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院”为主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启动2025年福建省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
福医二院联合泉州市科协、泉州市科技馆、中国移动等多家科技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共同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通过“学术+科普+惠民”的三维联动,播撒科技之美,呈现一场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科学盛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启动2025年福建省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福医二院 供图
活动现场,“床旁结算区”“AI辅助诊断区”“智慧病房展示区”“数字人健康科普区”“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展示区”“数字时代的生命护航者展区”等6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现福医二院近年来取得的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让公众在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中真切感受科技创新改善健康生活的温度与力量。
在“数字时代的生命护航者展区”,集中展示了多项视障辅助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通过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合作,为视障人群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便利。“基于低视力康复知识库的人工智能语音问答机器”能随时随地为视障人群提供精准的语音帮助和专业问答,“基于刚体的动作捕捉设备”“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鞋垫”等能精准评估视障患者的姿态和步态。这些视障辅助技术的展示和应用,也是推进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重要环节。

工作人员正在介绍肺结节智能诊断系统。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在“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展示区”,生殖医学科行政副主任黄小兰向记者介绍了“第三代试管技术”。“针对一些有多次流产经历、生育年龄较大、或者既往因携带致病性遗传性因素而生育过异常孩子的,我们可以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筛选出低风险的胚胎进行植入。”黄小兰介绍,通过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检测,能排查导致流产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因素,也能避免将父母身上已查明的遗传风险传递给下一代。
在“AI辅助诊断区”,先进的“肺结节智能诊断系统”吸引了许多医护人员和市民驻足了解。“这套系统主要用于肺癌早筛,我们在日常体检中,一些微小的病灶容易被忽略,这个系统通过AI技术能实现精准捕捉病灶及其大小,准确率高达95%,病理判别准确性达80%以上。”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于2019年开始在福医二院投入使用,每年会定期更新以快速提升医生诊断效率及准确性,降低病患的治疗成本。同时,医院还引进了用于乳腺癌筛查,心血管疾病检查,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等智能诊断系统,提升医院的诊疗效率和质量。

图为多人障碍酷跑体验。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福医二院党委书记胡建达指出,当前,科技创新与医疗卫生加速融合,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到手术方式的创新,守护人民健康离不开科技支撑。“我们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做救死扶伤的临床专家,也要当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既要在实验室里大胆创新、反复试验,也要走进乡村社区的科普讲堂,播撒知识、传播健康。”胡建达表示,此次科技活动周不仅搭建了一个创新成果展示平台,让科技创新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还通过系列科普直播、健康公益活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希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行业同仁深度交流,碰撞出更多科技的火花,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据了解,此次科技活动周从5月24日持续至5月31日,期间,主办方还将举行科普舞台剧、直播、健康科普大赛等多场主题活动,让深奥的医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通讯员 王艳军 曾婧琦)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