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华走笔丨“重瓣花朵”的向心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0:07:00    

两年来,我和同事承担一项课题:探寻中华民族起源与中华文明根脉。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华夏文明又源于何方?从庙底沟到二里头,从殷墟到三星堆,这一串串历史的足迹,仿佛引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望远古。

在这艰辛而又丰饶的精神之旅中,我被一朵古老而绚烂的花深深吸引——那就是仰韶文化的“重瓣花朵”。走进河南省三门峡市庙底沟博物馆,大厅穹顶上的花瓣纹让人震撼。在代表性展品花瓣纹彩陶盆上,以黑彩绘出多组交错的弧线、三角、圆点等,组成一周连续的花瓣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花开中国》,以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的“重瓣花朵”为理论依据,以历史发展轴线的顺序,讲述庙底沟的仰韶文化发展历程、文化面貌及其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严文明先生提出了这个极富诗意的构想——“重瓣花朵”式的文明格局。他描绘了中国史前时代一个以中原为核心(花心),四周环绕着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层层花瓣。这一构想如同一朵盛开的重瓣花朵,花心稳健,花瓣多姿,共同绘就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辉煌篇章。

古汉语里,“花”与“华”同音,“华”的本义即为“花”。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文明的象征。这种向心力犹如绽放的中华文明之花,见证了史前时代中原地区文化的繁荣与辐射力,亦如同一颗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昭示着史前文明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迈进。

文明基因的传承总在器物与风物的交相辉映中完成嬗变。当黄河中游的庙底沟先民以矿物颜料勾勒出第一片重瓣花纹时,华夏文明之花开始如蓓蕾般悄然萌动。这在距离庙底沟不远的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可见端倪,其展出的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以烈火熔铸的青铜,镶嵌本土崇尚的绿松石,这个方寸之器,以“金玉共振”的方式寓涵九州,勾勒出地域辽阔、族群多样、文化多元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轮廓。

而在相距甚远的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铜牌饰和牙璋。这些文物从形制、纹样等方面都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关系。有学者通过现代科技实证了三星堆文化和商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三星堆铜器的铸造技术、所用原料都可能来自殷商的核心区,这一发现驳斥了所谓的三星堆文化“西来说”,更彰显了文化互动催生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重瓣花朵”式的史前文明格局,在仰韶文化中期完成“文明向心”的建构后,便如同车轮般滚滚向前。从庙底沟、二里头再到洛阳市洛邑古城,在这片阡陌相连的土地上,不同年代的文化场景互相勾连,仿佛历史长河中的一圈圈涟漪。

4月,洛阳迎来一年一度的牡丹花节,形态各异的牡丹竞相绽放,色彩斑斓,端庄秀雅。从牡丹花海到涧西工业遗产街区的“东方红”拖拉机雕塑,从应天门遗址的3D灯光秀到洛阳牡丹博物馆的数字化展厅,唐代白居易所写“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赏花盛况再度显现,历史记忆也以新的形态获得重生。

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不仅在于外表的华丽,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其层叠绽放的层次美学,恰似“重瓣花朵”的壮丽意象。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的“姚黄”等品种,其花瓣层叠之态正暗合文明交融的层累制构造。一朵朵风姿绰约的牡丹,仿佛庙底沟“重瓣花朵”的历史回响,映照出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昌盛。

春秋流转,沧海桑田。从仰韶彩陶的几何花瓣到洛阳城的万千牡丹,从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到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纹饰,从昆明河泊所遗址出土的汉代简牍到新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重瓣向心”的生长逻辑。正如洛阳牡丹嫁接需保留砧木根系一样,中华文明创新始终深扎传统土壤,形成费孝通所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体格局。

这种文化的向心力在空间维度同样清晰可辨。在成功申遗的北京中轴线上,“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都城理想范式,与雄安新区“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的规划形成时空对话,恰似牡丹栽培中“老枝新发”的生命传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增强文化自信。

