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派,也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或现代派建筑,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它以功能主义为特征,强调简洁、几何形态和材料的本质,以及对空间的把握和创造。
现代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欧洲的先锋派:以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为代表,他们被称为功能主义派、理性主义派、现代主义派,是现代运动的主力。
有机建筑派:以美国的赖特和芬兰的阿尔托为代表,他们主张建筑应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强调建筑的自然有机形态。
现代建筑派的核心理念包括:
功能主义:
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它的功能,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
理性主义:
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简洁与几何形态:
追求简洁明快的线条和空间,摒弃了传统建筑的繁琐装饰和形式主义。
材料与结构的创新:
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
适应工业化社会:
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通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立良好的社会,促进社会正义。
现代建筑派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兴起,到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虽然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但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仍然正确,并需修正补充。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全球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建筑作品成为了经典,如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和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