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矿业转型典例:贵州以绿色产业驱动经济增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3 13:02:00    

贵州,坐落于中国西南,正着力突破传统资源开发模式,谋求经济转型。这片矿产丰饶的土地,曾因发展理念滞后、生产方式粗放,而成为全国最贫瘠的区域之一。2024年,贵州包括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和再生资源产业在内的绿色经济占GDP比例已达48%。凭借“富矿精开”战略,贵州有力证明了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可以共存,资源禀赋也能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

吃干榨尽

在全球资源型地区竞逐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贵州通过推行“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四大关键环节占据先机。通过重塑矿业价值链,应用更多绿色技术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以煤炭为例,贵州储量约达800亿吨,过去仅作为燃料或初级原料出口,经济效益有限。如今,贵州在将煤炭资源转化为先进材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位于六枝特区的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便是这一转型的典型案例。

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焦炉清洁生产工艺,可年产优质冶金焦380万吨,每年提纯高纯氢气达4000万标方。在生产焦煤的过程中,实现余热、烟气全部回收利用,制成高纯氢、硫铵等20多种产品。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有力推动该地区传统煤焦化产业向新型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并带动推进上下游煤电板块、铁路物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发展。

角色蜕变

作为中国第三大磷矿储量地,贵州正从基础矿产供应地转型为高科技电池材料基地。由贵州磷化集团运营的穿岩洞矿位于贵州瓮安县与福泉市交界处,其露天开采资源储量为8795.22万吨,是这一转型的缩影。经过精深加工后,磷矿将成为磷酸铁、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材料,同时回收伴生的氟等元素。

这一转型成效显著,如今全国每三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使用来自贵州“磷资源”的电池。比亚迪、宁德时代纷纷落户贵州建厂。2024年,贵州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同年10月,55辆“贵州造”新能源客车分两批次经由中老铁路直抵万象;11月,贵州与四川、重庆同步启动全国首发的动力型锂电池铁路安全运输试点项目,助力贵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

勘探新篇

2024年,贵州地质勘探部门发现三处大中型铝土矿,并预计还将探明两处超大型和四处大型磷矿床。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各地市州正着力将能源产业打造为强化地方经济、推动绿色转型、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核心支柱。磷资源丰富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将重点发展以现代化工和新型建材为主导的深加工材料产业。数据显示,贵州10种主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到113.9万亿元,可提取价值达62.4万亿元。通过精深加工进一步挖掘资源潜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不止矿产

目前贵州已建成832座“绿色矿山”,并对磷石膏、锰渣和煤矸石等矿业固废开展专项治理。在矿业支撑重工业发展的同时,贵州的农业转型也证明了有机资源同样能实现价值提升。在铜仁市江口县,数百年的种茶传统催生了蓬勃的抹茶产业。依托高海拔茶园和现代化加工设施,该县2024年抹茶产量超1200吨,产值达3亿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全省现已形成覆盖22个县、惠及近10万茶农的“种茶+加工”模式。

面对历史遗留的生态问题,贵州持续发力。2021年,修文县一座曾被环保督察点名的铝土矿山,经生态修复重现生机,至2022年6月已完成7.6万株树木补种。今年,《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旨在用法治手段护航“富矿精开”。为保障矿区生态修复效果,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矿区生态修复工作的统筹和监督,保障矿区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协同实施,提升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效果。

尽管面临技术短板与人才缺口,贵州在智能化、可持续方向的探索为矿业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这个发展与脱碳艰难平衡的时代,贵州的实践有力证明:顽石亦可化作绿色黄金。(记者 杨军)

原文见6月13日中国日报旗舰版14版、香港版14版。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506/13/WS684b8157a310a04af22c6033.html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上半年上海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5元,同比增长4.6%

25日,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22.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54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445.91亿元,增长3.

2025-07-26 08:27:00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在气候议题上退缩之际,中国和欧洲承诺携手向绿”

“美国在气候议题上退缩之际,中国和欧洲承诺携手向绿。”《纽约时报》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报道以此为标题,报道了7月24日发布的《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报道援引欧洲某研究机构分析师凯西·布朗的话称,在当下这个时刻,一项联合声明能达成并公布,这一事实本身就意义重大。凯西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

2025-07-25 20:47:00

中央媒体看安徽 ∣ 探寻“弯道超车”的密码——安徽“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的实践探索

广德市芯聚德科技车间一角。刘职伟摄/光明图片合肥市尊界超级工厂总装生产线。尊界超级工厂供图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厂房。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俯瞰安徽创新馆。安徽创新馆供图《光明日报》7月25日整版报道“亿度千秒!”今年,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次实现

2025-07-25 09:36:00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7·23”事故调查组

据新华社7月25日消息,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事故调查组获悉,为尽快查明原因、明确事故性质、提出整改措施,自治区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这起事故提级调查。目前调查组已进驻事故现场,开展相关工作。7月23日,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发生一起6人死亡、

2025-07-25 07:20:00

答好五问促增收丨云南:壮大乡村产业 释放富民效应

“以前,除去种植成本,农民不赚钱还倒贴钱。现在村里每年咖啡总产量达到了4000多吨,2023年产值超过了1.3亿元,2024年产值接近2亿元。”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说。“过去因为咖啡价格低,不划算,我们很多咖农都弃管,熟了也懒得去采。现在一到采摘季,大家都抢着来采咖啡。”临沧的咖

2025-07-24 16:29:00

播撒绿色希望,启迪环保智慧 海曙春华社区“绿种子”开启垃圾分类趣味探索

来源:【浙江广电出版】7月18日上午,在“幸福社区共建公益计划”的支持下,宁波海曙春华社区“小小春华说”绿种子垃圾分类主题小课堂正式开讲!活动聚焦“垃圾去哪了?”这一贴近生活的趣味主题,吸引二十余位绿种子小朋友参与,开启环保探索之旅。课堂伊始,社区志愿者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引领孩子们踏上“

2025-07-22 15:17:00

镇宁龙滩村:“凉资源”变身“热产业”

盛夏时节,记者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城区出发,驱车前往环翠街道龙滩村。4.5公里的路途仿佛置身“清凉绿境”,沿途峡谷丛林郁郁葱葱,再往前行,只见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与青山碧水相映成画。7.09平方公里的龙滩村,森林覆盖率超90%,9700余亩林地如同天然“生态空调”。这里夏季平均气温较城区低3至5℃

2025-07-22 12:15:00

最新,利好来了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听取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初步整改情况的汇报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2025-07-17 01:24:00

鄱阳湖边的这座小镇,掌握着全球珍珠产业的“命脉”,国际大牌都从这进货

鄱阳湖边的这座小镇,掌握着全球珍珠产业的“命脉”,国际大牌都从这进货

2025-07-15 20:36:00

高交会机器人“八大金刚”展区与“六大代表”展区再掀江湖风云:在“怒放的生命”里狂飙

正所谓武林从无败类江湖只有强者,在科技圈里同样如此!2025年2月16日晚,由南山区总工会、南山区工商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怒放的生命——南山区企业风采嘉年华暨2024年度经济突出贡献企业TOP荟”在深圳湾春茧体育馆盛大启幕。南山机器人“八大金刚”来到活动现场,在《超燃宇宙》节目中,数字华夏、众擎机器

2025-07-15 1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