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社"是一种传统的祭祀活动,主要流行于中国的一些地区,尤其是客家人中。这个习俗是对新近亡故亲人的一种祭奠方式,通常从亲人亡故当年开始,连续举办三次,每年一次。第一年称开社,第二年称团社,第三年称圆社。
时间:挂社活动通常在亲人亡故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的春社前进行。
活动内容:给新坟“拜年”,送上纸猪脑壳、吉祥伞、纸球等物品,以及烧纸钱、放鞭炮。
历史:挂社这一习俗始于北宋时期,已有近千年历史。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挂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慈利地区,挂社通常在清明前,农历二、三月份进行,而黔东之东部地带称之为“挂社”,西部地带则称之为“上坟”。
社会意义:挂社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对家族传统的传承和对社区成员间联系的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