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要来唠唠一个超有魅力的地方——通城县。
通城这家伙,那可是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处在东经 113°36′到 114°4′,北纬 29°2′到 29°24′之间呢。这位置厉害啦,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就像一个交通枢纽,连接着三个省的热闹与繁华。
通城县境东南和江西省的修水县勾勾搭搭,南边跟湖南省的平江县称兄道弟,西边和西北边又和湖南省的岳阳县、临湘市打得火热,北边和东北边呢,还和本省的崇阳县亲密无间。这通城啊,东、西最长跨度有 45 千米,南北最宽距离 40.5 千米,总面积达到 1140.7 平方千米,不大不小刚刚好,就像一个精致的小王国。
咱先来聊聊通城这悠久得让人惊叹的历史。嘿,早在先秦时期,龙山文化那会儿,通城这地儿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啦。那时候的人们在这儿干啥呢?也许他们穿着简陋的衣服,拿着自制的工具,在山上打猎,在河里捕鱼,过着简单又充满挑战的生活。周朝的时候,通城是楚国的地盘,那时候的楚国可威风啦,通城也沾了不少光呢。到了秦朝,通城就归南郡管辖啦。汉高祖刘邦六年的时候,在这里设立了隽县,嘿,这可不得了,有了自己的名号啦。汉武帝刘彻的时候呢,通城又隶属长沙国。汉建武刘秀十三年,长沙国被撤了,变成长沙郡,通城就由隽县统辖。
三国时期,通城归属东吴,还是大都督周瑜的封地呢!哇,想象一下,周瑜在这儿是不是也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呢?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十六年,通城由巴陵郡管辖。南齐东昏侯萧宝卷永元元年,下隽县升级为上隽县,还设了锡山市,也就是现在的隽水镇。梁大同五年,上隽县又被废除了,分成了乐化县和下隽县,归上隽郡管。隋开皇杨坚十二年,乐化和下隽并入蒲圻县,通城就归荆州江夏郡啦。
唐天宝李隆基元年,蒲圻南境被分出来,变成了唐年县,也就是现在通城和崇阳的地盘,隶属鄂州管制。宪宗李纯元和二年,锡山市升级为镇,元和五年又更名为通城镇。五代杨行密的时候,唐年县被改成宗阳县,到了南唐时期,宗阳县又变回唐年县。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八年,又改回崇阳县,上属鄂州。宋神宗赵顼熙宁五年,把崇阳县南分成上隽、乐化、天宝三个乡,变成了通城县。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五年,通城县并入崇阳县。不过绍兴十七年,通城县又恢复了管辖权,归武昌郡。元朝的时候,通城改属武昌路。明清两代呢,通城都归武昌府下辖。
民国元年以后,通城划分于江汉道。民国二十一年后,又变成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十八年到二十四年,通城那可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呢!在药姑山、黄袍山先后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那时候的通城,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热血。1949 年,通城归属湖北省大冶专员公署。1952 年秋后归孝感专员公署。1958 年 11 月,通城和崇阳二县合一。1960 年 1 月归武汉市,不过 1960 年 12 月又恢复了通城县,还是归孝感专员公署。1965 年 8 月改属咸宁专员公署,1999 年 3 月正式成为咸宁市下辖县。这一路走来,通城的历史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充满了波折和传奇。
通城不仅历史悠久,文化那也是相当丰富呢!在古时候,通城就有“文化昌明之邑”的美称。这里人杰地灵,出过唐代道教真人罗思远,这家伙肯定很有仙风道骨吧!还有名医吴昌祚,那医术肯定很高明。名伶李三槐,肯定唱得一手好曲儿。还有死节之臣方琼,那肯定是个忠肝义胆的好汉。通城还有药姑山瑶乡拍打舞、赛锣赛亮会、应锣应鼓、佛岭锣鼓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非遗项目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想象一下,人们在节日里跳起拍打舞,敲起锣,打起鼓,那场面得多热闹啊!
说完了历史文化,咱得说说通城的美食。通城甑蒸糕那可是通城人的最爱之一。这甑蒸糕啊,是用糯米和大米做的。先把糯米和大米泡一泡,然后磨成粉,再拌上各种调料,最后放到蒸笼里蒸。蒸出来的甑蒸糕色泽洁白,就像一朵白云。口感软糯,咬一口,哇,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还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吃起来十分爽口。这可是通城人喜爱的传统小吃之一,走在通城的街头巷尾,说不定就能闻到甑蒸糕的香味呢!
麦市干子也不能错过。麦市干子采用传统工艺制作,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先把黄豆磨成浆,煮一煮,然后点卤、压制。做出来的麦市干子豆香浓郁,口感紧实,有嚼劲。咸淡适中,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炒菜、凉拌。这可是通城的特色豆制品,吃一口麦市干子,感受一下通城的味道。
通城红烧两头乌那更是一绝。这道菜选用通城当地特有的两头乌猪肉为食材。这种猪肉肉质鲜嫩多汁,脂肪含量适中,肉香浓郁。烹饪的时候,先把猪肉切块焯水,然后用热油煸炒,加入各种调料炖煮,直到猪肉色泽红亮,入味软烂。吃起来肥而不腻,口感醇厚。这可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要是你来到通城,一定要尝尝这道通城红烧两头乌。
最后,咱来逛逛通城的景点。药姑山古瑶村那可是个好地方,这里是古瑶文化的传承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景色秀丽。你可以欣赏到古老的瑶族建筑风格,感受独特的瑶族民俗风情。还能参观瑶医瑶药文化展示馆,了解瑶族的医药文化。在这里,你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着瑶族人民的智慧和生活。
通城八景也不容错过。银山积翠,城郊的锡山,山上松树茂密,远看一片锦绣。哇,那景色肯定很美。秀水回澜,南门的秀水河郎桥北头,河中水流清澈见底,流到桥底时又打个转回再复流回来,其间旋涡阵阵,鱼群拥挤。这画面多有趣啊!兴贤夜诵,在现和平街西门小学处,旧时建有读书的兴贤坊,每到晚上时时传来朗朗读书声。想象一下,在那个宁静的夜晚,听着读书声,是不是很有诗意呢?隽溪映月,县城北门的通城大桥处,河面开阔,晚上明月皎洁,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意境优美。雁塔穿云,在现雁塔桥附近,当年建有一座古塔,此地是隽水和秀水汇合处,水面开阔,经常有水气升起而环绕着雁塔不散,如云雾仙境一般。隆平晓钟,在今城关初中学校处,有一隆平寺,每天早晨的钟声准时敲响,富有禅意。太平春耕,在今太平桥处,地面开阔,便于大面积耕作,每到插秧收割季节,田地里人声鼎沸,耕牛成群,一片丰收喜庆景象。九蜂暮鼓,在古龙路原煤炭公司的西侧,当时建有九峰寺,每天傍晚时分鼓声敲响,一派太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