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他们,在北京迎战大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3:58:00    

在大多数年份,北京的春天温和、安稳。三月的柳芽,四月的玉兰和桃花,都在暖风里慢慢舒展。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撞破了这份宁静。

4月10日10时30分,北京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如果按照风力等级划分,预报中的风力在陆地上很少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13级阵风可以吹断像直径达到30cm左右的树木,吹倒一些广告牌、简易的搭建物、农业设施和交通设施,甚至像路边的电动车、自行车等一些轻型的车辆也有可能会被吹翻。

4月13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

大风尚未抵达时,整个城市已经严阵以待。

4月11日晚间,天色陡然阴沉。天际线像被泼了一层黄褐色的颜料,狂风裹着沙尘如约而至,整座城市逐渐陷入混沌。道路旁的杨树疯狂摇摆,平日里喧闹的街道,只剩风在不断呼啸。

大风牵动着这个城市,有的人提前为迎战大风做好了准备;有的人买好物资闭门不出;有的人不断在网上讨论这场风到底能刮多大。

但也有许多普通的工作者,为了城市的运转,顶风坚守。

4月11日凌晨,大风里的外卖员。 新京报记者 咸运祯 摄

风临城下

4月9日11时,包工头刘宏春走出工地,准备吃午饭,手机在裤兜里震个不停。“周六可能要停工,立即撤回所有路障工具。”工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因为天气原因,北京所有施工工地都要求停止高空作业和土方施工。

大风要来了。

4月10日10时30分,北京发布近十年来首个大风橙色预警。按照中央气象台的预测,本次大风预警,平原地区将出现9~11级、山区将出现11~13级的阵风,具有一定的极端性,部分站点可能会接近或突破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4月极值。

次日,北京全市停止一切室外施工作业和游乐活动,市属公园部分区域临时封闭,机场部分航班将取消或延误,部分高校暂停本周末校园参观。

大风还未来时,华北地区的人们已经严阵以待。

北京电力4300余名应急抢修人员待命;北京2674台户外特种设备停运;多家北京市属公园发布闭园公告,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等场所也宣布12日闭馆,以尽最大可能防范极端大风。

4月11日,大风预警后,道路上的护栏提前用铁链锁在了地上。 新京报记者 咸运祯 摄

这场大风预报的强度对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来说是“陌生”的。4月10日,针对大风的成因,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解读:“在蒙古国会有一股新的冷空气逐渐地东移南下,在11日,北京的上空会形成一个冷涡的系统。12日到13日,北京仍然受冷涡后部的冷空气影响。”

如果按照风力等级划分,预报中的风力在陆地上很少见。11级“暴风”风速可达28.5米/秒至32.6米/秒,12级就是“台风或飓风”,风速可达32.7米/秒至36.9米/秒,13级风的风速,可达37.0米/秒至41.4米/秒。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13级阵风可以吹断像直径达到30cm左右的树木,吹倒一些广告牌、简易的搭建物、农业设施和交通设施,甚至像路边的电动车、自行车等一些轻型的车辆也有可能会被吹翻。”

从4月9日开始,这座城市中的许多人就进入了紧张的应急状态。门头沟某小区17层住户小孙,也提前做起了准备。曾在厦门经历过台风的她清楚,高层建筑受风面更大。到了下午,楼下便民超市的货架已空了大半,她将最后十卷胶带全部买走。

“将胶带以‘米’字形贴在窗户上,叉贴法能分散应力。”这是小孙从应急管理部公众号学来的防风技巧。她说,这样可以增加玻璃的韧度,降低玻璃振动的频率,防止玻璃破裂时伤人。

更多的细节体现在城市里,4月10日,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马路上不少道路隔离栏已经用铁链锁在了地上;环卫工人利用风前有利条件,进行深度清扫保洁;电力维修人员出现在大街小巷,维护、检查着电线电缆。4月10日起,4万余名护林员全员在岗;对4800余株高危树木进行加固修剪;圆明园遗址公园加强巡查,拆除露天文物玻璃罩并转移至库房保管。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全力降低大风可能带来的损害。

4月10日,大风来临之前,工人们正在移除有隐患的路障。 新京报记者 咸运祯 摄

不眠夜

4月11日18时30分,天空泛起灰黄色,零星的雨点裹着土腥味砸在遮阳棚上。客人逐渐散去,果蔬店主沈薇收起了店门口的遮阳伞,昨日进的蔬菜大半天就卖得差不多了,反常的销售让她隐隐不安。

