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揣着问题来 带着满意归!江门蓬江综治中心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省心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7:42:00    

江门市蓬江区厂企集中、商业兴盛,常住人口约87万人,各类矛盾纠纷多样复杂。

为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风险隐患,蓬江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切实为民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的“省心模式”,切实做到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江门市蓬江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精心打造“解忧服务站”

在一次调解结束后,居民李姐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对蓬江区综治中心进驻人员表达了内心的感谢,她感叹综治中心就像“解忧服务站”,遇到急、难、愁的事情,向综治中心反馈,大部分咨询调解诉求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我区坚持因地制宜,以“信访超市”硬件设置为基础,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标准升级打造全区综治中心,实现深度一体化运作。今年进一步整合了部门专业力量,旨在更高效地解决群众诉求,不用群众多头跑、上下跑。”蓬江区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蓬江区综治中心围绕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的主要职能,制定《蓬江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组织架构、功能定位、流程规范、工作机制。

统筹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有关功能,实行“常驻、轮驻、随驻”集中办公的模式,由政法、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信访等6个部门常驻,人社、住建等23个平安建设成员单位按需轮驻、随驻,推动形成部门合力,打造实战型的“一站式”解纷平台。

蓬江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接待来访群众

精细落实“开门三件事”

“群众带着诉求来到这里,是希望能通过合法的途径尽快解决烦心事,我们一直秉持‘有解思维’,每天做好‘三件事’,将心比心地沟通、依法依规地调解,让很多原本陷入僵局的案事件有了新转机。”蓬江区综治中心进驻人员介绍道。

“来访必接、接访必办”,是蓬江区综治中心“开门三件事”的第一件重点工作。

坚持立足群众诉求,对事件以“登记—办理—回访”流程分级分类处理:

属于信访事项的,由信访常驻人员登记并跟进;

属于涉法涉诉事项的,由公、检、法、司常驻人员现场调处;

属于其他类别事项的,一律“发令”对口部门接访调处;

无法现场调处的,做好登记并及时研判跟踪,重大疑难事项纳入领导包案范畴,确保每位来访群众“揣着问题来,带着满意归”。

专项治理以来,累计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社工关怀等服务1521人次。

“三人小组”入户走访

第二件重点工作是矛盾纠纷“弱信号”的闭环管理。

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收集各服务中心的群众来访、110非警情、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安联盟”、网络舆情等各类矛盾纠纷、重大安全隐患“弱信号”,依托“粤平安”云平台,落实“日清日结”,全量跟踪事项流转处置进度,督促矛盾纠纷限期稳妥化解,并及时回访当事人确保“事心双解”。

专项治理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弱信号”4307条,化解率为99.81%。

针对特殊人群服务,综治中心把加强调度巡访列为第三件重点工作。通过142个村(社区)全覆盖组建“三人小组”,依托“粤平安”云平台设置走访帮扶任务,落实精细化服务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帮到位”。专项治理以来,累计走访服务11588人次。

精准化解“疑难千千结”

走进蓬江区综治中心的指挥调度室,进驻人员关注着大屏幕中“粤平安”云平台实时数据和重点场所的实时画面。

蓬江区综治中心借助“粤平安”云平台、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等信息化系统,综合使用在线研讨会商、矛盾调解、指挥调度等功能。

联系“平安联盟”“蓬江义警”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重大活动的现场巡防工作;在发现社会面紧急事件时,及时调度公安、镇(街)力量到场处置,有效将矛盾纠纷形势综合研判预警和及时指挥调度、联动处置。

线上调度研讨会商矛盾纠纷化解

“如何更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更精准地消除风险隐患,一直是我们持续探索的方向。”蓬江区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蓬江区不断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以“平战结合”思维加强研判分析,强化源头治理。

每周二是蓬江区综治中心定期研判会议的日子,进驻人员回顾上周群众诉求事项办理进度,重点攻克难度堵点,综治中心主任、副主任共同参与会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困难问题,优化工作思路和流程。

对突发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久拖不决等事项时,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业务部门随时开展个案研讨会,制定化解方案,按需启动“提级办理”机制,推动“定纷止争”,累计召开114次研判会议,解决难点堵点61项。

下一步,蓬江区将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力争越来越多的“弱信号”在基层被捕捉、被化解,让“最多跑一地”成为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为平安江门建设交出一份温暖而厚重的答卷。

