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破立并举,旧时沙浦化身湾区明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4 09:35:00    

六月的阳光,慷慨地洒在珠江口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回望2022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发布,敲响了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激昂鼓点。2025年,正值《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中考”之年,南沙正以“破”的勇气撕开发展桎梏,以“立”的智慧构建未来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上演着从昔日沙浦到今日明珠的华丽蝶变。

破局:政策“活水”浇灌产业新苗

三年前,在《南沙方案》的春风吹拂下,政策“活水”源源不断地浇灌着新兴产业这片“新苗园”。国家为南沙量身定制了30余份政策“大礼包”,为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至2025年,“双15%”所得税优惠和最长13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亏损结转政策,给企业卸下重担。

明珠湾金融集聚区、灵山岛尖、IFC 刘伟 摄

以碳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为例,这家坐落在横沥产业园的企业,是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的受益者。100万元的气候融资担保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浇灭了资金链紧张的“小火苗”。公司不仅新租了近6500平方米的宽敞厂房,还计划大干一场,生产线总产值将冲刺1亿元大关。

三个先行启动区更是“政策红利”的集中展示区: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税额约达15.6亿元,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增长54%,新增税源企业带来的税收和营收增量分别超过9亿元、250亿元;“放宽市场准入15条”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等11个领域的“宝藏大门”;今年5月,“南沙金融30条”的印发,又为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南沙国际会展中心(IFF) 刘伟 摄

产业结构的变迁,在南沙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南沙上演“三级跳”:2018年,小马智行率先在这里部署了全国首支常态化测试自动驾驶车队;2022年,获批成为广州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道路测试全面“开闸”;到了2024年,更是打造出国内首例载人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联动联运的全空间无人体系场景。如今,南沙已汇聚超过30家AI企业,专利授权量三年间增长280%,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近2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8%。生物医药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也加速“落子”,400家生物医药企业、超1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此扎根,南沙产业结构正经历着从“制造”向“智造”的深刻质变。

曾几何时,“湾区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因交通瓶颈而大打折扣。近年来,南沙投入超千亿元,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让南沙到深圳的车程缩短至20分钟,昔日遥不可及的“同城效应”正加速变为现实;地铁18号线让南沙居民可30分钟直达广州中心城区;南沙港铁路年货运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实现“港口-铁路”的无缝衔接。重大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让南沙真正成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黄金“十字路口”。

立新:制度“金钥匙”开启发展新局

在“破”旧的基础上,南沙更注重“立”新,以制度创新和资源集聚这把“金钥匙”,开启发展新局。

南沙自贸片区已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例如,全国首创的“跨境科研资金自由流动”机制,已累计支持超10亿元科研经费跨境“自由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拓展至服务贸易领域,让口岸通关效率提升40%。这些“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举措,助力2023年南沙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达到25%,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上,南沙也不遗余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批招收800余名研究生,其与内地高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开创了粤港澳教育合作的崭新范式;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高人云集”,集聚了20个港澳科研团队,在深海探测等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0发火箭的产能,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创新平台的集聚效应,让南沙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2%,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明珠湾大桥 刘伟 摄

为了让港澳同胞在南沙安居乐业,南沙诚意满满。实施“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政策,2022年至2025年累计为港澳居民发放个税补贴超亿元;引进英国哈罗公学等国际教育资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提供“港医、港药、港险”全流程跨境医疗服务;在城市规划上,灵山岛尖“零碳示范区”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100%,智慧城市管理系统覆盖全域。这些暖心举措,让南沙的人口吸引力直线飙升。2023年,南沙新增常住人口达15万。

融合:湾区“同心圆”越画越大

《南沙方案》为发展指明方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在于深度融合。

在增进湾区福祉方面,庆盛枢纽就是最好的例证。这里秉持“南沙土地+香港经验”的理念,高标准规划8平方公里土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越秀iPARK粤港智谷等“高精尖”项目相继落地,正努力将庆盛打造成穗深港超级联络站。如今,庆盛高铁站往返香港的班次已从最初的3班增加至12班,南沙客运港至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线也开通了预办理登机服务,让出行更加便捷。此外,教育领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两届本科学生的高考录取成绩已达到C9联盟高校水平,成为内地与香港教育融合的标杆;人才方面,南沙粤港澳人才协作中心揭牌运营,港澳居民个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累计达1.2亿元、平均税负下降逾五成,港澳青创团队数量达798个,累计集聚港澳企业超3100家;医疗方面,港澳居民在南沙享受“港医、港药、港险”全流程服务,还可免缴部分保险。

产业协同上,南沙与港澳共建“前研后产”合作模式,香港科研机构与南沙企业联合攻关项目已超过2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亿元。在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形成“香港研发-南沙转化”的协同创新链条,让科研成果开花结果。