沈薇转身从柜台下抽出了几块木板,这是去年大风掀翻半个摊位后特意准备的。模板边缘被打磨得光滑,不会划伤窗框。她把木板一块块卡进窗户的滑轨里,又用橡皮锤轻轻敲实。

看到大风预警后,沈薇就与爱人商量着,给卷帘门加焊了铰链,“不知道风能刮到什么程度,做好防护吧,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

4月11日正午,刘宏春和二十余名工友被转移至离工地1.6公里外的地下车库暂住。“如果真的来13级大风,彩钢板接缝里灌进的风能掀翻屋顶。”根据他们的经验,工地上的简易板房肯定抵御不了狂风的攻击。

光滑坚硬的地面上,有人铺着凉席躺在地上,有人讨论着大风到底会不会来。刘宏春则把安全帽扣在地上当头枕,不停地刷着手机,关注着大风的相关消息。

4月11日15时起,内蒙古多地出现沙尘天气,阵风达13级。两小时后,强风移动至距北京约300公里的张家口境内。刘宏春反复刷新社交媒体上的直播动态,卫星云图显示灰黄色气流正沿燕山山脉向东南推进。

人们在不安中等风来,开始苦等不到,后来,大风呼啸而至。

外卖员孟国云似乎是最先感受到大风的那批人。

即使常年在马路上穿梭,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天气,孟国云仍能感受到这次的风不一样。它先是试探着吹过来,紧接着,和沙尘一起呼啸而来,整条街的树都摇晃起来,左右踉跄,一些树枝受不住,咔嚓一声折断,掉在地上。

往日,周五的北京是最热闹的。但4月11日晚上不到22时,路上拥堵的交通已经恢复畅通,马路上,只有零星几个人快步走着,温度骤降,让正在外面接单的孟国云有点儿背后发凉。“整个城市安静得只能听见风在吼叫。”

4月11日22时30分,北京气象台更新了城区风力实时数据,最近一小时,北京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海淀石景山部分地区阵风8级以上,山区局地13级,全市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高山玫瑰园,37.8米/秒(13级)。

凌晨2时,朝阳区将台乡某小区,200多位居民已进入梦乡,保安李玉强仍在岗亭值守。

小区像被抽干了声音,只剩下风在楼缝里钻来钻去的呼啸。头一天,经理就给大家开会嘱咐说,大风天要加强巡逻,看到哪家阳台上有堆积的杂物、花盆,或是松动的墙板、高空坠物,要第一时间发到群里报告。

李玉强把手电筒的光开到最大,上下、左右地移动。光柱切开黑暗,地上翻滚的塑料袋和树枝来回乱飞,垃圾桶的盖子啪嗒啪嗒响,李玉强走过去用砖头压住,手指头碰着冰凉的铁皮,寒意顺着指甲缝往骨头里钻。

保安亭的玻璃窗剧烈抖动,衣服领子上金属纽扣蹭在下巴上凉津津的。李玉强知道,市区里地形西高东低,82岁的母亲还独居在延庆果园的老屋里,他的心揪起来,想着等到天亮,就给母亲拨个电话。

对于这座城市里的多数人来说,风来了,躲进家里,而像孟国云这样的工作者,默默维持着城市的基本运转。当晚,孟国云接到公司通知:特殊天气全员在岗,非必要不得请假。

深夜的风夹杂着沙尘呼啸而来,孟国云双手紧握电动车把手,车身仍被吹得向左偏移。他不得不将车停在路边的树旁,用身体抵住树干才能站稳。

“风大得站不住脚。”他边说边用四根弹力绳加固外卖箱。刚系好绳子,手机就响起超时提醒。记者问他,明天若风更大是否还送餐,他扣紧安全帽:“送,肯定得送。”说完他骑上车出发了,很快就消失在马路尽头。

4月12日,外卖员孟国云在大风中等待接单。 新京报记者 咸运祯 摄

坚守

4月12日,凌晨4时30分,沈薇摸黑起床了。

天不亮就出门进货,21时30分关门回家,这样紧凑的生活,沈薇两口子已经过了8年。刮大风的前一天,她和老公商量,不行歇一天算了。但小菜店供应着附近四家餐馆的蔬菜,还有小区里每天都来买菜的大爷大娘,他们不好意思失约。

窗外黑沉沉的,二十几年前装上的窗户,被风摇得叮咣响。在她居住的安家楼棚户区里,还有300多户这样的房子。她听说,有的住户,因房子年纪太大,隐患大,提前被街道转移进了附近的快捷酒店里。

