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语音写自传的苗女阿包:苦了大半辈子,终于等到甜的时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2:46:00    

57岁的阿包觉得,人的一辈子从娘胎里出来就带着几分天定的命数。而她的命,像是被荆棘缠绕的藤蔓,从根上就扎进了苦楚。

8岁丧母后,阿包辍学回家,在饥饿和忍耐中挨过整个童年;20岁还不知婚姻为何物,就被推入了大她18岁的男人家门,三年间生下两个女儿。

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个头仅有一米五的她卖菜、倒煤渣、扫厕所,可命运并未因此宽待她——急于谋生的她走进人才市场,却被人贩子诱骗,从贵州的山沟拐到了几千里之外的河北平原。

身无分文、大字不识,她凭着求生的本能,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一路逃回贵州。满怀期待地奔回家,却发现丈夫已经把前妻接回,两个女儿衣衫褴褛,脸上沾满泥垢。

她咬紧牙关,咽下所有委屈。后来,她在医院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省吃俭用,把两个女儿供到了大学。可每当日子要透出一丝光亮,命运便又挥下更重的拳头——哥哥与丈夫接连患病去世,而她辛苦攒下的积蓄,又被电信诈骗洗劫一空……

直到50岁,她的生活才终于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流入平缓的河道。她对着手机录音,一字一句讲述自己的故事,再一笔一画誊抄到笔记本上,最终,这些字句凝结成了一本书——《阿包》。

这不仅仅是一个“苦尽甘来”的故事,而是一个女人在命运一次又一次的碾压下,始终没有松开攥住希望的手,也从未让心底的善意被苦难磨灭。

现在的阿包,写作成为了她的新工作。她的第二本书已经完稿,第三本正在创作中。随着《阿包》出版后,她跟着出版社去了深圳、广州、北京,参加分享会,接受记者采访。

今年4月,她来到北京参加活动,这是她当年被拐后逃亡到的地方。与之前不一样的是,那时的她战战兢兢地待在收容所,而这次,她吃了北京烤鸭、南门涮肉,逛了故宫,伴着鼓楼的鼓声起舞。

几乎每场线下分享会,都有读者红着眼睛说,家里有长辈跟阿包有着相似的经历——她们来自大山,经历早婚、早育,被辍学、被诈骗,拼了命也要托举自己的下一代读书。

苗语里“包”是一种长满刺的植物,夏秋开花、冬季结出红色的果实,在贵州的山野里随处可见。阿包的人生,就像这株小小的植物,在极少的资源下展开。她没有逆袭,也没有世俗意义上“成功”的结局。她不完美,但足够鲜活。

以下是阿包的自述。

阿包。受访者供图

“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

我叫李玉春,苗族人,苗族名字叫“包里给”。“包”是我的名字,“里”是我爸爸的名字,“给”是我爷爷的名字,家乡人都叫我“阿包”。

我的老家在黔东南的雷山县固鲁村,家里四个兄弟姐妹,我排老三。8岁那年妈妈病逝,转年爷爷奶奶劝爸爸再娶个媳妇来照顾我们。后妈带着4个孩子来到我家,这下家里有8个孩子,一睁眼就是10张嘴要吃饭。

后妈把粮食锁起来管着,我经常饿着肚皮去干活,一到山上就开始想妈妈,总想着要是妈妈还在,我是不是就不用受这些苦了。

在我11岁那年,后妈说,女孩都不准去读书了。我把该干的家务干完,挑红薯藤、割草药、采茶叶,攒好了两块八毛钱的学费,就这样坚持读完了二年级。但是爸妈却说:“家里很困难,钱要拿给家里用,不能再往学校花了。”

就这样,我辍学了。在学校学的那几个字,慢慢地也都忘光了,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1973年,5岁的阿包人生中所照的第一张照片。(左起)哥哥、妈妈、姐姐,阿包、爸爸、舅舅。受访者供图

16岁时我就出去打工了。老乡给我介绍一个男人老赵,他比我大18岁,离过婚,还有一个7岁的女儿。那时候我20岁了,什么都不懂,连“嫁人”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以为去他家就是“走亲戚”。

