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破产并不意味着债务人完全不用还钱。实际上,破产是一种法律程序,通过该程序,债务人的资产会被清算以偿还债务。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破产程序中的资产清算:
在破产程序中,债务人的资产会被清算,并按照法定的优先顺序分配给债权人。通常情况下,破产程序会优先考虑保障债务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和必要支出,然后才会考虑偿还债务。
债务人仍需承担部分责任:
即使宣布破产,债务人仍然需要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例如,债务人可能需要继续向债权人支付某些类型的债务,例如学生贷款、赡养费、抚养费等。此外,如果债务人在破产程序中被发现存在欺诈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还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特定债务的免除:
个人破产制度为无力偿还债务的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申请。例如,那些被称为“老赖”的人,如果他们申请个人破产,法院是不会接受的。这是因为“老赖”实际上拥有财产,却故意不还钱,属于故意拖欠债务的行为,这不符合个人破产的申请资格,所以他们必须偿还全部债务。
破产财产的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公司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后,由破产财产偿还相关的债务,清算后,公司就依法注销,不需要再承担任何偿还债务的责任。
重整与清算:
如果选择清算破产,所有资产都会被拍卖,拍卖所得的钱用来还债。如果资产不够偿还全部债务,剩下的部分就不再追究。不过,有些债务如抵押贷款等担保债务,可能还是得继续还。重整破产则是债务人和债权人达成协议,通过调整还款计划或者减免部分债务来避免清算。
法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个人破产制度对债务的豁免并不是绝对无条件,更不是简单的欠钱不用还。有些债务不会免除,比如侵权形成的债务、婚姻家庭之债等。
综上所述,宣布破产并不意味着债务人完全不用还钱。破产程序旨在通过清算债务人的资产来偿还债权人,但债务人仍需承担部分责任和义务,并且某些类型的债务可能不会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