沈薇轻手轻脚地穿好羽绒服,怕吵醒里屋熟睡的女儿。刚推开门,风就扑过来,120斤的体重,攒着劲儿才能保持平衡。爱人已经在发动那辆小货车了,发动机“突突”地响,像是个患了风寒的老人。

昨日小雨,把货车前窗玻璃浇得全是泥点子,为了看清路,爱人往玻璃上浇了瓶水,用雨刮器扫了几下。沈薇把围巾往脸上裹了裹,坐进副驾驶。车厢里还留着昨天没卸完的几颗土豆,在角落里滚来滚去。

刚出发时还算平静,等拐上五环,大风又突然急起来。后视镜里,路边的杨树疯狂摇摆,货车被吹得微微晃动,沈薇拉了拉安全带,丈夫双手紧握方向盘,一点儿不敢懈怠。

尽管是大风天,新发地市场里仍灯火通明。沈薇跳下车时,一阵风差点儿把她掀个趔趄,她弯腰搬起一筐西红柿,纸箱被风吹得直往她怀里扑,头发被风吹得糊了一脸,她腾不出手来拨,只能使劲眨眼睛。

丈夫已经跑去和菜贩子讨价还价了,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直到清晨6时,货车又摇摇晃晃回程了。

4月11日下午,大风来临前的蔬菜店。新京报记者 咸运祯 摄

距离沈薇的菜店两条街,环卫工人张文军成了此刻最忙碌的人。

张文军当了十年环卫工,负责亮马河一带的垃圾清扫。河道改建商业街后,昼夜人流不断,唯独这样的大风天会骤然冷清。队里人说,王宝强的新电视剧拍得不错,他本打算趁停工,在家看剧,他肩周炎犯了,正好歇歇。

凌晨4时30分,手机炸响。领导打来电话,说街上树枝断了很多,临时安排全员上街清理。

早上7时,张文军蹬着改装过的三轮出发了。风一阵阵突袭过来,土糊了一脸,砂砾在牙缝里咯咯响。张文军说,一般大风,天上都灰突突的,但今天风大,天却意外晴朗。

“风是阵发的,一股股的,都警醒点儿,别被砸了。”对讲机响时,张文军正在马路上捡被风吹断的树枝,今天他特意戴了一副加厚手套,仍不小心被落叶里面夹杂的小铝片划破了手指。

三轮车里断枝和碎玻璃哗啦碰撞,到第三个路口时,风来了,帽子戴不住,他干脆摘了。

上午10时许,在东方东路的分岔口,张文军看见几个穿着单薄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缩在报亭后等车。风又来了,张文军比画着让他们蹲下避风。等这阵风过去,他才扶正车把继续往前蹬。

大风还在继续。4月12日,北京气象局发布官方消息称,北京十三区出现10级以上阵风,当前至下午是北风最强时段。全市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高山站门头沟高山玫瑰园,为42.2米/秒(14级);浅山区最大风速出现在海淀北安河,为36.2米/秒(12级);平原地区最大风速出现在顺义新国展,为29.0米/秒(11级)。

4月12日,环卫工人张文军正在清理吹落的树枝。新京报记者 咸运祯 摄

凶猛南下

大风仍未停下。

中央气象台4月13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预计,4月13日08时至14日08时,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及东北地区北部等地有5~7级大风,阵风8~10级。

4月12日上午,北京市气象局直播解读此次大风过程,北京市气象局气象高级工程师尹炤寅表示,“可能有朋友会说,今天早上感觉风力不太大,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大意,因为后边又有明显的北风要南下了。”

尹炤寅说,等到目前正在河北北部的大风压下来之后,北京的风力会进一步加大,“这也是我们为何说今天白天将会是本轮大风天气最强时段的原因,最强的一股冷空气会在今天白天补充南下。”

4月12日这天虽是周六,但家住丰台的李女士照常上班。作为地铁工作人员,她前两天就接到通知:因应对极端天气,全员正常到岗。

晚上7时,大风已持续24小时,风力开始减弱。李女士下班时注意到,早上路边随处可见的断枝残干已被清理干净,只留下些许清扫痕迹。路面恢复了畅通,仿佛前一夜的狂风,只是一场短暂的插曲。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将目光转向了这座城市中坚守的普通人。

社交媒体渐渐涌出更多画面。

海淀黄庄地铁站外,保洁员蹲在地上清理被风刮进站的枯枝;深夜里,洒水车来来回回在道路上洒水,减少沙尘带来的影响;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清扫着被风吹下来的杂物,剪下断了半截的危险枝杈;执勤的警察,自大风预警后,还没回过家,妻子和女儿一遍遍打电话叮嘱他注意安全……

