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围场融合创新推动“土特产”全链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2:17:00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围场经济开发区。

围场沙棘。 张丹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心依 通讯员 张丹

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围场大力补链、延链、强链,拓展升级农业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互联网+”等融合创新功能,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4月3日,物流专车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出发,车内成箱的马铃薯粉条酒、牛肉干等围场“土特产”,发往京津地区。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全国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之一,围场地貌类型齐全、自然资源多样、农耕文化厚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土特产”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深度挖掘 广集“土”味儿资源

“自木兰围场开围至今,土豆在围场的种植已经有300多年。”围场马铃薯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啸天说,“土豆”是马铃薯的通俗叫法。2017年以来,围场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占河北省播种总面积的21.8%。

1月15日,2025燕赵农产品北京新春展活动暨《环京特色产业带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该指数研究成果首期选取围场马铃薯为典型产业深度分析,探究围场薯制品产销翻倍扩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原因。

“马铃薯是围场土特产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围场在做强马铃薯产业的基础上,白蘑、灵芝、沙棘、胡萝卜、金莲花等‘土’味美食持续上新。”围场农业农村局局长佟建军介绍说,以“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模式,围场挖掘出棋盘山镇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御道口镇的优质肉牛养殖、四道沟乡特色水果种植等多种特色农业产业。

聚焦“特”质 广拓产品优势路

“与众不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佟建军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围场在“差异化”中找准发力点,“内卷”的核心是绿色和创新。

近年来,围场持续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培育、检验检测、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

截至2024年底,围场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达到14家,认证证书27个。累计检测农畜产品样品1248批次,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8%,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9.84%。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溢价能力进一步提高。

同时,围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立足围场生态实际及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绿色交易所等21个单位创新共建塞罕坝生态文明创新研究院。

“随着沙棘及特色果蔬高效节能真空冷冻干燥等10余项关键技术被逐一攻关,围场已经开发出沙棘、马铃薯等10余个新品种。”围场副县长谭赋说。

汇聚“产”能 打造产业集群图

4月3日,走进围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牛羊副食品、净菜分选、淀粉酒加工等厂房鳞次栉比。

“我们坚持边建设边招商,摒弃自身招商条件不优越的惯性思维,积极融入京津冀,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为优势产业配置优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围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胡瑞玲介绍,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特色的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集聚区,围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共入驻企业23家、农业合作社33个、家庭农场29个。

“农民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是主体,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合作经营组织形式,让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把农产品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围场裕泰和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立军说。

截至目前,围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3家,培育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56.9%,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25亿元,实现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为1.1∶1。

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围场大力补链、延链、强链,拓展升级农业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互联网+”等融合创新功能,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舟曲:荞麦花开激活农旅 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舟曲县南峪乡勒地别村的百亩荞麦花迎来盛放期。洁白粉红的花海铺展山野,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这座深藏于白龙江畔云雾之中的“国家森林乡村”和“旅游专业村”,正以荞麦花为媒,串联生态观光、非遗文化、农事体验与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5-09-04 14:28:00

央媒观洛|三彩的千年窑火“零碳”新生

  唐三彩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2008年,唐三彩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唐代,工匠们聚集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一带,砍柴伐木、投窑点火。在烈烈窑火中,一件件瑰丽的唐三彩诞生,开启了一段关于色彩与技艺的传奇。  时光流转,千年后的今天,位于洛

2025-09-02 09:22:00

砥砺深耕·载誉前行丨看山东省属企业硬核实力(乡村振兴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展现山东省属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成绩,山东省属国资国企融媒体中心联合大众网、鲁网、速豹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特别开设《砥砺深耕·载誉前行——看山东省属企业硬核实力》主题栏目,聚焦山东省属企业在工程创优、生态保护、乡村振兴、金融

2025-08-30 14:31:00

“村BA”点亮乡村之夜

【来源:安徽日报】8月23日晚,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犁桥村的篮球场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伴着一声清脆的哨响划破夜空,篮球比赛正式开始。精准传球、灵活突破、潇洒上篮,每一个漂亮动作都会引来阵阵喝彩,为乡村的夜晚注入了炽热活力。当天,铜陵市义安区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在西联镇犁桥村开赛。此次赛事共有14

2025-08-27 09:19:00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泉水人家”优质农产品进社区开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编者按:近年来,济南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扎实推进“双报到”工作,取得了重要实践成果。为持续推动“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济南市直机关工委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双报到”办实事》专题,走进系列优秀实

2025-07-24 18:15:00

答好五问促增收丨云南:壮大乡村产业 释放富民效应

“以前,除去种植成本,农民不赚钱还倒贴钱。现在村里每年咖啡总产量达到了4000多吨,2023年产值超过了1.3亿元,2024年产值接近2亿元。”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说。“过去因为咖啡价格低,不划算,我们很多咖农都弃管,熟了也懒得去采。现在一到采摘季,大家都抢着来采咖啡。”临沧的咖

2025-07-24 16:29:00

点亮高原夜经济 打造文旅商融合新地标

商家在整理产品。商家在制作食品。文创产品。近日,备受瞩目的宇拓路“拉萨不夜城”项目于7月15日正式亮相。这条仅370米长的路段,将布达拉宫与大昭寺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所在的历史老街紧密相连,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华丽转型。那么,“拉萨不夜城”将如何成为拉萨夜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又怎样巧妙地将文化、旅游、商

2025-07-23 17:57:00

镜观西藏:边疆小城兴边富民的“生态实践”

“你看这沙棘,从灌木长成了乔木,就像我们隆子人,在雪域边陲扎下根、守好家。”站在绵延40多公里的沙棘林中,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委副书记、县长巴桑次仁望着眼前的绿色海洋,语气中满是自豪。这片世界最大的人工连片沙棘林,不仅是隆子县的生态名片,更是他口中“边疆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

2025-07-23 11:08:00

省名单!兰陵2家医院入选!

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5年度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机构建设单位名单兰陵县2家医院分别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县级推广中心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站来源: 兰陵县中医医院

2025-07-23 05:30:00

镇宁龙滩村:“凉资源”变身“热产业”

盛夏时节,记者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城区出发,驱车前往环翠街道龙滩村。4.5公里的路途仿佛置身“清凉绿境”,沿途峡谷丛林郁郁葱葱,再往前行,只见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与青山碧水相映成画。7.09平方公里的龙滩村,森林覆盖率超90%,9700余亩林地如同天然“生态空调”。这里夏季平均气温较城区低3至5℃

2025-07-22 1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