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被迫分离!北魏九层千佛石塔:波涛之上的天界华美与跨海守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1:31:00    





文物名:曹天度九层千佛石塔塔刹


尺寸:通高约57厘米,长宽约15厘米


时代: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


藏宝地: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


讲述者:王锦春



一方雕刻着须弥海浪与十二坐佛的石塔塔刹,静静肃立在博物馆的展柜里,风沙模糊了塔刹上佛陀的面庞,但抹不去他们眼中的期盼——这座穿越1500年的塔刹,承载着一段跨越海峡的守望:它的“身躯”此刻伫立于台北历史博物馆,塔身上千余尊佛像,无声似诉,闪耀慈光……这座北魏曹天度九层千佛石塔,正以分离的姿态,诉说着切不断的文明根脉和血肉相连。


北魏曹天度九层千佛石塔塔刹,不仅是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鲜活见证。让我们透过该馆讲解员王锦春的讲述,追述这座石塔的前世今生。


北魏 曹天度九层千佛石塔塔刹


中国石雕艺术高峰的时代见证


公元398年,北魏开国之君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这时佛教成为国教,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人人信仰,得以空前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曹天度九层千佛石塔诞生了。它是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宫内小臣曹天度为祭奠他去世的父亲和儿子建造的。” 王锦春说,此时正值北魏佛教艺术甚至中国石雕艺术最高峰时代,这件陈列于马邑博物馆的塔刹就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


公元466年5月,亲人相继离世让曹天度悲痛万分,他决定顷其全部家当雕造一座石塔,祭奠已经离世的父亲颖宁和儿子玄明。经过三年的精心雕琢,这座通高202.6厘米,由塔刹、塔身、塔基组成的石塔终于完工。由于历史原因,现石塔身首分离,塔刹为马邑博物馆镇馆之宝,而远在台北历史博物馆的塔身和塔基,也是该馆5万件文物藏品中当之无愧的国宝级珍品。



王锦春介绍,塔刹也称塔顶,千佛石塔塔顶通高约57厘米,长宽约15厘米。除下端榫头外(长约7.5厘米),宝塔塔顶由塔座、覆钵、相轮三部分组成。



塔座又称须弥山座。须弥山座呈六层重环,象征风轮、水轮、及金轮的六匝圆轮。其上饰以海波纹饰,象征佛教宇宙观中“九山八海”。在历代各塔中对须弥山之表现均以山或金刚座的手法出之,而本件则以大海表现,海波曲线灵动,汹涌澎湃,造型优美,堪称北魏石雕艺术的创新之举。


海浪之上四面起作木造式屋宇佛龛各一,每龛刻以释迦及多宝二佛并坐,是当时北魏政权“二皇”或“二圣”的写照。四角以高浮雕手法刻有坐佛各1尊。合计坐佛12尊。塔座象征“帝释玉宇”,既展现天界之华美,又暗含护世之宏愿。




覆钵之四角均刻以蕉叶,蕉叶间四面各有双手合十之童子,使用蕉叶护持的造型是中国塔最优美的特色之一。覆钵上有连珠纹及旋纹装饰。连珠纹源自波斯,西域意味很浓,展现了北魏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覆钵上的相轮呈直角平切造型,简洁有力。相轮呈九层,代表佛教“九重天”的宇宙观,每一层相轮都如一道法界阶梯,引导众生由凡入圣,最终抵达觉悟的彼岸。



塔刹整体风格“上简下密”,上部刚健挺拔,下部繁复灵动,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恰如佛教所追求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的修行次第。


九层千佛石塔期待“合璧”


曹天度九层千佛石塔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全塔共雕刻佛像1382尊,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以独立个件雕刻佛像最多的成品,也是中印佛塔风格的完美融合,将中国的重楼建筑(塔身)与印度塔刹巧妙地结合起来,正式树立了“中国塔式”的新典范,对于研究我国早期的佛教和造塔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千佛石塔与大同云冈石窟雕凿于同一时期,由同一批匠人采用同一种细砂岩材质历时三年完工,其风华绝代的气质惊艳了世人,成为华夏大地的稀世珍宝。”马邑博物馆馆长苗婧婧介绍,千佛石塔最初存放于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辽金时期辗转运到朔城区,存放于崇福寺弥陀殿。然而在上世纪30年代,千佛石塔却开始了一段坎坷的颠沛流离之路。



