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文周刊·文旅热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6:14: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歌 张魏

美食是了解一座城的开始,萦绕舌尖的味道,是读懂一座城的关键。

从征服人们的味蕾到决定人们的目的地,美食在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流量的推波助澜下,美食“出圈”带动地方文旅“突围”,“舌尖上的旅行”已成为文旅消费新趋势。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如下措施:支持商业综合体、商圈、景区、街区、文化产业园区等打造创意市集,嵌入文创、剧场、展览、特色书店、运动健身、文化主题餐饮等业态。

今年春节期间,话题#来河南总有一款美食吸引你#在网络引发热议,冲上微博热搜榜。河南美食融合南北之味,无论是传统宴席还是特色小吃,每位游客都能在河南找到熨帖舌尖的味道。

当“武则天”成为下饭“搭子”、胡辣汤和奶茶成“两掺儿”,博物院“进军”菜市场……在河南,豫宴千年,在舌尖上完成“穿越”;非遗跨界,两两相融为神仙组合。文化主题餐饮,能否成为下一个文旅“顶流”?

一口吃透千年 文化主题餐饮玩出“爆款”

3月16日晚,洛阳十三坊的灯火次第亮起,丝竹声自朱门内流淌而出。步入武皇盛宴的殿堂,一袭华服的“侍女”手执宫灯引路,全息投影的牡丹在穹顶次第绽放,水幕倾泻如银河,升降舞台上,舞者衣袂翩跹,演绎着武则天从才人到帝王的传奇一生。

宾客身着汉服,箸尖轻点牡丹燕菜,酸辣滋味尚未入喉,空中威亚滑轨上的“飞天仙子”已掠过席间,掌声与惊叹声交织,盛唐的繁华在这一刻“活”了过来。

武皇盛宴定鼎门店店长郭春利向记者介绍,武皇盛宴就是以“沉浸式演艺”为核心的餐饮体验项目,菜式以洛阳水席与传统豫菜为主调,兼则融汇南北风味。演出以武则天生平为脉络,结合龙门石窟、牡丹等洛阳元素,借助全息投影与升降舞台,让每道菜成为剧情的“引线”。

“开业至今,日均接待游客近500人次,150个餐位需提前预约,外地游客占比达90%,春节假期单日翻台率高达4次,营收同比增长200%。”郭春利说。

郑州游客徐女士身着襦裙,举着手机记录演出:“穿汉服、看表演、品水席,人均200元就能‘穿越’,性价比超高!”西安大学生张轩感慨:“原本以为只是网红打卡,没想到从妆造到演出细节都考究,连餐具纹样都有文献依据,文化体验远超预期。”

与武皇盛宴遥相呼应,开封大河希尔顿逸林酒店的“宋宴”复原宋代点茶、插花雅集,将开封传统小吃和淮扬菜相结合,让食客在蟹酿橙、小笼包的滋味中触摸风雅宋韵。

在北京老舍茶馆深度体验戏曲文化和饮食文化;在南京的金陵梦华里沉浸式体验一场大明御宴。纵观全国,像这样“美食+文旅”的沉浸式表演,在北京、南京等地已有较为成熟的产业模式。

这些通过植入特定主题的体验式演艺,融入特色美食等业态的立体场景,以其独特人文体验,吸引了游客的广泛关注。

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靳中兴认为,沉浸式演艺的餐饮体验是一种“文化仪式感再造”。“仪式不是摆盘与汉服的堆砌,而是通过历史叙事、互动设计与在地文化勾连,让体验‘入心’。”靳中兴说,武皇盛宴的“妆造司”免费提供汉服与发饰,演员与游客即兴对诗,皆是“让仪式自然生长于场景中”。

当宫廷盛宴遇见市井烟火,河南的“美食引力”更显多元。

夜幕下的洛阳西工小街,小街锅贴与浆面条的香气蒸腾,百米长街日均客流过万;开封鼓楼夜市,杏仁茶与炒凉粉的摊位前,游客摩肩接踵,2024年春节期间创下单日10万人次客流纪录。

西工小街所在的洛阳市洛阳古城特色文化街区、鼓楼夜市所在的开封市鼓楼特色文化街区,均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鼓楼夜市主打“老字号”和“夜市”文化,西工小街强化汉服体验与本地小吃,形成“美食+场景”沉浸消费场域。

靳中兴分析,这类街区是根据市民习惯和城市历史自然形成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平民化体验与文化符号的平衡”——价格亲民、品类鲜明,同时以仿古招牌、非遗展示等轻量文化元素提升质感,“让游客用一碗汤的钱,买走一座城的记忆”。

