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红旗渠的儿女们|面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9:05:00    

大象新闻记者 周兰 赵朝阳

四月的太行,风中带着料峭的寒意,也裹挟着春的气息。在红旗渠畔、林州庙荒村老树下的石凳上,村民刘中书给又一批研学的人讲述起修渠的往事。

60年前,漳河水第一次沿着红旗渠流进林县土地时的情形,人们在渠畔敲锣打鼓、欢呼雀跃、笑容和眼泪交织的情形,也再一次清亮亮地漫过他的记忆,淌入研学人的心田。

庙荒村街道

林县早已更名为林州市。庙荒村这个曾经破败的小山村,如今家家户户开办起了民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庙荒村只是一个缩影。按照稷夏智库发布的“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林州已连续四年荣登“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县(市)”。

通往石板岩镇的土路已变成柏油马路

红旗渠水依旧潺潺流淌,滋养这片土地。它是倔强的林县人“逆天改命”的丰碑。

而红旗渠的儿女们,承继着祖辈父辈倔强的基因,秉持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继续打造着新时代的美好新生活。

“写生经济”点亮太行小镇

在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杨增福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写生基地老板杨增福安排学生住宿

杨增福是当地写生基地的一位老板。3月22日,他的写生基地迎来了今年第一批前来写生的学生。“这批学生的到来意味着我们今年的生意开张了。”杨增福告诉大象新闻记者。

“以前,我们村非常闭塞,去镇上只有狭窄的山路,村里也没什么收入来源,很多人就搬走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杨增福说,以前村里人从没意识到,这大山和石头房子能带来收益。

学生在石板岩镇写生

1998年,杨增福在安阳市一家宾馆当厨师,听说有高校美术系老师想要带学生们外出写生,于是主动推介起自己的家乡高家台村。

当年,老师带来了130个学生。杨增福把村里倒闭的厂房租了下来,打扫干净,支上床板,做成了大通铺,学生们自带被褥住进来。“他们住了22天,我收入了2.8万元,这在当时是一大笔钱。”

此后,杨增福开始到全国各地的大学邀请美术系师生到家乡写生。“只有走出去,把游客拉过来,这个村子才会有人气儿、有发展。”

美术老师为学生评讲画作

“2003 年,我第一次来到林州石板岩镇,此后,这里便成了我和学生们写生的常选之地。”作为石板岩镇写生的常客,河南某高校艺术系的朱老师对这片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也清晰记得,第一次带学生来林州写生时,通往石板岩的还是尘土飞扬的土路、坎坷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师生们吞下不少尘土,吃了不少苦头。

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林州观光旅游

林州的新画卷就顺着进山的路展开。当年的土路、山路已被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取代,车辆行驶平稳又顺畅。物资运输变得便捷,超市、商场开进村村寨寨。

“以前来基地写生,出发前总会反复提醒学生,山里很难买到所需物品,要带上足够的生活用品和零食。现在只需带上画具,其他物品都能在当地轻松买到。”如今,每年来高家台写生、旅游的有20万人次,民宿、饭店、画室生意火爆,画家村名扬千里,高家台村还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石板岩镇高家台画家村总部

这些年,朱老师也曾带学生去过江西婺源、山东威海等地写生,但林州的太行风景在他心中始终不可替代。

青年返乡创业,希望家乡的产品“大大方方”地走出去

林州的风,带着太行山脉独有的质朴与豪迈,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穿梭。

想得大,看得远,干得苦,这是林州企业家的群体特质,郭庆也同样如此。

2014年,在外打拼了7 年的郭庆回到家乡林州茶店镇。他发现,曾经破旧的村庄,有了新修的水泥路,不少村民家中,还添置了现代化的农机设备。

郭庆在生产车间查看设备

家乡的变化让郭庆心动,他决定留在家乡创业。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此前从未下地干过农活。“一开始感觉很陌生。要和陌生的人群去打交道,太难了,其中最难的,是和老乡们同频。”郭庆想以合作社的形式搞菊花种植,可老乡们听不进去,总觉得他是在画大饼。

对种植合作不理解也罢了,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菊花也被随意采摘。“碰到随意采摘的村民,我就给他们讲,菊花采摘回去不可以直接泡水喝的,需要经过消毒、烘干处理,否则是有毒性的。如果拿到厂里回收的话,没有按照要求采摘,无法保证品质,厂里也不会收的,到最后就浪费掉了。”

随着合作社村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以及郭庆不厌其烦地科普,那些冷眼旁观的村民也逐渐加入进来。如今,合作社的菊花种植已成规模,产品远销各地。

菊花茶产品

郭庆借鉴杭白菊的种植经验,与浙江、上海等地的企业合作,将太行菊逐步推向市场。“实际上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国外了,但是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接下来,我想做我们自己的品牌,让我们的产品‘大大方方’地走出去”。