1937年9月28日,日军攻陷朔县城,搜集朔州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崇福寺精美绝伦的九层千佛石塔,成为他们的目标之一。一年后,日军派重兵前来掠夺,在搬运装箱时,本地爱国人士丁克成冒着生命危险将体积偏小的塔刹隐藏起来,于1953年献于崇福寺文管所保存至今。而塔身和塔基则被运往天津,后转海运,运到日本东京,展出于东京帝室博物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开始追讨战时被抢文物。文物追讨工作前后两个阶段历时好几年,最终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日本将一些公开抢掠的文物,先后分6批归还中国,共计105箱1497件。九层千佛石塔是日本战败归还的第二批文物中的其中一件。1956年,九层千佛石塔塔身以登录号7032号编入台北历史博物馆,至今仍存放于该馆。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佛石塔,至今身首分离,伫立在海峡两岸。它的离散,不仅是一件珍贵文物的遗憾,更牵动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 “让九层千佛石塔身首合璧,已成为海峡两岸的共同心愿。” 苗婧婧说,“我们期待合璧的那一天!”。


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外景

图源: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


审核|吕国俊

e法耀陇原|庆阳:法治护航数字经济 黄土大塬崛起“中国算谷”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卫科 宋芳科 程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期间,“e法助企”宣讲在庆阳如期举行,三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专家,围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安全合规等关键领域,结合最新立法动态、产业实践和安全挑战,带来前瞻性

2025-08-20 22:05:00

寒地飞虹:哈齐高铁书写高寒铁路科技突围传奇

当黑龙江的冬季裹挟着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降临,没膝的积雪曾是横亘在高铁发展面前的“天然壁垒”。然而,在祖国最北的冰封大地上,哈齐高铁用十年时间,以创新为笔,在这片高寒天堑间写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科技突围史,让“不可能”变成了“中国可能”。极寒与冰雪,是高寒铁路绕不开的“生死考验”。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

2025-08-18 14:03:00

与普京见面前,特朗普抛出预期;国务院:新增K字签证;多所高校明确不实行 “非升即走”

编辑 | 七三美股涨跌互现美国股市周四涨跌不一,标普500指数微升0.03%续创收盘新高,道指和纳指则几乎持平,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抑制了投资者对美联储年内降息幅度的预期,压制了股市上行动能。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微跌0.02%报44911.26点;标普500指数涨0.03%报6468.54点;纳斯达克

2025-08-15 09:44: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了!

80年前的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期间3500多万同胞伤亡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终于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如今,硝烟散去日本却仍有一部分人无

2025-08-15 09:07:00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纪录!

据网络平台数据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5.74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浪浪山的四个小妖怪为何没有名字2023年,国产动画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惊艳四座,里面那个想要离开浪浪山的小猪妖,让无数人产生共鸣。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平凡视角重构经典神话。大银幕上,小

2025-08-11 18:30:00

中国U20女足三场狂轰21球+0失球晋级正赛!两名青岛小将发挥出色

北京时间8月10日晚上,U20女足亚洲杯预选赛E组第三轮,由中国女足U20对阵黎巴嫩女足U20。上半场,卢家玉梅开二度,以及郑璐、刘玲、张怡倩、肖亚飞联袂破门,帮助中国队建立6-0的领先优势;下半场,中国队再进2球,最终8-0狂胜黎巴嫩队,以三连胜进21球0失球的完美战绩晋级正赛。本次比赛当中,青岛

2025-08-11 12:08: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太上头啦!津味摇滚《大饼卷一切》:唱尽天津卫的饮食江湖与豪情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8月9日晚,在天津古文化街举行的“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上,摇滚歌手李亮节的一首《大饼卷一切》让在场人们听得非常“上头”。

2025-08-10 10:11:00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经验,立足时代新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上,深

2025-08-08 14:37:00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在气候议题上退缩之际,中国和欧洲承诺携手向绿”

“美国在气候议题上退缩之际,中国和欧洲承诺携手向绿。”《纽约时报》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报道以此为标题,报道了7月24日发布的《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报道援引欧洲某研究机构分析师凯西·布朗的话称,在当下这个时刻,一项联合声明能达成并公布,这一事实本身就意义重大。凯西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

2025-07-25 20:47:00

中央媒体看安徽 ∣ 探寻“弯道超车”的密码——安徽“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的实践探索

广德市芯聚德科技车间一角。刘职伟摄/光明图片合肥市尊界超级工厂总装生产线。尊界超级工厂供图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厂房。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俯瞰安徽创新馆。安徽创新馆供图《光明日报》7月25日整版报道“亿度千秒!”今年,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次实现

2025-07-25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