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高温多雨,暑湿之气较重,湿气容易在人体内聚集,阻滞在脾胃,从而出现精神不振、口味不佳等症状。脚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因脚底聚集了许多穴位、泡脚可刺激穴位、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去除湿寒的作用。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夏天如果能坚持泡脚便能够起到除湿的效果,但如果方法不对,反而会适得其反。
泡脚有哪些好处呢?
1、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泡脚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血液流速,帮助体内毒素以及废物的排出,具有一定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而且,很多人夏天都有腿脚浮肿的情况,在热水的浸泡下,可以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还能辅助瘦腿。
2、祛除体内湿气
三伏天天气过热,雪糕、冰粥等寒性食物深受大众喜爱,适当泡脚可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祛除湿寒。
3、有助于睡眠
泡脚可以协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调节梳理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平衡阴阳,大大改善睡眠质量。
4、改善皮肤状态
泡脚会使汗水从毛孔中排出,脸上的油脂和杂物也会一同被带走,排出皮肤的毒素和代谢垃圾。
泡脚应注意什么?
1、泡脚水温应该保持在40℃左右
水位没过三阴交即可。应将开水自然冷却至事宜水温,而不要在开水中直接加入凉水,否则容易导致寒气入侵。泡脚过程中可选用散寒、活血、问津祛湿的材料:如艾叶、生姜、益母草等。
2、泡脚过程中和泡脚结束后的1小时内不要吹风
因这时毛孔处于打开的状态,空调风、电扇、自然风均可能导致寒气入体,加重湿寒。
3、泡脚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
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停止。但在夏天,由于本身天气高温,泡脚至背上有一层薄汗即可停止。
4、泡脚应在洗澡之后
因泡脚可加快血液循环,如果泡脚后再洗澡,由于人体毛孔张开,易导致寒气入侵,寒湿加重。
1、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2、过饿或过饱时不宜泡脚
3、酒后不宜泡脚
4、脚部皮肤损伤时不宜泡脚。