2021年,为了使太行菊产业链更加稳固发展,在当地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下,郭庆决定拓展饮料业务,成立了康达益食品有限公司。“目前我们研发的有菊花茶饮和口服液,口感还需调试,预计今年可以进入市场销售。”

菊花茶产品

“我们已经在尝试与高校合作了,结合产品做项目。”未来,郭庆计划进一步稳固饮品市场,引入白酒业务,拓展产品进出口业务。

20余年行驶近50万公里,将特色产品“送”出去

让林州山区的特色产品“走”出去,自然是少不了快递的加持。

串联起茶店镇村子的,是平坦的柏油路。“以前一下雨,出门就得满脚泥,去送邮件都得穿着长筒胶鞋,走一步带一脚泥,鞋子老沉了。”李建军对如今家乡的路很是满意。

茶店邮政支局投递员李建军

下午3时许,茶店邮政支局院内,李建军麻利地将报刊信件和包裹装上邮车,码放整齐,开启当天第二频次的投递工作。

李建军是林州市茶店镇一名投递员,负责11个行政村的邮件收寄工作。2004年,21岁的他结束工地漂泊回到家乡,开始收寄邮件,转眼已是20余年。

李建军将邮件码放整齐

“以前骑着摩托车送件,光是摩托车就骑报废了4辆,还开坏了一辆面包车,如今开的是工作以来的第二辆面包车。”大体算来,他的邮递行程已累计近50万公里。

随着电商进村,茶店镇的投递量从日均几件增至百余件。茶店镇菊花基地的包装盒、茶店镇北马沟村特产的封皮等,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包裹,经李建军的双手发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茶店邮政支局投递员李建军

遇到地址不详的包裹或信件,李建军就到村里去打听,有时为一封信要跑遍两三个村。“就像当年修渠找水源,我相信总能找到出路。”

村子变靓了,有志青年陆续“归巢”

林州庙荒村,红旗渠唯一穿村而过的村庄。

近年来,林州庙荒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庙荒村开始实施整村改造工程,3年的时间,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还修建了灌溉水渠、饮水池,家用天然气实现了应装尽装……至此,这座村庄不再是束缚年轻人的“浪浪山”。

红旗渠水从庙荒村穿村而过

农村需要年轻人,村子的变化,也引得不少青年返乡。庙荒村村民郭霞告诉大象新闻记者,她以前外出打工,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得趁节假日或者周末才能回来看看孩子。“2021年,庙荒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回家乡发展,我一想,能守着家,守着孩子,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于是,郭霞果断回到家乡,在幸福庙荒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接待前来旅游和研学的团队。

庙荒村村民郭霞讲解庙荒村村史

郁林英大学毕业的儿子也是返乡青年中的一员,和郭霞一样在旅游公司任职,管理民宿相关事务。郁林英告诉记者,自从儿子回到家乡,她在工作时间之余有任何需要,给儿子打电话,儿子都会第一时间过来帮忙。

这些年来庙荒村陆续迎来了不少“归巢” 的有志青年。有的扎进村委会,村里大小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有的瞅准乡村旅游商机,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他们用热情和创意,为庙荒村的发展持续 “添柴加薪 ”。

和郁林英交谈时,“真实”一词,她提了不下四次。“事儿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就像当年修红旗渠,造不了假。”

庙荒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

“护渠人”代代相传

眼下,林州正是冲灌时期,时长半个多月。为保障农田灌溉,“护渠人”需24 小时全员在岗,吃住都在渠管所。

52岁的张学义,也忙碌在护渠一线。

张学义,是红旗渠第三代“护渠人”。他的爷爷张运仁和父亲张买江,都是曾参与修建红旗渠的修渠人。

“护渠人”张学义打捞红旗渠内杂草

2008 年,张学义被调到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合涧渠管所,从此开启护渠生涯。

合涧渠管所有21位“护渠人”,他们管辖渠线长达49公里,包含5个渠管段、3 个泄洪闸和 2 个电站。每周,张学义都要巡两遍渠。“父亲常叮嘱我,‘我们这一代把渠修好了,你们这一代一定要看好渠、护好渠、用好水,服务好老百姓灌溉农田’。”

“此前女儿不理解我的工作,上初中的时候,有次还问我,‘为什么别人家的父亲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你的工作却这么忙’,当时是汛期,下着雨,我便带着她到渠上看了看。”张学义回忆,那天走到渠上,女儿看到,当别人慌忙跑去避雨的时候,只有“护渠人”拿着工具往渠上跑。“夏季防洪,冬季铲雪,平时清理渠内杂草、维修闸门等,这就是我的工作,加上我父亲也经常给我女儿讲当年修渠的故事,她渐渐明白了我这份工作的特殊性。”