跟了老赵转年,大女儿就出生了。那时老赵有点重男轻女,觉得再生一个应该是男孩,结果又是个女儿。我只知道有孩子了就拼命地挣钱,让家里两个小孩读书长大。

我去人才市场找工作。有个女人说跟她去上海送趟东西能赚300块,我就和另外两个女人跟着上了开往北方的火车。那时候哪知道这是个骗局啊,我还傻乎乎地任由她把我身上的东西收走保管,下了车看到“河北省”才隐约感觉被骗了。我荷包里一分钱也没有,只能听她的。

就这样我被卖到了一个家庭,我告诉他们我是被骗过来的。那家人得知我有两个孩子还结扎了,气得让我写信给贵州家里,打3500块钱,这是他们买我的价格。

信寄出去石沉大海,我只能自己想办法逃。隔壁四十来岁的阿姨看我天天哭,悄悄告诉我路线。有一次去集市卖花生,我趁机逃了出来。好心人把我送到北京收容所,警察给我买了回家的火车票。

就这样,在离家4个月后,我回到了贵州。可还没进家门就看到两个孩子身上脏兮兮的,大女儿告诉我,老赵把前妻接回了家。

那几天我整宿整宿睡不着,我拼了命,从被拐的地方回来,他却等不了我4个月。

20岁这一年,阿包嫁给了大她18岁的煤矿工人老赵。受访者供图

那英有一首歌《山不转水转》,最后一句歌词: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我想,人生道路漫长,自己想得开就总能走过去。

我把身份证和结婚证都揣在荷包里,要是离婚,就带两个女儿回贵阳租房打工。后来老赵让他前妻走了,我就继续跟他过。那时候是真恨他,可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完整的家,这口气我忍了。

孩子几乎成为了我后半辈子的念想。让她们俩好好读书、长大成人是我唯一的目标。为了她们,我什么苦都能咽得下。

希望这些苦日子不再发生在孩子身上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故事不太光彩。可能有人看了会同情我,也有人会觉得我是因为太笨才会过得这么狼狈。直到书要出版前一个月,我才慢慢想开了。别人爱笑话就笑话吧,我装作看不见就好。

我这一生对写字最难忘的印象就是在北京和武汉的收容所里。他们叫我签字,我觉得我写得很不好,因此担心他们不会送我回家。那个时候我真的很后悔小时候没有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后来我遇到的这些苦难,包括被拐卖和电信诈骗,也是因为没有文化导致的。

仔细想来,最早冒出写书的念头,也是在我被拐卖逃回贵阳之后。我想告诉两个女儿,妈妈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但是那时我不识字,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真正让我重新想这件事,是后来和潘哥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潘哥退休前是大学教授,40年前他和我表姐在一起,我给他们带过几年孩子。

2023年阿包和潘哥。受访者供图

2018年潘哥突然联系我,他说自己腰椎间盘突出,完全不能动弹,想让我去照顾他。后来我得知,他这些年过得也很波折,与表姐离婚后的下一段婚姻也不顺心。找到我的时候,他身体特别差,免疫力低下,连喘气都费劲,甚至找了摄像师录了遗言。

那时候我的哥哥和老赵已经相继去世了。哥哥是在2004年因为尿毒症走的,因为后期我和嫂子家里都没有一点可以给他做透析的钱了。我想把肾给他,但是手术的20万元更是天文数字。

哥哥走后8年,老赵查出来直肠癌晚期,已经转移到肝了。化疗的药10颗就要3000多元,但是还是救不回来他。离世的时候,他身上皮包骨头了。之后的几年里,大女儿和二女儿相继出嫁,我就只有一个人了。

我照顾了潘哥一段时间,他的身体慢慢好转,后来提出想和我一起生活。我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答应了。

他每天就是吃饭、锻炼、看书。有次我说,我的经历要是写出来,说不定也能成一本书呢。之前他也听我讲过一些往事,说我以前真是吃了太多苦。他鼓励我把这些都写下来,争取出版。

写书对我来说太难了,因为我根本不识字。潘哥拿来书和电脑,教了我十几天打字,可我实在是学不会。好在现在手机能语音转文字,我就对着手机说自己的故事,感觉说到一百来字了,就停下来抄在本子上。

