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部署开展为期3年的专项行动,加强儿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切实提高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儿科服务方面:
到2025年11月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及二、三级妇幼保健院均提供儿科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能提供儿科常见病诊疗服务。
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构建并实现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协作网络全覆盖,确保儿童重大疾病在区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优化儿科服务流程,提升就医体验。提供全流程的儿科服务,建立0~3岁危重症儿童24小时救治绿色通道,加强医疗机构适儿化改造,营造温馨就医环境。强化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儿科服务流程,方便患儿顺畅就医。
支持医疗机构开设生长发育、精神心理等特色门诊。保障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建立就诊等待时长监测与预警机制,必要时开设延时及周末门诊,统筹床位资源,确保患儿及时收治。

精神卫生服务方面:
加大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及中医医院精神相关科室建设力度,尚未设置精神专科医院的省、地市在“十五五”期间完成设置并提供诊疗服务。
推动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执业环境,增强职业吸引力,不断充实专业人员队伍。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心理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专业服务能力。
督促指导医疗机构加强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建设,提供多种形式诊疗服务。发挥12356心理援助热线作用,为来电者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等服务。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传递科学的心理健康理念。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大型义诊活动周”等时间节点,组织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心理咨询、主题义诊等。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