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出品”的,还算不算学术研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8:35:00    

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过去一年开除10名违反AI使用规则的学生;美国耶鲁大学,一名学生因AI使用工具纠纷,将三名教授、两名院长告上法庭。麻省理工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等高校,近来都陆续发生类似情况。

从“概念的游戏”到“潘多拉魔盒”,社会开始思考如何与AI相处,学术研究领域讨论尤为激烈。

(一)

学术研究关乎知识的积累、传承和创新,势必需要审慎对待。

此前国内各大高校相继出台了规定和办法,规范AI技术在学术研究中的使用场景。今年2月,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推出《关于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的启事》颇具代表性。

总体来看,《规范》严格限制AI使用,将其仅限于语言润色、文献检索、数据整理与分析、思路开拓等环节,超出者将判定为“违反学术诚信”。同时,《规范》也明确保持开放态度,未来将根据技术发展作出相应调整。

种种尝试,客观反映出学术界探索AI时代知识生产边界的自觉。首先,从内容来看,它将知识生产视作以人为主的智力活动,对AI的智识价值与人格地位仍有所保留。其次,从过程来看,它更强调AI的辅助作用和工具功能,且严格设置了禁止边界。最后,它要求待发表的学术文章进行AI检测,且主张严格外审。可以看到,“人的作品”而非“AI的作品”仍然是判断研究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核心标准。

(二)

其实,无论是权威期刊发布的规范,还是众多高校推出的各类指导意见,本质都是在维护治学的终极目标——求真。

一方面,AI技术为搜集、翻译、提炼和分类开源信息提供了巨大便利,但它也极易让人陷入“认知陷阱”,误认为“信息即是知识”。特别是对于学术训练刚刚起步的学生来说,搜集和研判信息本身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过程,有助于培养概念化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水平,实现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获取知识的认知飞跃。诚然,AI技术加持下,我们不必再“挑灯苦读”,海量信息唾手可得。但“使用巧办法”不等于“投机取巧”,将泥沙俱下的信息误认成知识势必会引发“真相危机”。

另一方面,AI大模型依赖数据集与算法。如果用于训练大模型的数据未经严格筛选,本身存在谬误,那么生成内容便可能出错。同时,AI会基于训练数据“编造”虚构数据和事件,做出前后矛盾的陈述,产生“AI幻觉”,投喂虚假信息。此外,AI生成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与提问方式有关,极易受提问者的思维定式和认知偏见影响,导致集中展示特定观点、刻意回避某类信息、呈现片面真实等问题。

治学的核心在于求真,智能的目标立足效率。求真本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艰难求索过程,追求效率从来不是目的。对于学术研究中的技术性环节,例如翻译、制图、校对,使用AI技术提高效率无可厚非,而一旦涉及知识性内容,我们仍然需要牢牢把握主导权。

(三)

如今,AI技术深度介入我们的工作生活,谁也无法自我隔离于智能时代之外。如何重构研究中的技术伦理,划定智能与治学的边界,有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第一,AI的角色是工具还是协作者?长期以来,我们面对的技术大多具有客体化体征,因而可将其简单视为工具、手段或者策略,更多讨论的是效率问题和个人偏好,例如纸质书和电子书孰优孰劣,应该使用软件还是卡片做文献摘录,等等。但是,当技术具有一定智能,主体与客体间的“使用与被使用关系”被突破,是否应当发展人与技术的“协作关系”,这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去尝试。

第二,AI生成的内容是否属于知识?传统观点认为,无论是通过创造、发现或者习得,只有人的智力成果才能被称为知识。需要讨论的是,如果在人工干预下,AI生成的信息具有一定原创性或启发性,那么是否也可以将“人工指导智能”视作知识的生产过程?更进一步讲,是否仍然应该将人视作知识积累的唯一角色?

第三,AI辅助在“脑内”还是在“脑外”?当前流行的观点是,对于学术作品来说,不承认AI生成的主体架构、核心观点和主要段落具有原创性。AI的使用场景仅限于“格式规范”而非“内容生成”,不鼓励AI在学术研究中“显性表达”。

(四)

“技术发展史,又是一部人类恐惧史”。其实,这种“恐惧”未尝不是一种力量。它可被视作一种社会接受机制,让我们审慎推动技术的运用,令其朝着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

AI治学亦然。它快速挑战传统的治学边界,颠覆了以往的信息获取方式,甚至重塑了知识与权力的固有结构,或引发熊彼特所言的“创造性毁灭”。但我们既不用盲目拥抱,也不必产生“替代焦虑”。全面了解其具体功能和潜在风险,在保证“治学求真”的原则下不妨多试一试,“为新技术立法”,也为人类发展护航。