回顾这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探寻之旅,我在洛邑古城看到汉服少女发间簪花与庙底沟彩陶纹饰遥相呼应,恍若听见文明根系在历史地层中的深沉律动。正如那层层叠叠的“重瓣花朵”常开不败,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不朽价值。

《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每一次文化交融时绽放新的花瓣。在《史记》中,司马迁深谙中华民族统一发展的历史趋势及重大意义,记载了大量有关国家统一不断加强的史实,如《大宛列传》详载大宛和西域各族“引领内乡,欲观中国”。而如今,“China Travel”就像一把钥匙,让外国游客从“看景”到“入景”,切身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绽放出文明交流互鉴之花。(吉哲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漫博会来电|“摩登财神”俘获年轻人:求财也求松弛

8月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在广东东莞开幕。在超过2000个影视动漫IP中,“摩登财神”展位人气极高,成为现场焦点之一。脚踩新款球鞋、怀抱小橘猫的新潮财神,凭借颠覆传统的形象迅速俘获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心。这一IP由正想文化开发。展位上,无论是憨态可掬的财神冰箱贴,还是造型别致

2025-08-09 14:13:00

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启动

2025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7月14日在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启动。今年是山西省图书馆开展这项志愿服务行动的第十年,继续动员青年力量深入基层,为古籍普查、保护与传承注入新鲜活力。2025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

2025-07-17 06:54:00

洛阳轴研科技产品再次建功世界之最

15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企业自主研制的主轴轴承产品成功配套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并于近日在福建省福清市成功下线,助力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主轴轴承承担着吸收叶轮气动载荷和传递功率的重要作用,被称为风电

2025-07-16 09:44:00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举行——凝聚文明共识 共促和平发展

7月10日至1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同主办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各界人士围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贡献智慧与力量。“全球文明倡议”是会场内外

2025-07-12 06:39:00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三千年文物的“青春翻译官”讲述“一片甲骨”何以惊天下

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9日电(通讯员 张朝阳 记者 王文坛)“传承从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让古老文明与青春热血共振。”在殷墟博物馆,社教老师白婷常用这句话开启她的研学课。作为一名在殷墟工作了十五年的商文明“青春翻译官”,她见证并参与了殷墟的一次次创新与蝶变,向世人讲述着“一片甲骨”何以惊天下的青春故事。 

2025-07-10 08:26:00

聊城市中医药文化夜市暨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式启动

岐黄润水城,中医惠生活。7月8日晚,聊城市中医药文化夜市暨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式启动。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在现场体验活动。本场活动通过八大特色展区与多元互动项目,让市民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开启夏日健康生活新体验。杏林循源,生动展现聊城中医药文化底蕴,让市民

2025-07-09 18:12:00

从迪士尼到乐高 国际主题乐园“升级”东方叙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7月5日电 题:从迪士尼到乐高 国际主题乐园“升级”东方叙事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在国际主题乐园经营者的战略沙盘上,文化融合始终与商业逻辑共舞。9年前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如此,7月5日正式开门迎客的上海乐高乐园亦如是。“中国元素”与东方叙事,已然成为国际IP主题乐园进入中国市

2025-07-05 22:35:00

深圳海岸社区开展小小中医师研学营活动

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燃孩童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近日,南山区蛇口街道海岸社区的小朋友化身“小小中医师”,在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之旅中,亲手触摸了源自生活的千年国粹脉动。由海岸社区党委联合皇疗馆中医连锁党支部精心打造的“杏林春暖海岸·童心薪火相传”小小中医师沉浸式研学营,以五

2025-07-05 00:20:00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势力角逐的宇宙生态链。故事围绕两名被改造为“第三物种”的战士展开,通过“蜉蝣计划”“追光

2025-07-04 10:54:00

视频|岭南古邑行,2025年“羊城八景”评审组成员走进粤韵番禺

Transparency7月3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审组成员调研在广州市番禺区进行。评审专家依次走访了岭南印象园、广东科学中心、广州莲花山旅游区、沙湾古镇、宝墨园、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等景区,了解景区各自的特色。从岭南水乡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今日之番禺,区位优势凸显,历史底蕴深厚,传统现代

2025-07-03 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