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亿元 >

央行:3月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2025-03-31 18:13:00

今天(3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是2024年10月央行宣布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启用的政策工具。买断式逆回购的推出,使央行可以更加及时、精准地调节市场流动性,从而

“苏超”概念股发酵!共创草坪股价5连板,为全球产销规模最大人造草坪企业

2025-06-07 12:56:0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来源:图虫 “苏超”带动共创草坪(605099.SH)股价5连板,股价累计涨幅达58.00%。5月29日至6月6日6个交易日,另一只“苏超”概念股金陵体育(300651.SZ)股价涨幅达122.22%。近日,“苏超”全网出圈,参赛队是江湖人称“十三太保”的江苏省13个

不只有绳子!揭秘藏在300亿产值里的“黑科技”密码 | 行走黄河

2025-04-13 15:13:00

在黄河三角洲腹地,山东惠民县正以一根根绳网“织”出产业新篇章。2024年,该县绳网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同比增长15.38%,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答卷。作为全国最大的新型绳网生产基地,这里聚集了4257家企业,产品远销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惠民县以创新为笔,绘就产业蓝图

大众旗下Cariad软件部门亏损扩大至26亿美元

2025-03-18 06:30:00

来源:中关村在线大众汽车旗下的软件部门 Cariad 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公司未来的核心技术支柱,然而近年来却逐渐成为拖累集团财务表现的沉重负担。从成立之初到如今不到五年的时间里,Cariad 的发展轨迹经历了急剧的变化。根据大众集团最新发布的 2024 年财报数据显示,Cariad 在过去一年的运

吉林板块19日主力净流入2.08亿元,吉林化纤、亚泰集团居前

2025-05-19 15:47:00

5月19日,吉林板块上涨1.77%,今日主力资金流入2.08亿元,成分股37只上涨,12只下跌。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分别为吉林化纤(2.45亿元)、亚泰集团(5978.07万元)、吉林碳谷(2462.58万元)、利源股份(2028.94万元)、长白山(1839.64万元)。序号代码名称最新价涨跌幅主

沪指跌7.34%报3096.58点:两市成交超1.5万亿元,农业股逆市走强

2025-04-07 15:34:00

澎湃新闻4月7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幅低开。早盘两市大幅下挫,午前跌幅略有收窄。午后两市震荡下行,沪指再度击穿3100点关口。在中央汇金公司正在积极开展稳市操作的消息带动下,三大股指出现反抽跌幅明显收窄。从盘面上看,科技股全线下挫,TMT方向领跌,消费电子、AI应用、算力、半导体、锂电池、光伏、机器

厦门信达收盘上涨1.67%,最新市净率-7.72,总市值32.98亿元

2025-04-22 16:17:00

4月22日,厦门信达今日收盘4.88元,上涨1.67%,最新市净率-7.72,创18天以来新低,总市值32.98亿元。股东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厦门信达股东户数43927户,较上次增加45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数智赋能整体

医药50ETF(512120)、生物医药ETF基金(159508)均涨超3%,湖北发布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2025-04-01 10:39:00

4月1日,医药板块再度活跃,创新药指数、中药精选指数均大幅走强。医药板块相关个股方面,诚达药业、多瑞医药、陇神戎发、润都股份、哈三联、沃华医药涨停,一品红、成都先导、上海凯宝、粤万年青等涨幅靠前。相关ETF方面,截至发稿,医药50ETF(512120)大涨3.82%,生物医药ETF基金(159508

武汉要建全国科技金融中心,已有12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72亿元

2025-06-19 19:23:00

6月19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相关情况。九派新闻从会上获悉,武汉近日出台了相关政策,首次提出要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发布以来,武汉已有12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72亿元。武汉宣布加快

极星与星纪魅族终止在华合作,雷克萨斯在沪成立新能源公司 | 汽车早参

2025-04-16 05:47:00

每经记者:董天意 每经编辑:余婷婷|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NO.1 极星与星纪魅族终止在华合作近日,极星汽车发布公告称,已与星纪魅族签署终止框架协议,决定终止双方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并将分销权移交给极星。根据协议条款,合资公司在停止运营前,将负责清偿所有未清偿财务义务及对商业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