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医生”误诊险些要人命?真相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2:01: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逐渐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各种消息也不断涌现。近期,有自媒体发布消息称,从大三甲医院到社区诊所,从大城市到乡村,“AI医生”已经因为“误诊”闯了很多祸。这类“AI医生误诊”消息发布后,因为离奇的剧情、情感的冲突吸引网友大量转发。

上海一重症肺炎患者被AI误诊险丧命?谣言!

近日,有自媒体发布“AI医生闯大祸!上海一患者被误诊肺炎险丧命”,消息一经发布,就在网上大量传播,消息称,4月5日,上海徐汇区某社区医院上演惊险一幕,一名65岁患者因咳嗽发烧就诊,AI辅助诊断系统将其症状判定为“普通感冒”,仅开具退烧药,然而,患者回家后病情迅速恶化,家属连夜送医,经三甲医院确诊为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抢救后脱险。

为了增加可信度,该消息还堂而皇之地引用上海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对AI模型的“爆料”、律师协会数据甚至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口径来佐证故事的真实性,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但是经过核查,不仅文中提及的医生不存在,协会数据不存在,就连相关部门发布会的内容也是伪造的,是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全国首例AI医疗误诊案开庭?谣言!

除了漏洞百出、粗制滥造的AI误诊谣言之外,记者还注意到,不少“精装”版的甚至是由AI辅助生成的AI误诊谣言,也出现在了网络上。

时间、地点清晰明了,案情介绍详细。这篇标题为“全国首例‘AI医疗误诊诉讼案’开庭,算法责任界定成焦点”的文章,3月份出现在某网络平台上。据文章称:北京市民张女士因持续胸痛前往某三甲医院就诊。接诊医生使用院内部署的“智诊AI系统”进行辅助诊断。然而,张女士次日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2025年3月13日,全国首例“AI医疗误诊”诉讼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

这篇文章发布后,立即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总台央视《法治在线》记者与法院进行了核实。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申进:我们在立案,还有审判相关的系统,我们都查找过了,确实没有发现这个相关的案件。

这篇文章还着重分析了这起所谓AI医疗误诊案件所涉及的庭审争议焦点,详细列明了AI公司、医院方以及医生的相关主张,可谓是信息量十足,收获了网友百余条的回复讨论。而专家表示,这篇文章有可能是AI生成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沈阳:现在使用AI是比较容易生成一篇包含所有新闻要素的文章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它可以自动给你脑补上,并且可以把所有的细节都设计好。这篇文章第一是细节都比较充分,第二有些词语很专业,这也是AI谣言的一个特征,它在任何专业方向上都可以使用层级比较深的专业词汇,所以专业性也使得这种文章看上去特别能够迷惑人。

起底以“AI医生”为主角谣言编造套路

梳理这些谣言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既利用公众对医疗服务的关注,又利用公众对AI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不了解,来编造故事。这类以“AI医生”为主角的谣言,其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这类谣言中,事件起因大多是某医院采用AI代替医生看病开方,随后剧情反转出现医疗事故,最后被判罚天价赔偿。

在这个过程中,造谣者还加入所谓“官方媒体报道”“权威机构统计”“行业专家分析”等细节,以获取信任。

此外,这些谣言往往充满戏剧性,制造矛盾,放大焦虑,以便推动网友扩散,帮助造谣者获得点击量和关注度。

目前不允许AI取代医生进行诊疗或开处方

目前,AI在诊疗行为当中担任的角色是什么?我们是否需要担心谣言中类似“误诊”情况的发生呢?

对于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根据规定,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此外,去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也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涵盖了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和医学教学科研四大类84种具体场景,发挥AI在医疗中的作用。但在这些场景中,按照规定,AI发挥的都是辅助作用。目前各医疗机构公布的AI应用于诊疗的内容,指的也是AI辅助诊疗技术的落地。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华:因为医生看病他跟病人有一个互动,包括你的情绪、状态,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传递某些信息。另外,AI看病之后出现的责任,到底是医生的责任,还是医院的责任,还是算法的责任,还是AI机器人公司的责任?没有法律的边界,所以说法律上还不允许AI有处方权。

平台责任 源头治理 遏制虚假信息传播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谣言侵扰也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如何从源头识别和遏制虚假信息的发布,是目前各方需要解决的问题。

前不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提出对于AI生成的信息要强制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等规范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提高生成信息的可辨识度。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所所长 宋庆宝:受众是方方面面的,可能有一些对于谣言鉴定能力不是很强。这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媒体尤其这个平台,它应该承担主体责任。

