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华灯初上时
67岁的李喜庆推着四轮车
如约来到古城东广场与两位队友汇合
参加“古城街有艺”演出活动
三位“50后”乐手七手八脚地
将户外音响、调音台等设备
抬下四轮车
拨弄着乐器试试手感
“哎哟妈妈,你可不要对我生气……”
当经典印尼歌曲《哎呦妈妈》的旋律响起
瞬间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更有“社牛”观众当场跟着节奏跳起舞步
这座千年古城
正被一支印侨小乐队
唤醒沉睡的南洋记忆

归侨岁月
华侨农场萌动音乐初心
1958年,李喜庆出生在印尼泗水,祖籍广东梅州。1960年,两岁的他不得不跟随母亲漂洋过海,踏上归国之路。舷窗外的浪花一次次扑打船身,轮船在南海的波涛中不知颠簸了多久,最终停靠在广东。回国后,李喜庆和母亲被安置在常山华侨集体农场(今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
初到常山,年幼的李喜庆尚不知“归侨”二字的重量。农场的生活艰苦却充满包容,这里汇聚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归侨,形成了独特的多语种环境。李喜庆在多种语言交织的环境中成长,熟练掌握了普通话、印尼语、印尼方言、闽南语、客家话等多种语言,这为他后来的音乐之路增添了不少色彩。
在农场,李喜庆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他干过烧锅炉的活,在滚烫的蒸汽中挥汗如雨;做过搬运工,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担子。单调又漫长的生活并未磨灭他对音乐的热爱。
20岁那年,一批越南归侨来到农场,他们带来的唱片机、电子鼓、沙球等新奇玩意儿,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李喜庆内心对音乐的渴望。李喜庆常与越南归侨们在歌舞中度过快乐时光,渐渐地,音乐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凭借出色的才艺进入农场宣传队。
1985年,李喜庆还随宣传队登上了福州的电视荧幕,表演了越南舞、柬埔寨舞、印尼舞三种舞蹈,音乐与鼓点的碰撞,像极了南洋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让他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
“那时候,音乐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也是我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回忆起那段时光,李喜庆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只要有音乐在,就觉得充满了希望。”
乐队组建
一次偶遇成就音乐合奏
如今,李喜庆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兼印尼语翻译,年轻时的农场岁月,那些与音乐相伴的日子,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去年5月,李喜庆在亲戚家帮忙做印尼语翻译,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来自龙海双第华侨农场的印尼归侨高玉明,和热爱音乐的漳州本地人郑建兴。一次偶然的机会,再次点燃了他心中的音乐之火。
高玉明有着一手出色的电子琴技艺。闲聊间,他即兴弹奏起电子琴,当熟悉的南洋旋律在房间里流淌。李喜庆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本能地跟着琴声哼唱,一旁的郑建兴则轻轻拨动贝斯,三个从未合作过的人,竟在音乐中找到了奇妙的共鸣。三位“50后”的老哥们儿相视一笑,一拍即合,决定组建乐队。
在龙江岁月,他们开始了“印侨小乐队”的磨合。李喜庆负责打电子鼓,键盘手高玉明擅长改编歌曲,即使是曲调悠扬的民谣,在他手下也能变成活力的摇滚,给听众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郑建兴虽不懂印尼语,但有着一流的乐感,只要李喜庆和高玉明哼出旋律,他就能迅速用贝斯跟上节奏。三人分工明确,各展所长。
练习一段时间后,已经默契配合的小乐队主动向漳州古城提出表演请求,希望能推广印尼音乐,让更多人了解归侨文化。出乎意料的是,古城的有关负责人欣然应允,并期待小乐队能为古城增添多元的文化魅力,向游客展现漳州开放包容的文化风格和侨乡特色。
未来新章
以歌为媒续写侨乡故事
近两月来,印侨小乐队每周日晚都在古城东广场演出两个小时。小乐队的演出曲目丰富多样,既有《哎呦妈妈》《宝贝》《星星索》等经典印尼语歌曲,还有《爱拼才会赢》《浪子的心情》《雨水我问你》等家喻户晓的闽南语金曲,也有印尼语版《甜蜜蜜》等改编歌。小乐队充满南洋风情的服装、乐器和旋律,已成为古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为了提升演出效果,李喜庆还自掏腰包,购置了两台高约1.1米的15寸户外音响、全新的12寸拉杆音响以及电子鼓、调音台等设备。每周演出前,李喜庆都要和儿子将数百斤重的设备从家中搬到楼下的小四轮车上,再推着四轮车步行半小时来到古城。尽管过程并不容易,但“为爱发电”的李喜庆也只是摆手笑道:“不累”。

在演出的过程中,小乐队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和温暖的瞬间。观众或举起手机驻足拍摄,或跟着拍手合唱,或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更令人惊喜的是,不乏“社牛”观众现场点歌,接过麦克风一展歌喉,并请高玉明改编歌曲节奏,配合着“劲歌”现场“热舞”。观众的热情反应,让小乐队信心倍增,对音乐的热情也在现场的欢笑声中不断突破高潮。
暮色渐浓,古城东广场的灯光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当南洋的音符遇见闽南语的呢喃,当归国华侨的乡愁化作朗朗上口的歌谣,所有的离散与重逢,都在古城的夜风中找到了最动人的和声。
思考着小乐队的方向,李喜庆告诉记者,未来,他们考虑利用短视频平台,让没能到场的观众也能共享音乐带来的喜悦。此外,他们还打算结合自身的印尼归侨经历和漳州的发展变化,推出多语种的原创歌曲,在歌曲中融入归侨们的生活点滴、情感历程,展现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热爱音乐,也热爱这片土地。我们相信,音乐是最好的桥梁,能够连接起不同的人群,传递爱与温暖。”李喜庆肯定道。

2025年5月12日《闽南日报》4版
来源: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