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免试评定”“绿色通道”?职称评审切莫投机取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7:31:0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近日,一条“重庆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的消息引发关注。人社部门辟谣称,这一消息为不实信息。专家指出,职称评审谣言盛行大多由于信息不对称,建议增强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同时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要求和流程,强化技术技能贡献,突出工作业绩。

近日,一则“重庆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的消息冲上热搜榜。消息称,职称评审取消了很多限制条件,不看前置职称,全日制本科毕业满十年可直接认定副高职称,不需要中级职称。

职称评审是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对专业技术人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职称评审结果是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对于这一消息,人社部门回应称,网传“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为不实信息,骗子是为了吸引群众咨询,借机推销职称代办服务,从而收取高额费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机构声称“提供职称代评代办服务”“花钱免试评定”“专属通道、不过保退”,从“跑腿代办”到山寨系统,全流程造假,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对此,专家认为,既要强化打击力度,更需改革评价体系,让实际贡献比一纸证书更有说服力。

“代评”“包过”都是骗局

前不久,重庆巴南区某医院主治医师刘韬(化名)的手机收到这样一条微信:“代评副高职称,包过,不过全额退款。”发件人自称是“人社局合作机构”的彭老师。

“我们医院评职称的名额少,排队要等三五年。”刘韬告诉记者,对方承诺“走特殊人才通道”,费用12.8万元,还发来一张盖有“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中心”红头文件的电子协议。

心动之下,刘韬支付了3万元定金。然而两个月后,对方以“政策收紧”为由,追加5万元“打点费”。后经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家诈骗机构,该机构伪造了17份政府文件,涉案金额超200万元。

记者采访发现,因“职称代评代办”上当的不止刘韬一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求发展、图省事的心理进行诈骗。

2024年3月,家住重庆沙坪坝的陈思知(化名)与重庆某教育科技公司签订职称代评审协议,交了2000元订金,约定于2024年上半年评审处理,结果至下半年还未进行代评审。该公司工作人员告知,代评审申报较严格,虽然当时已处于职称评审收尾阶段,仍可再次申报,并声称“走的是线下递交加急通道”。

为此,陈思知又支付了4000元。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没通过评审。工作人员再次告知,第二年可再帮他免费申报,“走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送审,渠道统一操作”。

近日,陈思知咨询相关部门了解到,没有所谓的“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送审”。目前,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

职称诈骗手段呈现新特点

近日,重庆某建筑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李芳带记者暗访一家“职称代理机构”。该机构位于重庆江北嘴金融中心,墙上挂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战略合作单位”牌匾,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演示“职称大数据系统”评审进度。记者注意到,该系统界面与重庆人社局官网高度相似,但域名多了一个字母“v”。

当李芳质疑其真实性时,对方立即拨通一名“人社局张处长”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员保证:“今年建筑专业有30个破格名额,我们是执行单位。”后经核实,该号码实为虚拟运营商号码。

重庆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吴云告诉记者,近年查处的职称诈骗案呈现新特点,诸如使用PS制作政府网站截图、红头文件;虚构“绿色通道”,谎称有“破格评审”“民营专项”等政策;甚至搭建山寨平台,仿冒人社局官网的“职称查询系统”。

“职称评审均需逐级晋升,取得上一级职称并满足相应学历资历条件后,方可晋升高一级职称。目前,重庆市除面向特殊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员、留学回国人员3类特定对象设有职称申报‘绿色通道’外,正常职称申报通道都需要逐级晋升。”吴云说,网传文件是通过拼图软件编辑而成,试图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咨询,借机推销职称代办服务,收取高额费用。

“去年,我们配合公安部门打掉一个团伙,他们甚至租用写字楼冒充‘评审基地’,用会议室伪装‘专家答辩现场’。”吴云展示了一段执法视频。视频中,诈骗分子在会议室悬挂“2023年度重庆市高级职称评审会”横幅,桌上摆放着伪造的评委席卡。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陈伟指出,此类行为涉嫌多重违法:“虚构‘包过’承诺骗取财物,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伪造政府文件、印章,最高可处10年有期徒刑。若受害者因假职称获得工作、项目,还可能涉及行贿共犯。”

应优化流程、突出工作业绩

职称评定对个人职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有人明知有风险还要“入坑”?

