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五次出行,127家成都企业参与,签订采购金额75亿元——这是近年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牵头的出海拓市场行动取得的成绩。2025年,“成都造”将再次启程,奔赴德国、丹麦,开拓更大市场。
此次欧洲之行有哪些亮点?瞄准哪些领域?有哪些市场机遇?4月1日,“蓉品出海”欧洲行市场机遇与政策解读推介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划重点:
成都企业赴德将聚焦人工智能等先进产业
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经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为此次出行划出重点。据介绍,5月25起,“蓉品出海”欧洲行活动将走进德国和丹麦,行程为期8天。本次活动将以“AI赋能工业4.0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等先进产业。
奔赴德国,代表团将深度对接欧洲顶尖创新资源,探访被誉为"未来科技之城"的海尔布隆AI创新园,考察欧盟数字委员会主导的欧洲最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联盟,访问拥有全球领先AI研究能力的赛博谷实验室。据介绍,走访这些点位,旨在让成都企业对人工智能及现代机器人前沿研究、开发和技术应用等进行充分了解,向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取经”。
同时,代表团还将拜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德国法兰克福代表处,促进中德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届时将举办“数字赋能 智链未来”2025中国成都-德国智能制造产业供需对接会、中资出海德国财税法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总结企业在面临财税法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助力德国及欧洲市场的开拓。
具体点位上,代表团将实地探访世界五百强巴斯夫欧洲公司、思爱普、西门子股份公司,世界著名传感器生产商、隐形冠军巴鲁夫,阿里巴巴集团Alipay德国慕尼黑总部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等。
在丹麦,代表团还将参观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医药公司、全球领先的航运和能源公司马士基公司,并拜访中国丹麦商会。
谈机遇:
德国北威州是蓉品出海欧洲的绝佳窗口
“巨大的市场规模、便捷的交通物流、充足的人才储备、开放的营商环境,德国北威州是蓉品出海欧洲的绝佳窗口。”在谈及德国北威州经贸投资环境和产业合作机遇时,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华东华中西南地区主任王笑冬这样表示。
据介绍,德国北威州在德国16个联邦州中经济总量、人口总量、电力生产及消费排名、外商企业数量、中国企业数量等指标均位居第一。目前,有近1200家中企落户北威州,其中包括新能源企业与智能网联企业。
同时,位于北威州内的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氢能产业的领头羊,拥有欧洲最大的氢气加注中心,世界最大的绿色氢气储存工厂,致力于成为欧洲首个气候中立工业区,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到80%。王笑冬表示,北威州氢能产业的发展与成都“绿氢之都”战略高度契合,双方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丹麦同样充满机遇。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经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丹麦是西欧、北欧陆上交通枢纽,贸易和投资便捷,双方可进一步加大优势特色产品的进出口,扩展贸易规模、提升品质。丹麦能源转型指数(ETI)排名全球第二位,成都与丹麦可以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方面携手推进产业创新升级。
聊支撑:
政策赋能支持企业加快出海
“希望企业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加快‘走出去’步伐。”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经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在解读补贴政策时表示,为全面提升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开放水平,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引导鼓励成都企业“走出去”,把握机遇抢抓订单,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制定了《支持成都企业组团出国(境)拓市场政策》等“政策包”,从不同区域、规模、订单量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有利支撑起成都制造业企业组团出海的步伐。
“蓉品出海”已经取得相关成功经验。据介绍,近年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牵头,精准锚定目标市场,先后五次组织127家成都企业赴德国、俄罗斯、南非、沙特等10多个国家,拜访各国政府部门、商协会负责人、当地央国企等开展拓市场活动。
通过这些行动,成都企业与35家国外企业、机构签订采购协议,采购金额75亿元,企业签约订单超预期。其中,在2023成都企业德国行中,4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德国、奥地利企业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5.8亿元。
“我们希望通过参加这次欧洲之行,获得更多一手信息,开拓海外市场,为今后公司业务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四川成功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杨春霞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