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国漫“重述”经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51:00    

■ 丁乔

2月28日,在央视频2025首发大会上,《哪吒之魔童闹海》出品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说,将携手总台央视频,联合推出首发项目《红楼梦》动画电影。随着《哪吒2》在全球的爆火,经典作品改编的动画电影再一次以异常强劲的姿态进入国人的视野。事实上,动画作为一种接受度高且易于传播的艺术形式,一直都以载体的形式,促进了许多经典作品的传播。特别是《西游记》《封神榜》这些易于改编的“先天圣体”,更是贯穿于国产动画的发展进程当中。今天就来梳理一下国产动画中那些经典名著的身影,它们曾经温润了我们的整个童年。

动画电影《南郭先生》海报。

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动画片几乎是属于这一代人独有的童年回忆。美丽的九色鹿,浓眉大眼、三头六臂的哪吒,还有那只画着京剧脸谱的、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文学名著等改编的动画片几乎占据了所有国产动画的半壁江山。在那个电视机刚刚普及的时期,动画短片以它流畅的线条、鲜亮的色彩和活泼的艺术特色,成功占据了许多观众的休闲时刻,甚至是许多80后、90后对童年时与父母相处时光的美好回忆。而这同样也是国产动漫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1981年的国产动画电影《九色鹿》剧照。

这个阶段改编的动画,内容多样,题材丰富,总体而言,一般以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寓言故事,以及一些神话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母本。比较著名的有《九色鹿》《南郭先生》《阿凡提的故事》《三个和尚》等动画短片,还有像《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这样在日后被反复改编的经典作品。有意思的是,除了这些出品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动画电影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作。像《神笔马良》《曹冲称象》等,也是很多人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

从艺术形式的选择上,这些作品同样有着极其多样甚至某种实验性的特征。在动画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几乎任何能被用来实现动画想象的形式都被搬到了银幕上。《南郭先生》《鹬蚌相争》的剪纸艺术,《神笔马良》的木偶,当然还有应用最为广泛的水墨动画等。在那个特效和后期制作几乎为零的年代,这些来源于民间传统艺术的技术手段,成为了将那些经典文学作品在动画世界中具象化的珍贵桥梁。倘若我们以今天的视角回看,这些由经典改编的漫画作品,也是使这些民间艺术手段得以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

动画电影《宝莲灯》剧照。

一枝独秀的《宝莲灯》

时间来到2000年前后。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经典的改编也逐渐从多点开花逐渐转向有的放矢。在整个电影市场都痴迷于制作“大片”的时代,动画作品也向着这个方向行进。1999年上映的《宝莲灯》,第一次将3D技术融入动画电影当中。依然是流畅的线条与灵动的水墨,但新技术的引入使动画电影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客观地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优秀的改编动画作品并不多,所面向的观众群体也大多以少年儿童居多,取材的作品,也大多围绕着《封神榜》《西游记》等家喻户晓的名著展开。孙悟空和哪吒这两个经典的“天庭反骨仔”也成为了反复被提及的经典流量大IP。但有些遗憾的是,由于主要面向的是少儿群体,作品目的也大多带有“传授经典”的普及性质,所以虽然改编作品不少,却大多都是“编”大于“改”,难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惊艳之作。这就使得《宝莲灯》成为了在这一个时期国漫领域一枝独秀,甚至是带有“绝唱”性质一般的存在。

事实上,《宝莲灯》从叙事上已经初步显现出“重述经典”的端倪。它打破了民间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孝”字当先的主题,将沉香的人物性格立体化,以成长叙事的视角来重述了这个故事,让整部影片围绕着成为“自我”这个成长主题展开。而这种对经典大胆改编的做法,也为日后大量国漫作品重述经典开启了新的灵感大门。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国漫崛起与经典重述

2019年,《白蛇·缘起》上映,作为《白蛇》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虽然没有收获很高的口碑,却成为了国漫领域“XX系列”或“XX宇宙”的开端。统一的画风、分段式的叙述,重新发掘和填充经典作品中的细节,并借由这些细节丰富甚至重述原作的主旨等特点,正随着《白蛇》系列的出现,逐渐成为国漫对待传统经典的全新叙事策略。所谓“旧瓶装新酒”。相比之前的以新技术展现将经典具象化,新时代的国漫反其道而行之。这些看着动画电影长大的创作者们正以经典IP作为载体,开始讲述属于自己的新故事。