目前,初步受损情况已经明晰。据媒体从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了解到,截至12日16时,全市树木倒伏887棵、压车43辆、压线14处、压房9处,均已处置完毕。东城、海淀、石景山、门头沟4区及市公园管理中心共有29株古树折枝,均已妥善处置。

在新闻里,人们更多地获知一座人口稠密、面积广阔的超大城市,城市管理本就千头万绪。在极端天气到来时,依然可以展现深入纤毫、有条不紊的平稳应对。有网友留言:“终于明白为什么感觉风不大,没受到什么损失,不是预报不准,是有人拧紧了这座城市的螺丝。”

新京报记者 咸运祯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赵琳

起点新闻·北京播报丨我国抗战纪念馆就系基本形成

全国年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500余个,逾6000万人次观众走进抗战遗址和场馆。记者:李媛剪辑:杨振华

2025-08-31 16:53:00

通州二级医院500项检查检验结果将实现线上调阅互认

为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减轻居民看诊负担,通州区正积极推动医疗机构500项检查检验结果线上调阅互认,预计于2025年完成。该500项目涵盖X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检验,还有乙肝五项、肿瘤标志物等免疫检验,同时也包含超声、心电图等常规功能检查项目,基本覆盖了居民日常就诊中的常

2025-08-24 11:53:00

警惕降雨叠加风险 未来一周主雨带盘踞西南至华北东北一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8月20日至26日),主雨带位于西南地区至华北、东北地区一带,降雨量将较常年同期偏多4至8成,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其中,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短时雨强大,而且易发生在山区附近,强对流特征明显。主要降雨时段集中在8月20日至22日以及8月23日至25日。近

2025-08-20 07:07:00

全球机器人北京比拼“十八般武艺”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 题:全球机器人北京比拼“十八般武艺”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陈杭 徐婧机器人百米冲刺、左右开弓拳拳到“肉”……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在北京举行,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参赛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围绕26个赛项比拼“十八般武艺”。会打直拳和勾拳,倒地后无需扶起即可“

2025-08-16 17:42:00

辽宁各地以雨为令打出防汛“组合拳”

8月7日,全省多地出现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并伴有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各地在责任压实、隐患排查、应急保障等方面打出防汛“组合拳”,多维度发力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日13时至15时,沈阳市出现短时强降雨。沈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第一时间组织调度各地区、各部

2025-08-08 07:07:00

截至今日5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45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平谷

天气跟踪:7月24日08时至25日05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城区平均28.8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平谷挂甲峪,178.0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密云流河峪,24日23时-25日00时降水59.9毫米。目前强降水回波主要影响城区及南部地区,房山、大兴降水相对明显。最近一小时最大降水量为大

2025-07-25 06:45:00

长生人寿“科技”背景副总“挑大梁”

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人寿”)管理层近期调整频频。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上海金融监管局核准了周捷担任长生人寿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任职资格。本月,长生人寿还新到任了一位副总经理OHAMA TERUHISA(大滨辉久)。从一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当前长生人寿面临保险业务收入、利润

2025-07-25 00:29:00

晒出自家“显眼包”——陶然亭西城区黑窑厂社区

黑窑厂糖油饼,京味儿早点的地标传奇。在北京南城黑窑厂,这不起眼的地名因一口糖油饼响当当。天未透亮,老店门前就排起蜿蜒长队,成了南城独特的市井烟火图。这里的糖油饼,堪称京城早点一绝。听,“呲啦”一声腾起香气,用“二八黄糖”熬成浓浆,挂满整个饼面。趁热咬一口,“咯吱”作响,酥脆直冲天灵盖。不齁甜,裹油香

2025-07-20 17:51:00

一年一度的亚洲海工盛会将启 CM2026北京海工展聚焦智慧海洋与绿色转型

全球海洋经济正迎来深度变革期。随着陆地资源开发渐趋饱和,深海油气、海上风电等蓝色资源成为各国竞争的新焦点,海洋工程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已成共识。中国作为海洋大国,近年来持续推进“海洋强国”战略,深海探测能力从4500米迈向11000米,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水下机器人等装备更是实

2025-07-16 00:04:00

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7月15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15日白天,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及北疆沿天山一带、内蒙古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大部、贵州东部、四川盆地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吐鲁番盆地、陕西关中、

2025-07-15 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