撰文:严展宇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

流程编辑:U072

【央视·今日说法】从母婴信息到明星行程,个人信息屡遭泄露贩卖……|“保护个人信息”特别策划

人家就盯着你孩子了总归会有疏忽的时候,对吧把你大人支走,小孩一抱往面包车上一塞你找也找不到,这东西多吓人8元一条贩卖母婴信息赚外快2023年6月,孩子出生没多久,上海市民薛先生就接到了一家儿童摄影机构的来电。对方不仅向他推销“婴儿百天照上门拍摄”套餐,还能准确说出宝宝多大、出生医院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

2025-08-21 17:27:00

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突破 350 万辆!那辆BMW 5系“黑武士”就是街上最靓的仔

潮新闻客户端2025年盛夏,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累计产量突破350万辆,让客户满意度“超预期”稳向前!这座宝马中国的首座工厂,自2003年至今,以先进生产的持续推进见证了宝马在华的深耕与发展。与此同时,在这里生产国产的BMW 5系已超过200万辆,既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中大型豪华座驾之一,也发展成宝马在中

2025-08-21 15:12:00

急缺,“比找投资还难”!日薪最高5000元!特别需要这样的退休大爷大妈

“‘董事长父亲’还没找到合适人选!”近日,浙江横店某短剧剧组副导演拿着对讲机焦急呼喊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浙江各大短剧拍摄基地已成常态“找个会演戏的‘爹’比找投资还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备案重点网络微短剧251部,发证52部,发证数量居全国第一。但不少剧组表示,60至70岁饰演长辈的演员严重紧缺,

2025-08-20 21:32:00

服务器OS迎来智能化升级时代,AI如何“for system”?丨ToB产业观察

AI对各行业的重构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点也体现在了服务器操作系统之上,操作系统上承各类模型应用,下接多元算力,是支撑大模型应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龙蜥社区技术委员会主席杨勇看来,AI与服务器操作系统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要实现AI for System;另一方面,要推进System for AI

2025-08-15 11:26:00

@新生家长注意!群里混入骗子!

学校刚组建的新生家长群却混进了骗子冒充老师发布收费通知及收款二维码致使多名家长受骗8月上旬正值中学新生录取报到高峰期,反诈中心通报一起最新发案,提醒学校及老师组建新生家长群时务必进行身份核验,不在群内收取钱款并做好防范提示,家长对群内收费信息也应谨慎甄别。班级群未设置身份验证9名家长被骗共4000余

2025-08-13 15:18:00

外卖奶茶包装革命:灵科超声波破解行业痛点,助力绿色商战

今夏,随着外卖平台“0元购奶茶”补贴大战的持续升温,奶茶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消费者在享受“薅羊毛”狂欢的同时,奶茶产业链却面临订单激增带来的重重压力。尤其是高温酷暑环境下,外卖保温袋的性能短板——如保温时效短、易破损渗漏等,成为影响产品体验与消费者满意度的痛点。供应链企业在产能、品控与环保的夹缝中,

2025-08-13 12:04:00

百度智能云:过去一年助力20家创企获亿元融资

百度智能云联合投资机构、政府机构等多方力量,正式发起“AI创投加速计划”,为入选企业提供亿级算力补贴、专属融资通道及政策申报支持。据披露,过去一年,该计划已助力20家企业完成亿元级融资。

2025-08-12 20:14:00

纯电续航327公里,岚图追光L轿车规格信息曝光

IT之家 8 月 12 日消息,岚图汽车旗下追光 L 旗舰轿车电池规格信息现已现身工信部,显示该车采用插电混动系统,匹配容量为 63 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组,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为 327 公里。此前,岚图汽车已公布该车官图海报,显示该车使用溜背式设计,前脸配备大尺寸格栅,匹配分体式大灯。车顶配备激光雷

2025-08-12 19:45:00

魅力变奏曲--学习就是最好的投资

学习不是为了立刻看到回报,而是为了在未来某个你无法预知的时刻,突然发挥作用。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往往在未来某一天,成为你的救命稻草。那些看似枯燥的积累,往往在关键时刻,成为你的制胜法宝。学习的复利效应是惊人的。今天比昨天多学一点,日积月累,就是质的飞跃。一位高中同学大学是历史专业,毕业后在博物馆当讲

2025-08-12 00:05:00

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自然资源部8月11日宣布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和三江源5个国家公园都有了“户口本”。国家公园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

2025-08-11 13: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