那段时间我经常晚上10点开始写,等潘哥和外孙女都睡觉了,我就安安静静地回忆,小声地讲。一年的时间里,我写好了整本书。因为没有标点,潘哥拿到学校全部誊到电脑上,花了一个月时间修改好。

到现在常见字我都能认得了,可以说写书的过程补上了我小时候没上完的识字课。

女儿看完书说:“妈妈你那么苦,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那么苦的日子,没必要告诉孩子。我只想给她们说一些鼓励的话,让她们好好过日子。

后来记者采访的时候,女儿也哭了,她们觉得妈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她们回忆上大学的时候,班上同学都是父母贷款或者借钱供读书,毕业后让他们自己还债。我的两个孩子,我从没贷款给她们上学。我卖过菜、倒过煤渣、扫过厕所、做过保洁和保姆,没有文化,只能靠卖力气赚钱。但是她们俩每个月的生活费和学费我都提前准备好。

不少媒体找到我采访,发出来的报道我会看评论,但是不会转到朋友圈。到现在为止,亲戚朋友也不知道我写过一本书。

我一生的酸甜苦辣基本都写在这本书里了,写的时候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书出版后,我从来没敢完整地看过,怕看了又会伤心。

我希望这本书可以一直让后代的人看到,希望我经历的这些苦日子不要再发生在孩子身上了。

“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

刚和潘哥在一起的时候,人多嘴杂,我俩身边都会有很多闲言碎语。他们觉得我没有文化,潘哥找我不是娶媳妇,而是找个保姆伺候他。

我也偷偷观察过潘哥。他不管去单位还是和朋友聚餐,都会带着我,逢人就介绍“这是我爱人”。他会给我夹菜,也会在下雨天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我披上。他们学校办活动人多我不爱去,他就把水果点心和糖果带回来给我。

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被妈妈疼着的时候。

潘哥喜爱摄影,没事就开车拉着我去寨子里拍照。这7年间,我俩跑遍了贵州黔东南几十个村寨,跟苗族老乡一起过年、跳芦笙舞。他还带我去了他曾工作过的湖南,专门去了张家界玩。

和我在一起之后,他的身体也好了许多。后来他母亲病重到去世,都是我们俩在床前伺候汤药。渐渐地,那些说闲话的人也改了口。

老人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句话到现在我还是信的。从河北逃回贵州的路上,我身无分文,遇到的警察和好心人给我买饭、买车票。我一直感谢他们。

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凭自己的良心来做事。跟着潘哥下乡拍照时,我看见有的老人鞋都穿烂了。后来我在湖南看到一家超市打折卖解放鞋,25元一双,我买了4双,放在车的后备厢,现在送出去两双了。我荷包里还总放着几张10元钱,见到可怜的老人就塞一张,老人高兴半天。

去年12月,潘哥和阿包去云南丽江旅游。受访者供图

潘哥拍照的时候,小孩子围在他身后好奇地看,我买二三十块钱的糖揣在荷包里分给孩子。看见他们,就想起我小时候眼巴巴望着城里人的样子。现在两个外孙女长大了,她们小时候的衣服我洗得干干净净包好,遇到家里孩子多的就送一包,告诉他们这是洗好的,穿脏了丢掉就行了。

看到他们高兴,我也跟着开心。

我们农村有一句俗语:“人生三节草,不知哪节好。”意思是人像草一样,不知道哪一节会长得好。所以永远在过得好的时候不嚣张,在过得不好的时候要有希望。

现在这平平淡淡的日子,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福气。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苦了大半辈子,终于等到甜的时候。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编辑 胡杰 校对 李立军

用语音写自传的苗女阿包:苦了大半辈子,终于等到甜的时候

57岁的阿包觉得,人的一辈子从娘胎里出来就带着几分天定的命数。而她的命,像是被荆棘缠绕的藤蔓,从根上就扎进了苦楚。8岁丧母后,阿包辍学回家,在饥饿和忍耐中挨过整个童年;20岁还不知婚姻为何物,就被推入了大她18岁的男人家门,三年间生下两个女儿。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个头仅有一米五的她卖菜、倒煤渣、扫厕所