来源:蓬江政法

中阳交警进“集市”开展夏季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强化源头宣传引导,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近日,中阳交警大队走进农村集市开展“夏季交通安全”宣讲活动,筑牢辖区交通安全防线。活动中,宣传民警结合当前夏季交通形势和农村地区群众出行特点,以“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与摊点商户、赶集群众亲切互动。结合辖区发生的典型

2025-07-17 11:54:00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单价降了隐患少了!20个“绿电云岩”项目站点建成投用让市民出行充电省钱又省心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岩区属国有企业紧紧围绕落实开门搞教育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一体推进学查改,在为市民群众办好急难愁盼实事上下功夫、想点子,通过盘活市政闲置资源,创新打造“绿电云岩”项目,为市民群众出行用电提供便利。“绿电云岩”项目点“‘绿电云岩’项目是云岩区解决市民电动自行车

2025-07-16 11:38:00

兴宁市石马镇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

为有效应对近日持续强降雨天气,兴宁市石马镇党委政府闻“汛”而动,坚决扛起属地责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镇驻村团队全员下沉,全力以赴开展各项强降雨防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接到上级防汛预警指令后,镇驻村团队第一时间下沉一线,深入各村(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逐户走访宣传本次强

2025-07-11 21:16:00

洪水无情 农商有爱

近日,榕江、从江遭遇特大洪灾,汹涌的洪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农田、毁坏了基础设施,许多群众生活陷入困境,受灾群众急需生活物资,灾后重建工作任务繁重、刻不容缓。为助力榕江、从江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贵州剑河农商银行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于7月4日组织举行了支援榕江、从江救灾捐赠仪式。捐赠仪式上,剑河农商

2025-07-11 15:41:00

合水县多部门联动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入汛以来,为应对极端天气,合水县各部门闻“汛”而动,通过24小时监测预警、风险排查、应急抢险等举措,织密防汛安全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合水县水务局防汛值班室,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县水库、河道的水位数据和降雨量信息。值班人员紧盯数据变化,不时通过电话与乡镇防汛负责人沟

2025-07-07 17:13:00

三亚部署防溺水等工作,守护学生平安假期

近日,三亚市教育局召开2025年暑假工作会议。会议安排部署学校教育教学、校园安全、心理健康教育、防性侵、学校体育场和泳池开放、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校园基础设备保障等重点工作,预防学生暑期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会议要求,各区、各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迅速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

2025-07-07 11:52:00

暴雨中挺起的脊梁——西峡党员群众共筑生命堤坝纪实丨全力做好灾后重建 全面保障群众生活

6月30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像猛兽一样扑向西峡。短短几个小时,太平镇老界岭的雨量就飙到了惊人的225.3毫米,其中一小时更是下了99.8毫米!山间洪水瞬间暴涨,裹挟着山石树木,沿东坪河咆哮而下,填平河道,冲垮道路,淹没房屋,卷走车辆……来自西峡的气象信息显示,这次10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覆盖了

2025-07-04 10:16:00

省领导到华安开展调研及挂钩帮扶活动

7月1日至2日,省政协副主席刘献祥赴华安县开展调研及挂钩帮扶活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倾听群众呼声,着力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助力华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副主席曹阳,县长陈敏杰、县政协主席林炎山陪同调研。刘献祥一行来到华丰镇,亲切走访看望信访群众。每到一户,刘献祥都倾听他们的具体诉求和困难,耐心细致

2025-07-03 18:06:00

山西个人创业“一件事”上线运行,5项创业高频事项“一网通办”超省心

7月1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山西省个人创业“一件事”上线运行。我省将就业创业证申领、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登记、一次性创业补贴申领、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纳税人信息确认等5个创业高频事项整合为“一件事”联办,实现个人创业“一件事”关联事项的统一申报、统一受理、一站联办和统一反馈,进

2025-07-02 09:05:00

乐坪派出所:“师徒结对”传薪火 为民服务赢锦旗

自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部署"蓝菁工程"以来,乐坪派出所积极推行"师徒结对"培养模式,为石理、贺铸、李睿斌、刘毅强四名新警配备业务骨干担任导师。经过一年的实战锤炼,这支新生力量已成长为派出所的中坚力量:24小时内连破4案抓获8人、37天跨3地侦破涉案411万元诈骗案,扎实的工作赢得群众高度认可,更在市

2025-07-01 1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