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5:45:00    

近期,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或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相关行为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仅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切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现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一)顾某庆编造传播“山西一火车与汽车相撞”谣言案。近日,河南公安网安部门查明,顾某庆(男,59岁)为吸粉引流,将某短视频平台上一段“火车撞上老年车”视频与某搜索引擎上“火车撞老年车”的相关新闻进行移花接木,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3月4日山西晋城一名女司机驾车抢越铁路道口被火车撞上,晋煤集团铁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火车拉了59节车皮不能马上制动,将轿车往前推行200米才停下,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引起网民对该公司煤炭外运安全生产的误解,扰乱公共秩序。

(二)铁某某编造传播“观影途中女子出轨”谣言案。近日,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铁某某(男,27岁)为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2月8日西昌太平洋电影院7排2座穿蓝色风大衣黑色头发看哪吒的兄弟,你在中途出去的那十来分钟左右,你的女朋友亲了你的兄弟,他们笑得很开心,希望你能看见”的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铁某某发布虚假信息后,自导自演使用小号再次作“伪证”发布不实评论,并称要当网红博取流量赚钱,该行为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三)张某凌摆拍捏造“钓鱼钓到手雷”谣言案。近日,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张某凌(男,32岁)为博人眼球,自导自演“钓鱼钓到疑似手雷”的短视频,并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扰乱公共秩序。经属地公安机关专业探测、现场甄别,确定该物品为模型,无药块、无雷管、无爆炸的可能,后按规定将该手雷模型进行销毁处理。

(四)吴某亮移花接木,编造传播“3名学生骑1辆摩托致1死”谣言案。近日,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吴某亮(男,26岁)为吸粉引流,将一篇“某地三名初中生发生车祸一人死亡”的公开报道移花接木,编造事发地在绵阳,发布在某短视频平台,并配文“绵阳三名初中生发生车祸一人死亡”,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扰乱公共秩序。

(五)覃某、刘某利用AI工具编造“郑州公交车司机无证驾驶”等谣言案。近日,河南公安网安部门查明,覃某(男,25岁)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利用某AI工具编辑“郑州公交司机无证驾驶”“科目二代考”等谣言信息,在某网络平台发布;刘洋(男,33岁)为吸粉引流,利用某AI工具编辑生成“郑州公交车祸造成几人轻伤”等谣言信息,在某网络平台发布。上述2条谣言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对郑州公交公司正常运营产生影响,扰乱公共秩序。

(六)李某某编造传播“山西一工厂燃气管道爆炸”谣言案。近日,山西公安网安部门查明,李某某(男,47岁)出于猎奇心理,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多张河津市宏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照片,并配以“河津一工厂燃气管道爆炸”的虚假信息后发布。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对相关工厂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七)唐某编造传播“成都艾滋病患者已达十万”谣言案。近日,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唐某(男,30岁)与网民石某产生矛盾,为泄私愤,在某短视频平台编造“网民石某长期以来通过成都外调资源群等各种大量外调渠道平台发布照片信息等,使成都大量女性客户群体遭受艾滋病传播,并有梅毒等性病”“成都艾滋病已达十万数据,千万小心”的不实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八)东某某编造传播“三江源国家公园工作人员放恶犬围捕雪豹致其瘫痪”谣言案。近日,青海公安网安部门查明,东某某(男,31岁)为博人眼球,将互联网上一段牧羊犬驱赶雪豹的视频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工作人员救助受伤雪豹幼崽的视频进行拼接,并配以“雪豹VS藏獒”文字后在某短视频平台,引发大量网民关注,造成网民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动物救护工作的误解,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目前,小雪豹经过救治,生命体征平稳,各项身体机能正在恢复。

(九)任某文编造传播“漂流小孩哥大闹幼儿园和小学”等谣言案。近日,河北公安网安部门查明,任某文(女,29岁)无中生有、乱贴标签、博取流量,将网上关于“10岁‘赤岭亮哥’孤身海钓 海上漂流一天一夜获救”的信息转发至自己的短视频平台,捏造“智斗人贩子”“大闹幼儿园和小学”等谣言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关注,扰乱公共秩序。

(十)刘某编造传播“上海地铁不招聘上海户籍员工”谣言案。近日,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刘某(男,49岁)为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员工,编辑制作上海地铁招聘海报,并自行添加了“非沪籍”的招工门槛要求后,在多个网络群组发布称“招聘非本市户籍地铁安检员”,造成该谣言信息传播,导致网民对招聘政策产生误解,影响相关单位正常招聘工作开展。

以上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警方提醒

网络无边,法律有界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

请广大网民遵守法律法规

规范网上行为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网民建议建立全国性就业信息平台 人社部回应

原标题:网民建议建立全国性就业信息平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回应来自北京的网民“魔方”说:目前,越来越多企业招聘选择通过线上招聘平台进行,但因为信息不对称,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匹配和交流存在一些障碍,建议人社部门建立一个免费的无障碍的全国性就业信息交流平台,降低劳资之间沟通交流的信息门槛,进一步促进就

2025-04-19 09:52:00

【视频】咸阳文旅闪耀西安旅博会 绘就“山南水北” 新画卷

【视频】咸阳文旅闪耀西安旅博会 绘就“山南水北” 新画卷【视频】咸阳文旅闪耀西安旅博会 绘就“山南水北” 新画卷

2025-04-18 19:50:00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近期,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或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相关行为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仅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

2025-04-18 15:45:00

市民网购空调遭遇虚假发货 法院判决商家“退一赔三”

网购遭遇虚假发货,买家能否主张退一赔三?近日,仓山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网购虚拟发货的买卖合同纠纷。2024年1月19日,黄某某在网上花1550元向杨某某购买1台空调。当日,平台显示卖家已发货,快递单号显示“包裹正在等待揽收”。1月27日,平台提示订单即将自动确认收货,黄某某于1月29日询问商家是否发货

2025-04-18 11:55:00

六部门发文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

中国人民银行4月17日发布消息为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六部门近期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重点围绕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明晰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指引明确可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的金融业务场景进一步便利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要求金融机构采取必要的数据安全保护管理和技术措施切实保障金

2025-04-17 18:13:00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近期,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或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相关行为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仅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犯罪。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

2025-04-17 13:08:00

一家五口花1400元打独享顺风车又拼2人

日前,有用户打顺风车遭遇了“花1400元打独享顺风车拼了7个人”的情况,登上了热搜。 哈啰平台回应,经核实车主确有额外拼人,已向乘客致歉,并将提供补偿,已永久封禁涉事车主账号。 七座车实际坐了八人 据报道,乘客一家五口从贵州罗甸出发前往广西玉林,本来是七座的车,因司机中途多接了两位乘客,车上加司机实

2025-04-17 07:04:00

共建良好网络生态 多方协力推动算法向上向善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搜索一个话题后,相关内容便接二连三地出现;关注了一个博主,过两天就被推荐了该博主的视频……这些并非偶然,而是“算法”根据用户兴趣推荐的结果。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

2025-04-16 20:43:00

南京市江宁区公布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2025年第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公布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2025年第2期)。江宁区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2025年第2期).pdf

2025-04-16 15:47:00

今年甘肃省力争引进16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

原标题:今年我省力争引进16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4月15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我省将力争引进16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科技招商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达到165亿元。今年,我省将把握国家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立足全省的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梳理并编制重大科技成果、科技领军人才、科研设施平台等清单

2025-04-16 0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