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一头连着发展大计,一头连着百姓生计。
2025年,寿光市把“防洪排涝水利工程”列入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计划实施东部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在洛城、稻田、侯镇、上口等镇街疏通、新建排水沟渠178公里,在弥河、丹河等河道新建涵闸8座;加快跃龙河排水出口项目进度,建设泵站1处、 排水管道12.6公里,增强城区南部防汛排涝能力。
水利民生润民心。连日来,相关镇街紧抓晴好天气,争分夺秒、靠前服务,积极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不仅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更赢得了广大群众“认可度”。
洛城街道郭营村和金家庄子交界处有一个蔬菜大棚,大棚部分在老河道内影响施工,郭营村主动“让”出本村土地,既拓宽了河道,又解决了在此处拐弯角度小的问题。在每一个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这样的暖心故事比比皆是,把群众挂在心上、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这些项目的建设,从短期效应来看,当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完善的排水系统能够迅速将积水排出,减少农田被淹风险,降低作物受损程度,保障当季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经济损失。从长期发展而言,稳定的防洪排涝能力能为寿光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菜农可以更加安心地投入生产,加大对蔬菜种植的投入和管理,有利于蔬菜品质和种植技术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寿光蔬菜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水利建设是个细致活儿,打通“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需要下足“绣花”功夫。为了制定符合村情、水情的实施方案,相关部门、镇村组织熟悉当地水情、渠系分布的老干部、老农户实地踏勘,顺着田间地头,现场讨论哪里该新建渠系、哪里的沟堰塘该清挖、哪里有水源可以挖塘蓄水……这既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让措施规划更科学、合理,真正把农田水利建设的惠民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里。
治水保安澜,兴水惠民生。相信在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改造中,寿光市的设施农业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寿光人民的 “菜篮子”也将更加丰盈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