文化交流方面,南沙先后举办粤港澳青年文化节等活动50余场,吸引超30万人次参与;建成港澳青创基地15个,提供“一站式”孵化服务,成功培育港澳创业项目300余个,其中超三成已实现产业化。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发展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在常态化机制基础上,南沙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合作落地落实,南沙联合港澳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卓越工程师研修班、“智荟湾心 博创未来”博士团招才引智等品牌项目;联合承办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澳门人才发展高峰研讨会,携手港澳共同发布高端岗位人才榜单。此外,南沙积极促进人才跨境便利执业,在司法、税务等6个领域实现对港澳人才专业资格认可,发布146项国际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出台13项境外职业技能证书比照认定目录,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往来港澳签注绿色通道,实施“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一批出入境停居留便利措施。南沙实施港澳人才专项支持政策,落细落实“港人港税、澳人澳税”,出台“港澳青创新10条”,推动数据、资金、科研物资跨境便利流动,营造融通港澳、接轨国际的人才发展环境。

从旧时沙浦到湾区明珠,南沙用“破”的勇气撕开发展藩篱,用“立”的智慧构建未来优势,实现了从蓝图到现实的精彩跨越。站在新的起点,南沙正以更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持续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新引擎的澎湃动力,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全速前进。

2025年6月14日《羊城晚报》A2版

文 | 记者 冷霜 江皓轩 通讯员 罗瑞娴

阿里前高管创业:曾获雷军2693万美元投资,海拍客为何带着20亿负债冲港股?

出品 | 子弹财经 左星月出身阿里系的赵晨,开始带着自己的公司冲刺资本市场了。近日,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交易服务平台Yangtuo Technology Inc.(以下简称“海拍客”)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申报在港股上市。这家公司曾获得雷军旗下顺为资本的5轮注资,总额达2693万美元。

2025-07-28 12:16:00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全文)

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全文如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新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也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带来前所未

2025-07-26 13:34:00

上半年上海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5元,同比增长4.6%

25日,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22.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54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445.91亿元,增长3.

2025-07-26 08:27:00

电池进入AI时代!德赛电池“主动安全电芯·系统”全球量产发布

现场展示的德赛电池主动安全AI电芯。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长沙报道在“双碳”目标加速落地、全球能源结构持续重塑的背景下,储能技术正站上能源革命的风口,而安全问题也日益引发社会关注。7月23日,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在长沙正式发布全球首个量产级“主动安全电芯·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并同步推出Desay

2025-07-24 19:51:00

外贸十强市大洗牌:深圳重回第一,东莞夺回第五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上半年主要外贸城市进出口数据已经公布,外贸十强格局又迎来变化。继一季度上海超过深圳夺回“外贸第一城”后,深圳在上半年以微弱优势实现反超。东莞和宁波的“抢五”大战也同样激烈,这场竞争暂时由东莞取胜,东莞在上半年实现了16.5%的快速增长。凭借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发力,金

2025-07-24 19:31:00

剑桥科技收盘下跌1.60%,滚动市盈率74.73倍,总市值128.65亿元

7月24日,剑桥科技今日收盘48.0元,下跌1.60%,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74.73倍,总市值128.65亿元。从行业市盈率排名来看,公司所处的通信设备行业市盈率平均65.07倍,行业中值75.60倍,剑桥科技排名第70位。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20家机构

2025-07-24 19:05:00

上半年安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8.8亿元 增速位居全省第四

聚焦“两高四着力” 同频共振谱新篇上半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8.8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位居全省第四安阳融媒记者 黄亚楠7月21日,记者从安阳海关获悉,上半年,我市外贸交出亮眼成绩单:进出口总值48.8亿元(出口37.3亿元,进口11.5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位居全省第四;外贸规模达到202

2025-07-23 10:32:00

辽宁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三年提升行动

公共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为了让这项服务更广泛地惠及群众、真正做到触手可及,我省日前启动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2025—2027年),通过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且有温度的公共法律服务。不

2025-07-23 07:54:00

“3+2”破局,历城工业强在哪?

7月18日上午,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历城专场召开,再次将聚光灯投向这片充满活力与韧性的产业沃土。会上,历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于炳基用一组硬核数据勾勒出工业强区的跃升曲线:累计投资22亿元高标准打造40万平方米的济南生物医药港,吸引国药器械、九如生物、思科捷、英华永业等

2025-07-19 11:11:00

工信部部署“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推动AI智能体深度赋能产业核心环节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记者奕延)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 当前,AI智能体(AI Agent)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热词,国内外科技巨头、初创企业纷纷加快布局。国际知名信息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将AI智能体列为2025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之一。“AI智能体”是什么?那么

2025-07-13 1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