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期间,国产动漫电影《哪吒2》爆火,进一步催生了IP衍生品的消费热度。一时间,泡泡玛特《哪吒2》联名潮玩“一盒难求”,在多个渠道宣告售罄,相关卡牌类产品也面临供不应求的窘境。
在青岛市北区一小学对面的小卖部,10岁的小徐正用零花钱购买《哪吒 2》钻石卡,售价为2元一包。当拆开第五包仍未抽到限量版敖丙卡时,她的眼神闪过一丝失望。这个场景在全国2000余家门店同步上演,折射出中国卡牌产业的疯狂生长:仅《哪吒 2》系列卡牌上线首月,卡游线上预售破百万盒,线下渠道出现“上货 - 抢货 - 断货”的循环,二手平台稀有卡溢价超20倍。
“好多同学都在玩”
近日,记者走访青岛卡游线下店发现,在门店内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以未成年人居多,不过大多数未成年人是在有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进店消费。

青岛宁夏路一大型超市内,各种卡牌摆放在显著位置
在青岛卡游凯德MALL·新都心店,售货人员表示:“平时在店内消费的群体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都会有。卡牌产品中囊括了不同类型的IP,可以覆盖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记者注意到,在店铺内的核心位置摆放着当前爆火的“哪吒”卡牌产品,此外还有“小马宝莉”“奥特曼”“柯南”等卡牌产品。同时在店内的墙上提示“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购买随机抽取形式的商品”“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随机抽取形式商品,需取得监护人同意或有监护人陪同”。

一名消费者正拿着刚开的卡游跟“哪吒”合影
“几乎我们班上三分之二的同学都在玩卡游的卡牌。我主要玩‘小马宝莉’和‘奥特曼’比较多。喜欢卡游是因为感觉这个卡牌很精致。”小学生满满(化名)向记者说道。
有受访家长向记者表示:“孩子对这类产品比较感兴趣,我们会控制他购买的量和次数,我们只会在线下店购买这类产品。”
记者获悉,由于部分卡牌类产品采取盲盒式的销售方式,在售卖卡牌过程中具备随机性。卡游将卡牌通过卡片卡种进行分类。据卡游官方客服介绍,由于卡种时有更新,卡牌在不同版本概率不同,以及有部分版本卡组固定,具体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收集。

记者购买的卡册
抽中概率相对较低的卡种,在玩家口中被称作“稀有卡”。只有购买之后拆开包装,才能知道所购的产品究竟是哪几张卡牌,是否抽中“稀有卡”。
满满对记者说道:“不同类型的卡包出现‘稀有卡’的概率不同。抽到‘稀有卡’的时候会很开心。一张‘稀有卡’的价值就能超过整包卡。有的时候会和同学换卡,都是同等级的卡互相交换。”
一张稀有卡卖价18.88万元
《哪吒2》联名卡热度急速攀升,卡牌二手交易市场沸腾不止。在二手电商平台上,卡位稀有和评级高的《哪吒2》联名卡动辄能卖到上万元,以目前线上抽卡概率最低的(最稀有的)SP系列为例,单张实际价格按照标价走的商家最高售卖到18.88万元/张。

二手交易平台截图
该商品页面显示,这张售价18.88万元的《哪吒2》联名卡既是SP高位卡,也是限制编号卡,封面为《哪吒2》中的敖丙角色,属于SP系列99张限制编号里的首位编号卡,即01/99。
据了解,《哪吒2》联名卡最贵的就是限制编号卡,而在限制编号卡里只有13张最值钱,其中10张是SE卡位的导演亲笔签名卡,3张是SP卡位哪吒&敖丙封面首位标号卡、哪吒封面首位编号卡、敖丙封面首位编号卡。
此外,在卡牌受到年轻群体追捧的同时,如何处理与“小客户”之间的关系成为企业需要直面的问题。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围绕卡游的相关投诉中,部分都与未成年人相关。
其中,一位家长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写道,“孩子凌晨在家里偷偷充值1000多抽卡,我找客服申请未成年退款,客服拒绝配合。”
盲盒大户进军“百亿俱乐部”
近年来,随着IP衍生品市场的持续火热,包括泡泡玛特、布鲁克等企业相继完成了上市募资计划。
近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发布2024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这也是泡泡玛特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而毛绒品类去年实现营收28.3亿元,收入占比超过20%,让泡泡玛特再次成为了市场焦点。

而卡游公司目前正处在冲击上市的关键节点,押中爆款IP无疑也为它增添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早在2024年1月26日,卡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当年3月,中国证监会对卡游对其股权、数据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等情况提出审查要求。到了2024年7月,港交所信息显示卡游半年前提交的上市申请已失效。根据港交所规则,公司需要重新提交更新的财务数据与合规材料才能重启上市程序,但截至目前尚无更新的进展。其上市申请文件显示,2022年至2023年9月30日,其卡牌业务的毛利率在70%左右。
社交货币:“10后”的身份认同游戏
卡牌热潮本质是“10后”社交需求的具象化表达。学生用稀有卡作为 "社交硬通货",建立起等级森严的 "卡牌江湖"。资深玩家小陈展示他的 "哪吒" 卡册:"收集满108将可兑换线下卡牌赛资格,这比游戏成就更有面子。" 这种社交属性催生出专业鉴定体系,保粹评级数据显示,一张编号001的哪吒亲签卡成交价达12万元。
卡游深谙这种心理机制,通过 "直播拆卡" 强化参与感。在抖音直播间,主播拆出稀有卡时的尖叫与弹幕狂欢形成情绪共振,某头部主播单场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但这种模式也引发争议:央视调查发现,30%的拆卡观众为未成年人,部分孩子月消费超万元。清华大学研究指出,过度沉溺盲盒消费与青少年焦虑指数呈正相关。
当哪吒卡牌从电影衍生品演变为文化现象,其背后是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10后”用真金白银投票,证明传统文化可以通过现代叙事重获新生。但这场狂欢不应是资本的独角戏 ——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间找到平衡,如何让卡牌成为文化传承的桥梁而非消费主义的陷阱,将决定这个千亿级产业的最终走向。
(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晓 李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