2025-04-04 12:46:00

武昌百瑞景社区空间“微”改造 拓展儿童友好服务圈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雪)为提高社区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营造温馨和谐的儿童友好社区氛围,4月3日下午,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百瑞景社区联合武汉小学瑞景校区,开展“一米视角寻文化 趣味童画绘节气”共建儿童友好型社区儿友好文化墙活动。30余名社区小学生手绘节气景象,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添砖

2025-04-03 19:05:00

会武术拿法考证的这位95后是个好警察

“当武术的刚毅、法律的睿智与警徽的荣誉交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24年8月参警的刘庆洋,在琴断口派出所给出了答案。具有“国家武术二级运动员”“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法律硕士”等多个标签的刘庆洋,参警仅半年,已逐渐成长为派出所的“主心骨”。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化解矛盾“出拳要有章法,调解更要有节奏。”

2025-04-03 16:12:00

黔程似锦 金牌领航|2025全国金牌导游共筑贵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5年4月1日,“全国金牌导游助力贵州文旅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贵州省导游协会高等级导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贵阳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00余位国家金牌导游、行业专家及文旅从业者齐聚“多彩贵州风 山地公园省”,以“黔程似锦·金牌领航”为主题,围绕导游职业化升级、文旅融合创新、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等议

2025-04-03 15:16:00

山东入室抢婴案开庭,三名被告人当庭翻供

顶端新闻记者 赵克 文 何玉帅 视频4月2日,山东入室抢婴案在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顶端新闻记者参与旁听获悉,四名被告中三人不认可先前指控罪行,当庭翻供。2006年12月3日凌晨,8个月大的姜甲儒被抢走并贩卖。今天早上八点左右,姜甲儒一家来到了泰安中级法院门口。姜甲儒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昨天休息的还

2025-04-02 19:13:00

从嗜尸蝇中侦察真相——贵州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原副主任 陈禄仕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贵州警察学院刑技系原副主任陈禄仕77岁,荣获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嗜尸蝇以腐尸为食,生活在隐蔽、阴暗处,这也是陈禄仕数十年的工作之处。从海拔2000多米的毕节地区到两省交界的边远地区,他的脚步

2025-04-02 16:26:00

当时尚的聚光灯射向传统文化

近日,北京751D·PARK大厅的镁光灯下,一场独特的时装秀点燃中国国际时装周:72岁苗族老人肩挑竹编背篓,身着苗绣盛装的5岁孙女端坐其中,马尾绣百褶裙摆随步伐翻涌,银饰撞击声与电子乐交织。当“贵州村T”走上时尚舞台,呈现的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时尚演绎,更是贵州儿女守护文明根脉、激活文化基因的生动实践。

2025-04-02 12:19:00

小米SU7爆燃遇难者父亲:女儿遗体已碳化,车企仍没来联系

“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持续发酵。4月1日,遇难者父亲罗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我女儿和她的同学被活活烧死,第三位女孩被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我在殡仪馆见到女儿的遗体已经碳化了。小米汽车所谓的工作小组至今都没有跟我们接触过。”南都此前报道,小米汽车方面称,专项小组将联系事故受难者家属

2025-04-01 16:14:00

中外青年人才争相逐梦北京

“北京是一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在北京,每天都可以见到无数年轻人带着梦想试图改变世界。”“如果你向往一个能培育成长、蕴藏机遇、充满归属感的城市,北京正是理想之选。”“这座城市会赋予每个坚持的人找到方向的机会。”“北京能让千年古树扎根,也容得下新苗破土”……年轻人为什么争相在北京扎根逐梦?3月30

2025-04-01 08:55:00

夜读丨这个春天,值得细读的8本书

春天很好,加上书的陪伴会更好。当春日遇见文字,当微风撞进纸页,当花香浸入书扉,哪些书中会藏着一整个春天?今晚【夜读图书馆】为大家带来一期“绽放主题”的书单,愿你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在无数个“努力盛开”的瞬间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一本书,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推荐一:《雏菊人生》作者:吉本芭娜娜说到绽放,忍不住

2025-03-31 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