老人边说,边将记者和杨立章兄妹迎进房间。  

  “阿姨,给您理理头发吧。”杨立章照例取出剪刀梳子,老人却摆了摆手:“今天算了,没那个心情。你们陪我聊聊天吧。”  

  拉着兄妹俩的手,老人对着记者感慨:“这么些年,多亏了这俩孩子帮忙,让我省了不少心。”

  “你又多了一对好儿女”  

  杨立章兄妹与次力卓玛相识,源于十年前。  

  2015年7月的一天,一场暴雨席卷县城。杨立章正刷着手机,忽然看见店门不远处,一位拄拐老人跌倒在地。他赶紧冲出门,将老人搀扶进店内。老人正是次力卓玛,当天买菜归来,因为暴雨来得突然,地面湿滑,不慎当街跌倒。  

  简单交流后,杨立章得知老人自1980年随丈夫定居颍上,长子在外工作,女儿出嫁,老伴和小儿子患病,家里全靠她照顾。于是,他在雨停后搀扶老人回家,又义务给她老伴和小儿子理了头发。  

  从那以后,杨立章兄妹每周只要有空闲,便赶到次力卓玛家,帮她买菜购物、义务理发、收拾家务。随着探望次数增多,邻居们纷纷跟老人打趣:“你这是又多了一对好儿女啊!”对此,次力卓玛总是呵呵一笑,予以默认。  

  次力卓玛告诉记者,有一次,兄妹俩上门时,一进屋就直奔卧室。原来他们闻到房间有异味,发现是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伴弄脏了床铺。兄妹俩二话不说就帮忙收拾房间,开窗通风,还为老人擦身换衣。

  “让温暖一直延续下去”  

  次力卓玛是杨立章兄妹长期帮扶的对象之一。实际上,他们在公益道路上已奔走了20余年。  

  2003年,兄妹俩在北京市通州区上营社区开了家理发店。有一天,一位头发胡子乱糟糟的老人被儿子背着来到理发店。杨立章一问才知道,老人因身体瘫痪,已经有半年多没外出理发,之前去过别的理发店,都被拒绝。  

  杨立章当即为老人理发。由于老人的头发长时间没有修剪,他用了近一个小时才理完。老人的儿子拿出100元酬谢,被杨立章婉拒,并表示“以后老人再理发就直接打电话,我一定上门服务”。  

  从那以后,杨立章在北京经常参与志愿服务,并于2007年在当地社区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5月,他被评选为“通州区十大风尚人物”,9月又被通州区建委评为“社区服务之星”。  

  2009年,杨立章兄妹返回家乡颍上,也将爱心带了回来。2018年1月,他们成立了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多年来,兄妹俩一直以理发店为站点,联系老兵、孤残老人、留守儿童到店里免费理发,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并长期组织开展“敬老月”“圆梦助学”等公益活动,先后帮助贫困学生280名,资助贫困大学生13名。  

  杨立章兄妹与次力卓玛大妈的十年情谊,如今已成为下溜社区最动人的邻里故事。“我们会继续关爱像次力卓玛这样的长者,让这份温暖一直延续下去。”杨立章表示。

全媒体记者 任刚 通讯员 武万勇 曾荣贵 文/摄

颍上:跨越十年的邻里守望

在颍上县慎城镇下溜社区,有一段跨越十年的邻里情谊,温暖而动人。自2015年与定居在该社区的藏族大妈次力卓玛相识后,杨立章、杨书章兄妹视这位老人为亲人,经常前往老人家中,为老人义务理发、收拾房间,帮助购买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谛。  杨立章(左)、杨书章(右)兄妹与次力卓玛

2025-05-07 09:50:00

周口西华:“银发经济”为“银发人”带来好“钱景”

“银发经济”为“银发人”带来好“钱景”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建涛 通讯员 彭世繁在西华县大王庄乡孔寨村干鲜蔬菜批发部,经常见到老年人排长队出售干鲜蔬菜,他们少的卖几斤、多的卖几十斤。鲜蔬菜每斤价格1元左右,干蔬菜每斤元10元以上,每人每次都能卖几十元。老太太买油盐酱醋,老头买烟酒和日用品,兜里还不缺零花

2025-05-06 11:21:00

便民服务活动 | 咸阳市城管支队护送迷路老人回家

4月27日上午,市城管支队巡查到人民路正大市场时,发现一位神色焦急的老人在路边徘徊。执法队员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得知老人不慎迷路,无法记清家庭住址及家属联系方式。执法队员首先安抚了老人情绪,而后通过耐心询问后得到了零散信息,联动社区核查信息后,最终确认了老人详细住址并将其安全护送回家。老人家属对执法队

2025-04-28 10:41:00

全网都在找的白衣女子和褐衣小伙找到,他们都问:救起的老人好了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全网找人还在继续。4月17日傍晚,杭州拱墅区建北桥下,一名老人失足落水。第一时间,起码5个好人出手救援,救回一命。经过潮新闻·钱江晚报的连续报道,不少市民提供线索,数位好人已经找到。(之前报道:昨天坠河的老人仍在救治,当场出手救人的至少有5位,他们是谁;老人坠河众人出手,读

2025-04-22 12:22:00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来蓉调研

【来源:成都市政协_文化文史委】4月16日,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倪德才一行来蓉,围绕成都市在博物馆建设运营、策展设计及数字科技赋能促进文化传播推广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前往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深入了解成都市在博物馆特

2025-04-18 22:59:00

国网屏南县供电公司:迁移改位除隐患 党员先锋显担当

4月16日,在国网屏南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与佳洋社区工作人员的联动协作下,顺利完成佳洋社区旧村上洋头六弄2号的独居老人陈虞建老旧房屋接户线迁移工作,切实保障了特殊困难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陈虞建老人长期独居,是社区的重点关怀对象。其亲属向社区反映,由于房屋老旧,且近期连续降雨,老人居住的土墙

2025-04-18 15:04:00

安徽蒙城县政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文明实践活动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政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老年课堂开展了“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众多社区老人热情参与,为提升老年人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注入新活力。活动现场,社区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意义与新时代内涵展开讲解,结合老年人日常生活,普及环境

2025-04-14 16:23:00

@李现们 阜阳“含鸟量”超高,很出片!

近日,演员李现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拍鸟作品,被生态环境部点赞,引发广泛热议,还引来多地纷纷展示自己的鸟类资源“家底”,喊话拍鸟爱好者前去拍摄。  春季正是拍鸟好时节。我市鸟类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更是多次出现大量珍稀鸟类。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阜阳有哪些拍鸟好去处,欢迎“李现们”一起来拍!天鹅 杜平

2025-04-10 09:53:00

崇信:八旬老人郭浩志藏书4万卷成佳话

“藏书积学临高境,诗书传家益子孙。” 在崇信县,有一位退休老干部,他知书、爱书,尤其热衷于藏书、读书。家中收藏书籍 2700 余部,多达 4 万余卷,他就是居住在金宇花园小区、今年 85 岁高龄的郭浩志老人。郭浩志年少时便对书籍爱不释手,青年时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中年热衷于买书,到老来仍手不释卷。在长

2025-04-09 17:16:00

一块“布”,关键时刻能救命

昨天(4月8日),苏州姑苏区平江街道东园社区发生了一起暖心救援事件。一位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响应,与医护人员一同用一块急救布成功化解危机。众人用急救布将老人送下楼 通讯员 周超颖/摄当天上午,东园社区服务热线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位老人微弱而焦急的求助:“我摔倒了,起不来,能帮帮

2025-04-09 0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