“护渠人”张学义与同事下雨天在红旗渠畔巡查

“现在我女儿上大一,还曾问我,她毕业后来我们单位上班,是不是就是红旗渠的第四代‘护渠人’了?”张学义笑道。

水充足了,当地的粮食产量也上来了。村里粮食亩产也从二三百斤,提升到了现在的1200多斤。

如今,红旗渠不仅改变了当地人靠天吃饭的命运,更化作一种精神符号,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中。

红旗渠的儿女们|面孔

大象新闻记者 周兰 赵朝阳四月的太行,风中带着料峭的寒意,也裹挟着春的气息。在红旗渠畔、林州庙荒村老树下的石凳上,村民刘中书给又一批研学的人讲述起修渠的往事。60年前,漳河水第一次沿着红旗渠流进林县土地时的情形,人们在渠畔敲锣打鼓、欢呼雀跃、笑容和眼泪交织的情形,也再一次清亮亮地漫过他的记忆,淌入研

2025-04-04 09:05:00

高淳区河南村妇联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来源:南京妇女网_基层信息】为切实加强辖区消防安全工作,提升村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近日,高淳区河南村妇联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组织了一场全面且实用的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活动,吸引众多村民积极参与。当日上午,消防安全培训在河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会议室准时开始。培训特邀专业消防人员授课,结合

2025-04-02 19:17:00

湖北枣阳举办第三届乡情恳谈会 凝聚乡贤力量共绘发展蓝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李蔚东 通讯员 张静 卫润楠)2025年4月1日,湖北枣阳市兴隆镇“兴中有您 万象昌隆”第三届乡情恳谈会在汉秀宫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杨晶,市长孔令波等市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专家学者、乡贤代表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活动通

2025-04-02 17:35:00

清远英德:“英州夜谈”精准宣讲征兵优抚,点燃村民军旅热情

3月27日晚,清远市英德英城街道武装部联合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结合英城街道“英州夜谈”活动,在矮山坪村委开展征兵政策宣传暨退役军人优抚政策专题宣讲会。活动通过面对面答疑解惑,推动政策直达基层,服务惠及群众。“英州夜谈”活动走进矮山坪村 活动中,街道武装部工作人员围绕2025年度征兵政策,向村民详细解

2025-04-01 19:06:00

沅陵:“一约三会”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激发自治活力 共绘善治画卷沅陵:“一约三会”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怀化日报全媒体讯3月18日,沅陵县五强溪镇唐家坪村春意盎然。村民冯本满正忙着清扫门前屋后区域,他家因连续保持环境整洁获评村里的“最美庭院”,不仅得到了200元奖励,还用积分兑换了洗衣液和食用油。“积分不仅能换日用品,还是年底集体分红的依据

2025-03-20 18:53:00

哪里买石板最好

购买石板的最佳选择如下:阿里巴巴1688.com阿里巴巴是一个广泛使用的B2B平台,您可以在这里找到大量的石板品牌厂家,包括价格、高清大图和成交记录。平台支持旺旺在线沟通和支付宝付款,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购买渠道。建材市场建材市场通常有多个供应商,可以提供不同价格和质量的石板。您可以在当地建材市场进行实

2025-01-27 16:53:04

哪里申请房屋地基

申请房屋地基的流程如下:提交申请农户向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提出申请。如果是占用村集体所有土地,则直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如果是占用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则向村民小组提出。填写申请表:农户需要填写《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权属来源证明等。公示与讨论村民小组讨论:村民小组收到申请后

2025-01-27 16:11:33

崖柏的产地都有哪里

崖柏是一种分布范围狭窄的中国特有树种,主要产地包括:重庆市:城口县、开县以及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宣汉县。太行山脉:位于黄河以北,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环境恶劣,崖柏生长缓慢。大巴山脉:横跨陕西、四川和湖北三省交界,产的崖柏特点是容易出大料,形多大而粗犷,香

2025-01-26 19:27:33

天水晶有什么用

天水晶有多种用途,具体如下:在《魔兽世界》中天水晶可以用来 移除阿拉尼身上的雨云蔽体BUFF,使其变得可以攻击。集齐10个天水晶可以召唤神龙,实现一个愿望。在《我的世界》中天堂水晶能 召唤小动物到附近,并且定期在附近生成小动物。每次消耗300点魔法能。通过使用升级石板,可以调整水晶的效能和冷却时间,

2025-01-24 18:34:33

离婚多久可申请建房

关于离婚后多久可以申请建房的问题,存在以下几种说法:离婚满三年:有观点认为,申请人在离异之后是不能再重新申请安置房的,必须要等到离婚满三年才能申请。无时间限制:法律上没有对离婚多久可以申请盖房设定时间限制,只要离婚方户口是本村的,名下没有其他房屋的,则可以申请建房。满两年:有说法称,离婚之后应该是满

2025-01-18 0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