截至目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地市推出了多条特色美食主题旅游线路,结合非遗文化、地域风味和乡村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美食体验。这些线路通过“美食+文化+场景”的创新设计,展现了河南从豫南茶乡到豫北面食的多元饮食文化版图,并依托政策支持和区域协作推动消费升级。

如何更好地以美食为支点撬动文旅产业?靳中兴提出三重路径:一是深挖“美食IP”,如洛阳水席可联动牡丹文化节推出限定宴席;二是打造“体验链”,将烹饪技艺研学、食材溯源之旅融入行程;三是借力数字传播,“一道菜带火一座城”的案例在短视频时代屡见不鲜,“但需避免同质化,用故事赋予美食独特性”。

非遗、文物、“Z世代”……餐饮跨界融合的N种可能

美食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传统风俗和生活方式,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体验元素。道口烧鸡、鲤鱼焙面、桶子鸡、胡辣汤……河南特色非遗美食资源丰富,一道道非遗美食,已深深烙刻在城市的文化符号中。随着“美食+文旅”模式的兴起,更多非遗元素也助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3月18日,走过长长的青石板路,进入登封市嵩山不一般文化主题餐厅,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传统八仙桌、雅致的过门屏风和宫廷灯笼,雕梁画栋透出古典气质。

在餐厅里,记者还看到了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学术科研于一体的大禹文化展览馆。“巍巍嵩山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禅武文化,还有深厚的大禹文化,以嵩山不一般为代表的餐饮文化体验,是其精粹之一。”餐厅负责人贺占有说,创立之初的目标就是打造能吃水席的博物馆、登封人的会客厅。

来这里体验特色非遗,吃和听都不耽误。每天特定时段,河南非遗河洛大鼓闪耀登场,胡弦声响,曲声悠扬。

身为登封民间水席厨艺传承人的贺占有,历经多年潜心研究、挖掘整理出八凉八热八汤二十四道菜,个个独特而经典。

“吃饭的古典氛围和河洛大鼓很搭!这几天有空,专门过来听听。”外地游客刘先生说。在这家餐厅,像刘先生这样的外地游客不少。贺占有说,登封河洛大鼓这一特色曲艺品种,已经在此扎根,成为宣传登封非遗的重要阵地之一。

登封市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袁栋洋很欣赏这个形式,他认为登封嵩山不一般与河洛大鼓的融合,创新了非遗活态传承新模式。“通过沉浸式场景建构实现,水席以味觉延续饮食记忆,河洛大鼓演绎以声情并茂传续文化,二者在饮食与动态展演中塑造了独特的文化体验。这种活态保护模式,拉长了非遗传播链条,扩展了非遗受众群体,构建起非遗助推文旅发展的新视角。”

在社交媒体的强大传播效力中,特色美食已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从淄博烧烤,到甘肃天水麻辣烫的“出圈”,吸引了大批游客,“Z世代”的年轻人往往为了美食,会奔赴一座城。

“冬天的第一杯奶茶竟然是胡辣汤味的”“神仙组合,听起来就想试试”“味道让人意想不到”……此前,眷茶联名胡辣汤品牌方中山推出“胡辣汤干酪奶茶”,相关话题一出,在互联网掀起热议,抖音话题播放量超千万,线下引发网友纷纷打卡。

“联名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猎奇,我们想用本土的好东西,做出体现地域特色而且还好喝的茶。”眷茶相关负责人表示。

餐饮的跨界融合已成为带动消费的新引擎,满足消费者情绪价值的同时,也引发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2024年9月,河南博物院与眷茶合作,共同打造了“菜市场里的博物馆”。市民们惊叹于文物跳出展柜,以接地气的形式融入菜市场,年轻人群体中掀起逛菜市场的“潮流”。

在郑州纬四路农贸市场,“莲鹤方壶”紧挨着彩椒和番茄,“贾湖骨笛”横卧在茄子和菌菇间,“绿釉立姿陶狗”被一圈鲜蔬围绕,“青铜神兽”在生姜和大蒜中“吐舌”。

从大热的考古盲盒,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文创,目前,河南博物院文创已有2000多种,通过与众多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展文化输出的边界。

“以年轻化表达重构文化IP、以市场化机制联动企业、以科技赋能拓宽传播边界,实现多领域的跨界融合,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下去’的核心密码。”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

