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红枣的“硬核”生态担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5 20:22:0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5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枣树如期绽放,细碎的黄色小花簇拥枝头,香气裹挟着沙粒,酿出一股独特的甜涩。5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中枣1号”良种示范基地,60岁的河南省全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谷全林蹲下身,指尖轻轻拨开沙土,露出一截枣树根须,脸晒得黝黑的他笑着说:“根系扎得深,风沙就卷不走它。”

谷全林从河南来到这里通过种枣树防沙治沙已经10多年了,他把成千上万吨红枣运出新疆,还销售给了“好想你”等知名红枣企业。10年前,“中枣1号”良种示范基地还是流动的沙丘,如今,近百万株枣树织成一张绵延数千亩的绿网,锁住了黄沙,也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一棵枣树、一颗红枣、一簇枣花,成为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的“硬核”生态担当。

河南省全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谷全林向记者介绍“中枣1号”的特点等。王冬梅 摄

红枣成为“锁边卫士”和“致富神器”

记者在“中枣1号”良种示范基地看见很多村民在郁郁葱葱的枣树林中忙碌,40多岁的古瓦尔妮莎罕·麦麦提明熟练地修剪着枝干,她说:“种下一棵枣树,就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古瓦尔妮莎罕·麦麦提明的脚下,曾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肆虐的风沙口,常年干旱缺水、风沙肆虐,如今被5万余株防风林和80余万株枣树牢牢锁住。枣树根系深扎沙地,枝条交错成网,不仅阻挡了沙丘流动,还改良了贫瘠的土壤。

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阿日希村的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将红枣分拣、清洗、包装。75岁的董事长李鹏抓起一把红枣感慨:“14年前这里寸草不生,现在年产300多吨枣,还研发了枣泥、冻干枣片等30种产品,品牌‘沙天红’卖到了全国。红枣是名副其实的‘锁边卫士’和‘致富神器’。”

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成立17年来,治沙面积3200余亩,建园3000余亩,种植枣树80万株。红枣产业已成为策勒县的“金色名片”,策勒县阿日希村曾经地处的沙海变成了3000亩红枣园,获评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4年,策勒县阿日希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是2009年的9.54倍,九成收入来自红枣。策勒县2024年林果总产值达8.57亿元,红枣贡献超六成。

策勒县林草局数据显示,当地枣园每年可减少地表沙尘量超60%,沙尘暴天数十年下降近40%。李鹏的企业吸纳100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链延伸——万吨加工厂、电商平台、物流中心相继落地,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策勒县有关负责人在枣林现场给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颁发一个荣誉证书。王冬梅 摄

科技改写沙漠红枣生存规则

新疆红枣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很早以前新疆就是我国重要的红枣产区之一,红枣种植面积广泛,“红枣经济”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塔克拉玛干实现规模化种植红枣挑战性非常大。记者此行在洛浦县和策勒县看到的是改良后的枣树“中枣1号”,是科技改写了传统红枣的生存规则,让红枣在塔克拉玛干风沙线上扎下根须,仅仅在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中枣1号”良种示范基地就种植了4000亩枣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冯益明介绍,洛浦县和策勒县的“中枣1号”示范基地采用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联合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联合打造的绿洲外围枣优质轻简工业种植模式,集成应用“良种+配套技术+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稳定固沙,枣稳产优质高效目标,以“良种+良法”促进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冯益明每年都要到“中枣1号”示范基地七八次,有时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他说,“中枣1号”管理简单,枣树种植一般需要通过“开甲”,即对枣树树皮进行环剥,从而提升坐果率。传统灰枣需每年开(护)甲1~2次,喷施坐果剂2~3次,管理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中枣1号”免开甲,无须喷施坐果剂,仅此项每年管理成本降低200-300元/亩。基地采用宽行密植、高干宜机、“长放枝”和“轮替更新”结果枝组等工业化种植技术,相比传统“矮化密植”模式,节本增效21.4%以上。

沙漠里枣树盛开的枣花。王冬梅 摄

枣树被写入新疆防沙治沙“一张蓝图”

“传统灰枣每亩效益2500元,‘中枣1号’每亩效益超过3500元!”洛浦县林草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志秋算了一笔账,“中枣1号”示范基地集成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旱情,无人机精准施药,节水节肥40%,商品果率提升18.5%。

据介绍,该模式已在新疆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推广种植243万株,推广面积3.7万亩,并在和田地区墨玉县新规划2.0万亩高效南疆枣示范园。