同时,专家表示,造谣并非没有成本,如果造成一定社会影响,造谣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华:如果有这种谣言,你扰乱公共秩序,我们可以采取行政拘留,一定的罚款。如果谣言对某些企业点对点的,或者能够证明对企业的商誉或者名誉产生了损害,可以承担民事责任。情节比较严重的,承担刑事责任。

(总台央视记者 郑怡哲 赵酉龙 李红叶 王殿甲 苗毅萌)

他差点瘫痪!这个常见动作害了很多人,你可能正在做→

电脑前一坐就是8小时,手机充着电也要玩……很多人一低头就是一整天,但就是这个常见的动作,让19岁的年轻小伙差点高位瘫痪!19岁小伙长时间低头差点瘫痪阿东(化名)是福建泉州某大学的学生,暑假期间,他在一家餐饮店兼职,每天连续低头洗碗、擦桌子4小时以上。回宿舍后,他又趴在床上打游戏、刷短视频2小时到3小

2025-08-28 10:10:00

今日辟谣(2025年8月27日)

2025年8月27日  谣言:8月起,所有广东企业直接送粤港澳两地牌?  真相:近日,网络上一则题为“8月起,所有广东企业直接送两地牌”的文章,引发关注。经广东交警核实,该说法为谣言,切勿轻信。  两地牌相关政策因涉及粤港澳三地通行便利,一直备受关注,部分自媒体账号以“标题党”形式扭曲政策、散布谣言

2025-08-27 17:49:00

注意!广西妇幼保健院新阳院区搬迁了,新址→

南宁新闻网2025-08-26 11:33:14注意不要跑错了8月23日起广西妇幼保健院新阳院区正式启动搬迁工作目前门诊搬迁正在有序推进部分科室将逐步转移至厢竹院区(厢竹大道59号)及广西儿童医疗中心(厢竹大道61号)一图看懂新阳院区门诊搬迁汇总 点击查看大图就诊指引1.主诊医生出诊新址及时间可通过

2025-08-26 14:11:00

通州二级医院500项检查检验结果将实现线上调阅互认

为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减轻居民看诊负担,通州区正积极推动医疗机构500项检查检验结果线上调阅互认,预计于2025年完成。该500项目涵盖X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检验,还有乙肝五项、肿瘤标志物等免疫检验,同时也包含超声、心电图等常规功能检查项目,基本覆盖了居民日常就诊中的常

2025-08-24 11:53:00

2025 开明出版传媒上海论坛在沪召开

本报讯(记者商小舟 韩阳)8月18日至19日,2025 开明出版传媒上海论坛在沪召开。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蔡达峰表示,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批旅居上海的进步人士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确立了出版作为民进主界别的特色。广大出版传媒界会员贯彻落实党的出版工作大政方针,坚守初心,爱岗敬业,

2025-08-20 09:33:00

警惕术后复查“陷阱”?抽血前吃这片药,你的甲功报告还准吗?

【来源:福建卫生报】对于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癌)术后患者来说,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是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药物剂量的关键然而,许多患者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医生让我复查甲功,结果每次都不稳定,难道药量不对?”其实,问题可能出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上——抽血前是否服用了左甲状腺素钠片。

2025-08-18 20:08:00

上海一商场奶茶店装饰天花板掉落,官方通报:1名店员不幸身亡

8月15日,茉莉奶白(上海闵行金悦乐方店)门店发生吊顶坠落事故。8月16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办事处官方微博“江川社情”就此事件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15日晚20时15分许,鹤庆路900号一商场奶茶店发生装饰天花板掉落,造成1名店员受伤。事发后,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医疗

2025-08-16 18:22:00

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直击发布会

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8月15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图说:国家统计

2025-08-15 13:13:00

唯品会发布二季报:净营收258亿元,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涨15%

通过强化买手制好货能力驱动业务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8月14日美股盘前,唯品会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二季度,唯品会实现净营收258亿元(人民币,下同),Non-GAAP净利润达21亿元。核心运营数据方面,二季度GMV(商品交易总额)为514亿元,同比增长1.7%;活跃用户数为4350万,其中,超

2025-08-15 11:11:00

多病老人车祸后去世 保险公司要求少赔钱 法院:受害人个人体质不属于“过错”

老人往往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其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那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个人体质属于“过错”吗?能因此减轻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吗?近日,烟台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一起典型案例,二审法院最终认定老年人的体弱多病不是“过错”,不属于可以减轻侵权人责任的法定情形。多病老人遭遇车祸,个人

2025-08-14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