动画电影《白蛇·缘起》海报

如果《白蛇》系列还不能完全体现新国漫“经典重述”的特征,那么《哪吒》系列的爆火则彻底标志着国漫在这一领域的成熟。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瞬间引爆暑期档。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哪吒。除了保留了《封神榜》当中关于哪吒、李靖、敖丙等人物的名字和基本关系,影片几乎将所有人物和情节都进行了重述。“灵珠”与“魔丸”这个概念的引入为哪吒的故事重新架构了一个宇宙,几乎所有人物的性格和故事走向都在这个新的宇宙中被改写。在此之后的《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同样延续了这个叙事策略。

事实上,以《哪吒》系列为代表的新国漫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进行了这种“重述”。所有的经典在时间的长河之中都会被反复讲述。相比修饰,对经典进行大刀阔斧的重述,赋予其在新时代下的新意义,或许才是令经典不断焕发生机的不二法门。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来源: 海南日报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势力角逐的宇宙生态链。故事围绕两名被改造为“第三物种”的战士展开,通过“蜉蝣计划”“追光

2025-07-04 10:54:00

“胶东刺参”形象标识及宣传标语优秀作品即将开启网络投票

由山东水产学会主办,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的“胶东刺参”形象标识及宣传标语征集活动自5月21日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6月12日后征集阶段告一段落,期间主办方共收到投稿作品1000余件,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字设计爱好者和专业品牌设计机构踊跃参与,作品内容精彩纷呈。据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本

2025-06-27 17:28:00

“鲁奖”作家张雅文逝世因病于6月21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1岁

记者从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获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张雅文,因病于6月21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1岁。作为曾多次采访过她的记者,回忆起与她交流的点点滴滴,深切缅怀这位运动员出身的“鲁奖”作家。在长达5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里,仅有5年求学经历

2025-06-24 08:33:00

毕业创作金奖的“后毕业”故事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记者 施涵予 俞越初夏六月,中国美院的毕业展在杭州掀起观展热潮。毕业展是美院学子们的一次“高光”亮相,凝聚着毕业生无数心血的作品,如今正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去年博士毕业的司马周早已计划在六月去景德镇待一段时间,继续陶瓷绘画创作,但出发前,他还是抽时间去看了本届毕业展。他对一些跨学

2025-06-22 10:23:00

下一部好作品在哪里?上影集团发布鲲鹏计划、上影片单,回答市场和影迷

“电影节火热的气氛,难抢的影票,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下观众并没有远离电影,仍然在为好内容痴迷。”昨天,在上海电影艺术中心举行的“上影盛荟”上,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手中有没有观众心目中的那一部?下一部在哪里?”《浪浪山小妖怪》《菜肉馄饨》《千里·江山图》,蓄势待发活动现场

2025-06-17 08:02:00

李立诞辰一百周年特展亮相长沙美术馆

华声在线6月16日讯(记者 刘瀚潞)6月14日,“立也用意”——李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特展在长沙美术馆开展。展览通过百余件文献、篆刻及书画作品,全面展现了李立的艺术生涯与卓越成就,吸引了众多艺术界人士和文化爱好者前来观展。李立(1925-2014),湖南湘潭县(今属株洲)人,原名心挚,自号石庵、立翁。

2025-06-16 10:26:00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丨前沿科技勾勒空天信息璀璨图景

24项作品在空天信息创新技术大赛决赛中获奖前沿科技勾勒空天信息璀璨图景6月9日,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二楼体验中心内,嘉宾正在参观北斗地下空间“一网统管”综合服务平台。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能够解决低轨宽带卫星运动速度快、频偏大等问题的空天地一体卫星互联网基带芯片;可以把卫星从300公里高度推到50

2025-06-12 19:54:00

央视网丨独家专访辽宁省电影局局长杨利景

从去年打造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到今年火速推动全国最大IMAX GT影厅放映《哪吒2》,辽宁省一直在全力推动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在前不久举办的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上,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辽宁省电影局局长杨丽景接受我们的专访,畅聊了辽宁省的电影融合发展之路。

2025-05-11 00:10:00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和真相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带给我们的启迪永远映照现实、昭示未来。”习近平主席5月7日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广泛共鸣。中俄两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源

2025-05-10 14:21:00

年轻人钟情“谷子”文化 有人收藏数千件产品,专家:“谷子”产品迎合了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近期,有媒体报道,带有卡通图案的徽章、手办、卡片等二次元周边产品--“谷子”(英文Goods的谐音),正逐渐兴起并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相关产业经历了迅猛地增长,各地也纷纷推出了多样化的“谷子”经济项目。图/网络截图5月8日,经视直播记者联系了几位热衷“谷子”文化的“00后”大学生。来自山东的方同学

2025-05-09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