作为“三北”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关键一环,枣树被写入新疆防沙治沙“一张蓝图”。2024年,沙漠边缘3046公里锁边带实现“合龙”,其中285公里空白区通过枣树种植、光伏治沙等技术完成生物固沙19.34万亩。2024年,新疆红枣产量占全国13%,产值超300亿元,其中和田地区林果种植面积达295万亩,沙化土地上崛起的624万亩特色作物中,红枣占据半壁江山。目前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达480多万亩‌,主要集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

一颗枣撬动一个产业,沙漠边缘的红枣经济带正加速成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枣树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绿富同兴的载体,未来将推广‘防沙治沙+枣产业+新能源’模式,让沙漠的‘绿围脖’越来越厚。”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阿日希村的村民正在修建枣树枝条。王冬梅 摄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我家相册里的新疆70年”征集活动启动

新疆网讯(记者郭军鸽)每一帧泛黄影像,都是新疆发展的见证。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即日起,乌鲁木齐晚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家庭老照片,让它带领我们感受新疆的发展变迁。7月15日,乌鲁木齐晚报社(乌鲁木齐晚报集团)启动“我家相册里的新疆70年”老照片征集活动。此次老照片征集以“我家相册里的新疆

2025-07-16 10:45:00

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7月15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15日白天,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及北疆沿天山一带、内蒙古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大部、贵州东部、四川盆地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吐鲁番盆地、陕西关中、

2025-07-15 10:06:00

2025年百家采购商进新疆对接活动举办

7月12日下午,2025年百家采购商进新疆对接活动在新疆哈密市哈密瓜产业链平台服务中心会议中心举办。本次活动以“品牌赋能聚势哈密 产销共赢香溢全国”为主题,旨在推动新疆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促进哈密瓜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搭建起一座连接各方的合作桥梁。来自全国各地的144家采购商朋友、各地(州、市)、兵团

2025-07-13 10:55:00

早安中国:愿您恬然自得,岁岁康健

每个清晨,遇见大美中国。 新疆新源县则克台镇,位于伊犁河谷东部,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是伊犁河谷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盛夏时节,雪山在望,牛羊在草地间悠然漫步,游客骑马赏花,享受草原自在的风。新源县欢迎您!(视频制作:鲁钦轲)

2025-07-12 06:49:00

大巴扎步行街二期“疆来城”开业大气魄 推出十五天无理由退换货,七月实现机场值机一站式服务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娜)6月28日,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二期项目——“疆来城”文商旅综合体正式开门迎客。“疆来城”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4.5万平方米。项目整合了大巴扎步行街原有美食街、石榴花巷及天域城三大区域的经营业态,以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客厅”为定位,构建了“四大创新业态+七大主题广

2025-06-29 10:31:00

世界“干极”罕见降雪!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披银装

近日,素有世界“干极”之称的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出现被大雪覆盖的罕见景象。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大部分区域在智利境内,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年均降水量约为15毫米。(来源:央视新闻)

2025-06-27 14:44:00

“全球南方看新疆” 媒体行丨斯洛伐克《主要日报》专栏作家卢齐亚·胡宾斯卡:逛库车的博物馆体验非常棒

6月18日,“全球南方看新疆”媒体行多国记者来到了库车市龟兹博物馆、库车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参访。斯洛伐克《主要日报》专栏作家卢齐亚·胡宾斯卡表示,新疆的文物保护工作非常完善,在这里的观展体验非常棒。记者 王昕 菘都尔监制 毛铭东 王琦铭

2025-06-20 09:33:00

InXinjiang (56)|卡塔尔学者两访新疆的感悟:岂能道听途说?应该眼见为实

前不久,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开幕。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共26个国家的200余位主流媒体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共商合作。卡塔尔半岛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埃泽丁·阿卜杜勒毛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疆是美丽富饶之地,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且历史悠久,新疆发展迅速且

2025-06-08 10:21:00

红枣的“硬核”生态担当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5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枣树如期绽放,细碎的黄色小花簇拥枝头,香气裹挟着沙粒,酿出一股独特的甜涩。5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中枣1号”良种示范基地,60岁的河南省全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谷全林蹲下身,指尖轻轻拨开沙土,露出一截枣树

2025-06-05 20:22:00

“五一”假期定制游预订量大增超80% 京陕疆藏川等地涨3倍多

5月5日,飞猪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出游快报》。截至5月5日,人均出游消费金额同比去年“五一”假期大幅增长。从预订趋势来看,延长假期或“请4休11”拼假的趋势较去年更为显著,返程高峰期延后,整体游玩周期同比拉长。飞猪数据还显示,中高端品质消费增势稳健,在飞猪直营的高星酒店预订量在去年高基数基础

2025-05-05 14: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