千年烟火,百味人间。从宫廷盛宴到夜市小摊,河南正以美食为经纬,织就一张贯通古今的文化之网。当箸尖触碰的不仅是味蕾,更是一个时代的呼吸,美食文旅的“河南范式”,已然在舌尖上写就新的传奇。

点亮高原夜经济 打造文旅商融合新地标

商家在整理产品。商家在制作食品。文创产品。近日,备受瞩目的宇拓路“拉萨不夜城”项目于7月15日正式亮相。这条仅370米长的路段,将布达拉宫与大昭寺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所在的历史老街紧密相连,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华丽转型。那么,“拉萨不夜城”将如何成为拉萨夜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又怎样巧妙地将文化、旅游、商

2025-07-23 17:57:00

撞脸张柏芝走红,15岁女孩妈妈否认“接商演两小时酬劳8000元”

近日,15岁河南南阳女孩“七七”因一段街拍视频在网络走红。有网友拿着几段七七和妈妈在当地商场多个门店出现被人群围观的视频称,“七七站台接商演两小时酬劳8000,急着变现”。7月23日,七七妈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没有那个事,是乱传的。妈妈表示,出现在女装店只是和孩子一起逛商场。商场企划部工作人员也向记

2025-07-23 14:49:00

镇宁龙滩村:“凉资源”变身“热产业”

盛夏时节,记者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城区出发,驱车前往环翠街道龙滩村。4.5公里的路途仿佛置身“清凉绿境”,沿途峡谷丛林郁郁葱葱,再往前行,只见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与青山碧水相映成画。7.09平方公里的龙滩村,森林覆盖率超90%,9700余亩林地如同天然“生态空调”。这里夏季平均气温较城区低3至5℃

2025-07-22 12:15:00

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启动

2025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7月14日在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启动。今年是山西省图书馆开展这项志愿服务行动的第十年,继续动员青年力量深入基层,为古籍普查、保护与传承注入新鲜活力。2025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西行,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

2025-07-17 06:54:00

洛阳轴研科技产品再次建功世界之最

15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企业自主研制的主轴轴承产品成功配套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并于近日在福建省福清市成功下线,助力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主轴轴承承担着吸收叶轮气动载荷和传递功率的重要作用,被称为风电

2025-07-16 09:44:00

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无人机“安保”上岗,我市公园安全防护体系首次实现“空地协同”升级

一只搭载着尖端设备的“眼睛”轻盈地掠过树梢,将下方熙熙攘攘的游客与悠然自得的动物尽收眼底。近日,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从长春市动植物公园获悉,这位特殊的“空中工作者”——无人机,已正式加入园区的安保行列,标志着我市公园安全防护体系首次实现“空地协同、智能高效”的升级,为游客的安全游园和动物的健康生活构筑

2025-07-16 00:19:00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三千年文物的“青春翻译官”讲述“一片甲骨”何以惊天下

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9日电(通讯员 张朝阳 记者 王文坛)“传承从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让古老文明与青春热血共振。”在殷墟博物馆,社教老师白婷常用这句话开启她的研学课。作为一名在殷墟工作了十五年的商文明“青春翻译官”,她见证并参与了殷墟的一次次创新与蝶变,向世人讲述着“一片甲骨”何以惊天下的青春故事。 

2025-07-10 08:26:00

聊城市中医药文化夜市暨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式启动

岐黄润水城,中医惠生活。7月8日晚,聊城市中医药文化夜市暨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式启动。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在现场体验活动。本场活动通过八大特色展区与多元互动项目,让市民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开启夏日健康生活新体验。杏林循源,生动展现聊城中医药文化底蕴,让市民

2025-07-09 18:12:00

从迪士尼到乐高 国际主题乐园“升级”东方叙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7月5日电 题:从迪士尼到乐高 国际主题乐园“升级”东方叙事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在国际主题乐园经营者的战略沙盘上,文化融合始终与商业逻辑共舞。9年前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如此,7月5日正式开门迎客的上海乐高乐园亦如是。“中国元素”与东方叙事,已然成为国际IP主题乐园进入中国市

2025-07-05 22:35:00

济南持续高温 游客黑虎泉畔亲泉纳凉

近日,济南持续高温天气,7月5日最高气温达38℃左右。暑期游正热,黑虎泉成了市民游客的避暑首选。游客在此亲泉戏水,感受清凉。泉边直饮水点人气爆棚,游客纷纷接水畅饮,品尝甘甜的大碗茶,惬意纳凉。​​​​​​​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晓明 )

2025-07-05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