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市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提升动员大会上,曹晓清作为“突出贡献个人”上台接受表扬。获得这份殊荣,曹晓清内心交织着喜悦与不安,她不停地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这份“该做的事”,始于2013年一个掷地有声的诚信抉择。当时,因身体原因,曹晓清不得不关闭经营多年的理发店。面对700多名持卡会员近4万元的预存款,她毫不犹豫地一一退还。“守住顾客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曹晓清的诚信,为她赢得了“襄阳百杰·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湖北好人”的荣誉称号,“诚信姐”的美名自此传扬。
荣誉没有成为终点,反而点燃了她更炽热的信念:“要为家乡实实在在做点事。”
一辆旧电动车,一个工具箱,常年伴着她。十二载春秋流转,曹晓清的足迹踏遍机关单位、田间地头、社区角落、工地厂房、养老院和福利院。2000余场义务理发活动,为15000多人次悉心服务——岁月在剪刀开合间悄然流逝,她用最朴素的行动,为无数需要关怀的人送去了清爽与慰藉。
2019年,《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颁布,为曹晓清注入了新的使命感。
作为“市民访察团”一员,她如同上紧发条的时钟,穿行于城市街巷。乱扔的垃圾、违停的车辆、不雅的言行……只要发现城市肌理上的“不和谐音符”,这位热心的“啄木鸟”便会立即上前劝导或协调解决。
2018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曹晓清在襄城青龙庙路发现,这里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混乱。一开始,她劝导骑行人把共享单车停放到位。一些市民不理解,认为她多管闲事。
但曹晓清没有退缩。她主动找到檀溪警务平台,和民警一起做清理疏导工作。
“重要的是给附近的居民做好思想工作,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文明’意识,并从点滴做起。”曹晓清说。
还有一次,曹晓清途经一酒店时,发现酒店在门前紧挨着人行道的位置,用煤气灶做菜,灶台上的高压锅正发出“吱吱”的响声。
“这里人流量大,太危险了。”曹晓清赶紧找到煤气灶的主人,劝他停止在街边使用煤气灶,但对方一直推脱。曹晓清找到民警,在民警的协调下,制止了这一危险行为。
“较真儿”是她的标签,对曹晓清来说,这是对家园的深情守护,也是她常做的事儿。
从“诚信姐”到“啄木鸟”,曹晓清用自己的善行,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
当襄阳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喜讯传来时,她深知,这顶桂冠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用坚守、汗水与无私的爱共同铸就的。
站在新的起点,曹晓清的电动车依然载着工具箱向前行驶,她的声音诚挚而有力:“荣誉属于每一位默默付出的襄阳人!让我们继续携手,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让‘襄阳红’因你我的持续行动而更加温暖、更加明亮!”(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