记者加入职称代办相关微信维权群了解到,一些人认为职称评审要求高,要有论文、有奖项,“不评不甘、参评累心”,于是想要通过代办“走捷径”,也有一些人不符合职称评审标准,想“破格”,以为付费就能“开绿灯”,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看来,职称评审谣言盛行大多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职称申报者不了解评审制度和流程,“但同时也反映出职称评审仍存在‘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的倾向,让部分申报者望而却步”。

重庆市人社局职称改革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评审不收取“加急费”“通道费”,全市仅“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平台”一个申报入口,答辩现场实行“双盲抽签”,评委名单严格保密。2023年全市查处虚假职称证书137本,较2022年增长42%。

“职称代办乱象屡禁不止反映出行业监管的不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违法代办机构的监管,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应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要求和流程,强化技术技能贡献,突出工作业绩,让真正有贡献、有能力的人获得相应职称。”莫远明说。

由于职称评审工作的特殊性,相关公开宣传和阐释较少。身为重庆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的莫远明建议,增强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切断不正当的职称利益输送链,让职称代办的市场自然萎缩。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女童被康复机构工作人员殴打?西安警方通报

央视网消息:据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7月6日,该局西大街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女童在某康复机构内被打。经调取视频监控、走访了解等工作,查明该机构工作人员王某(女,24岁)在工作期间,确存在对儿童实施体罚的行为。目前,警方已依法对王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025-08-26 12:06:00

数字技术再现话剧之美

来源:人民日报话剧《青蛇》剧照。柴美林摄2025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高清展映季正在各地30余家剧场展开。首演于2013年蛇年的《青蛇》,在又一个蛇年以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后,始终保持着一票难求的超高人气,表明该剧像亮相此次展映季的《生死场》《赵氏孤儿》《大宅门》《北京法源寺》等一样,已成为经受

2025-08-26 12:03:00

中粮集团成功发行20亿超短期融资券 利率1.67%

观点网讯:8月25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宣布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此次债券简称为“25中粮SCP001”,债券代码为“012582051”,期限设定为192天,起息日为2025年8月25日,兑付日则定于2026年3月5日。此次计划发行总额与实际发行总额均为20亿元,发行价为100元(

2025-08-26 00:01:00

光大理财阳光橙安盈增强30期(封闭式)8月25日起发行,A份额业绩比较基准2.4%-3%

8月25日,据光大理财披露,该公司发行的阳光橙安盈增强30期(封闭式)募集期为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9月1日,初始募集规模拟不低于400万元,募集规模上限为6亿元。A类份额、D类份额认购起点金额为1元,I类份额、V类份额认购起点金额为100万元。产品类型为混合类,内部风险评级为较低风险(二

2025-08-25 12:42:00

单场直播狂卖500万元!它靠什么把年轻人拿捏了?

“当前消费环境并不乐观,但我们却未受到影响!”8月22日,在福建品品香茶业的展厅里,公司董事长林振传对《活力中国调研行》的记者表示。 自信的背后,是整个福鼎市茶产业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5亿元,品牌价值高达70.66亿元,并连续十五年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

2025-08-24 17:39:00

果然视频|刷单任务要求买黄金?女子网络兼职12.8万元险被骗

8月13日,即墨一女子轻信刷单诈骗,携带12.8万元现金准备购买黄金做任务。即墨公安分局北安派出所民警接到预警后火速拦截,成功挽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通讯员 林凯祥)

2025-08-23 22:05:00

受胡雷资助女孩去世,警方通报

8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8月18日23时28分,北滩镇粮窖村村民薛某拨打110报警称:早上8点多,其孙女薛某某因辅导作业与家人发生争执后离开家中,至今未归,请求寻找。接警后,北滩派出所立即出警,与属地镇村干部群众全力搜寻。8月20日7时50分许,在其家附近一水池内发现薛某某

2025-08-22 10:44:00

被残疾拾荒者胡雷资助泪流满面的女孩去世,胡雷痛哭,深夜发文:半年失去了两个学生,孩子们你们不要想不开

2年前,残疾拾荒者胡雷在靖远县做公益时,与受资助小女孩的一段互动视频,曾让无数人感动。视频中的女孩先将手中牛奶递给了胡雷,并为他插上吸管,但当她得知眼前的人就是她的资助人时,她忍不住泪流满面。8月21日晚,胡雷告诉九派新闻记者,女孩薛某某是8月18日不幸离世。他说,女孩上初二,“我把她当成自己姑娘,

2025-08-22 07:35:00

【央视·今日说法】从母婴信息到明星行程,个人信息屡遭泄露贩卖……|“保护个人信息”特别策划

人家就盯着你孩子了总归会有疏忽的时候,对吧把你大人支走,小孩一抱往面包车上一塞你找也找不到,这东西多吓人8元一条贩卖母婴信息赚外快2023年6月,孩子出生没多久,上海市民薛先生就接到了一家儿童摄影机构的来电。对方不仅向他推销“婴儿百天照上门拍摄”套餐,还能准确说出宝宝多大、出生医院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

2025-08-21 17:27:00

国家广电总局开展2025年国际微短剧大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国际微短剧大赛的通知为充分发挥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效能,深度挖掘微短剧艺术表现力与科技融合潜力,持续引导精品化、国际化内容创作生产,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广电总局将举办2025年国际微短剧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本届大赛以“微观

2025-08-21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